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15)
“吃吧,咱主子仁善,留下了,往后会越来越好的。”
她拼命的几口吞下这甜滋滋的糊糊,憧憬着越来越好是什么样子。
第二天她又吃到了甜糊糊,她跟一个婶子被招进了食堂,她见到了更多的粮食,真的越来越好。
她很喜欢现在的新名字,郭巧慧,摸着新鲜出炉的户口本。
她明儿就可以去登记分田了,人头田三分,她可以租用农具,一个人也能担起来。
郭缃也不清闲,他除了担任文学掾,也兼了功曹一职。
前者选贤人才与教化明智,当然现在大庆村不出名,也没什么私塾书院。
看着郭缃有一身武艺才兼了功曹,挑出来一些身体不错的苗子教授一下,当然他的武艺不适合战争的打仗,倒是适合亲卫那种拼杀。
眼下荀蔺虽只担了主簿一职,但也不空闲,首先最重要的研究院他要监管,还有各方面的内务都要抓进度,不单单一样,而是全方面的统筹。
第10章 (修)呔你是哪来的爷爷……
崖子村上,槐花一家终于要搬迁了,伤筋动骨一百天。
老公公到底上了年纪,养背上的伤养了快一月有余,索性没有感染,不然在这个没有青霉素的时代只能死。
如今的崖子村已经搬迁了不少人,村子里空落落的。
还不是手有富余的阿禾一家三口又回了趟娘家。
这回带上的就不止红薯粉了,还有用根茎叶子从养殖场换回来的五六个鸡子,这也算一道肉食了。
这回村子里有人了,见着阿禾一家的排场,惊疑羡慕的围着问。
他们也不像鲁尼这种心眼多的,做件事情还要猜来猜去的。
他们只看实在,阿禾一家是真过上了好日子,没看见那一袋子的粮食,还有篮里圆乎乎的鸡子。
阿禾娘家从来没有被这么多村民围起来过。
阿禾夫妻俩解释的口干舌燥,收获了一双双蠢蠢欲动的眼睛。
之后,就有人夜里偷偷的搬走了,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崖子村的心乱了。
心善的,还带着吃食回来,这一佐证更加闹得崖子村人心散了,能搬的都搬走了。
除了养伤在家不能动弹的石头老父亲一家,就只剩下鲁家了。
石头家自从有了阿禾接济,就没再饿过肚皮,老父亲能下床走动的那天,他来找了鲁父。
“交子,小人家里也要搬走了。变天了,那件事到底是时过境迁。
想来那人有没有后人存在都未可知,交子何必画地为牢,自扣枷锁,鲁氏该有人走出去了。”
屋里的人放下刨子,叹息声悠远。
大庆村来了一个奇怪的花白老翁,老人家首先站在碉堡外来回的看,上手摸,最后才进了楼门,蹲下来继续看地面。
最后走到一片庄稼地头停下来,看着农户抓着一架奇怪的车。
车底下有个像夹子开合的犁头,将块茎放置在车斗后,开始沿着垄道行走。
车斗有块卡板,适合的播种距离,卡板往下移动卡扣,那犁头便带着块茎深入土壤里。
大海只觉着奇怪,那老翁坐在垄上看他侍弄田地这么久也不怕晒。
而且大庆哪里都是活计,老人小孩都忙活养牲口,突然大白日出来这么一个清闲的老人家太奇怪了。
“老翁要不喝点水,可别得了热病!”
大海好心将装水的木筒递过去,顺口问了。
“老翁在瞧啥子?跟俺有半晌午了!”tຊ
“好水!”
鲁父已经好久没这么畅快喝过水了,崖子村有一处崖壁上渗水,那是一村活命的水源,自然用的仔细节省。
来了这么一个奇怪的老人家,早被报到了顾婓那里,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打扰。
接着,鲁父又去看了渐渐成了规模,一排排整齐划一,非常美观大方的砖房。
半晌午过去,鲁父对大庆村是越发的好奇。
从曲辕犁耙车镂车这些闻所未闻的机窍让他怀疑大庆村里是不是藏着鲁氏之人,又或者是他鲁氏的对家。
“老翁觉着这大庆村如何?”
鲁父身边来了一个人,一个穿着怪异似胡人打扮,面白无须的年轻人。
这副白皮子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养出来的。
“活人之地,好!”
“明明这片土地上,最多的是那些被氏族阶级所看不起的贱民。
可天下权利却被少数的氏族掌控,是为何?”
鲁父思考,就听着年轻人自问自答。
“思来想去,我有了一个发现。
发现少数人里掌握了两样至宝,一是通过书籍对思想知识的垄断,二是器,器可以是一颗种子,一件农具,一柄利剑,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器!”
“于是为了佐证,我将器给予了他们。”
“种子可以生根发芽有了粮食,农具化肥可以深耕沃地有了产量,水泥砖石可以建城造房有了归属。”
“器所带来得生活物质上的提高,使得他们不光活了下来。
还拥有了自我的思想,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不再弯曲腰背行走,而是昂首挺胸,迎向阳光。”
“他们确实有哪里不一样了,我好奇的问他们。
‘如果有人要推倒你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答‘俺剁了他’
‘俺不想再过那种日子’
‘俺想当个人’。”
被这番言论大受震撼的鲁父有些毛骨悚然,悚然于年轻人似乎在玩弄或者掌控一种可怕的力量,那就是民心!
“当褪去蒙昧的民心从一个到万万,老翁你猜,那些高高在上的阶级权贵会不会被拉下来神坛,会不会大厦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