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181)
哼,如今有了这好东西,一个个的奉承我说尽好话,脸皮子转的跟唱大戏。”
第106章 郑怜跳城楼了……
张大婶子也不容易,起早贪黑的绣针线活卖钱,帕子啊床单子啊的接,她相亲呢挑脚夫干的体力活。
一根油光发亮的扁担祖传他爹,底下三儿子啊也学着他爹干起了挑夫。
唯有小儿她不肯,因为她见识过会认字的好处,所以狠下心去供,力排众议压下儿子媳妇们的异心。
她晓得亏了其他三儿子,但谁让一手还有长短,她偏心小儿子她认。
再一个其他三个真不是读书的料子,后头张松学上了,提出过顺道教教三个哥哥认字。
倒是这三大蠢蛋屁股都坐不安生,头疼的躲掉了,哼,就是扶不起来的咋办,就说还是她张大花眼力见好,选对了人培养。
记得张松包袱款款提出离家的时候,起先张大婶子吓了一跳。
要做师爷在会稽县也成啊,她小儿子咋就想去江东。
幸好她小儿像她,也有眼力见,去对了地方,这不几次反哺家里的东西早就够还一家子的公中钱了。
如今张大婶子有子出息底气十足,最喜欢往人堆里凑,逢人就说她小儿子多好,显得她当初的决定有多对。
张松在巷子里可出名了,这不被大伙心心念念,羡慕嫉妒的张家小儿子回来了,大伙全围了上来。
“娘的乖乖,可回来了,哎呦让娘瞅瞅摸摸瘦了点啊。”
张松被热情含泪的张大婶子拉扯着倒换着检查,一声熟悉的乖乖,嗯,大庭广众这么多人面前有些羞耻。
不过在大庆历练的脸皮不动如山,面上淡然,他一一见过三位兄长,很会说话。
“小弟游子离家,全靠哥哥嫂嫂们在家里照顾二老,一点点心意送上。”
啥心意,等三个张家媳妇看着自家男人背起板车上的米面肉食布料,还有几只活物的大母鸡可乐坏了,连连说哪里的话,一家子人可不得亲近,小弟小弟叫着可热络了。
哎呦喂!这么多东西啊,大伙除了看得新奇,还有羡慕啊,瞅瞅这些价值都能再供着读书到老了,前头的付出一下子就反馈多多有余了。
“松哥儿出息啊,那江东好吗?”
“江东自然是极好的,自大庆军从倭寇手中夺回江东开始,先是发放救济粮,宽慰民心。
再是大兴土木,当然与往常劳役不同,大庆府会发工钱,包吃住。
再是各种惠民福利,比如土地承包,你问什么意思?
在同大庆府签订期限里,土地的使用权给你用了。
凡是地上所出粮食只需交tຊ上二税,剩下的算是自己的!”
嘶——呀——
突然人群里发出惊叹,他们不敢置信土地税只抽二,还有不用交佃租钱吗?
不交租金,只签份契约,这土地就给你用了,那地里的庄稼就归自己了,这是什么美梦啊,大伙议论纷纷。
“再比如分配房子。
在大庆府治下,无大庆户籍者,需政审通过,工分满十,即可转正大庆公民,凭着户口本就可以申领房子,那可是砖房。”
老天爷啊!这是什么福窝窝,让我躺进去可不可以!
议论声更大,却不知张松接下来要重重一击。
“儿子已在江东有房,这次回来是要接上双亲去江东定居。
一来是儿子这些年劳苦双亲为我供养读书,如今儿子有能力了自要回报,二来……”
张松停顿了一下,吸引到众人心神之后突然暴击。
“匈奴人已至山阴!”
啥!张松说出这话当真骇得众人回不过神来,不应该说说江东如何如何,怎么突然跨越到了匈奴人。
“我艹,俺没听错吧,张松说的是匈奴人吧!”
慌乱惊恐,大伙怎么还稳得住,战争随时随刻会来。
还是那泯灭人性的匈奴,几次屠城的恶行天下皆知,他们会稽县能挡住吗!
“松哥儿,哪里来的消息啊,可不兴胡说啊,要死人的!”
“是啊是啊,老天保佑这一定是假的!”
“山阴郑氏特来求援,绝无虚假!
匈奴不期将至,我今日要接走双亲以保安全,如今江东城高兵强,还有那轰死倭寇的大炮,倒是可安。”
不是,你是有地方能躲,那咱们怎么办啊,大伙这会儿又怕又嫉妒张家有活路。
“松哥儿,婶子看着你长大的,不求你什么,带走我的小孙子就成。”
“其实也不是没有生路,大庆军已经接下求援信,已备战出兵山阴。
不过就是过路麻烦,恐怕各县县主不肯通行,那便爱莫能助,生死听天由命。”
不肯通行!这都什么时候了,人命关天还窝里斗,大伙团结起来把匈奴人赶出去才对啊。
涉及到一城人的性命,突然匈奴人打来的惊闻就传开了,这其中夹带着私货。
“听说了没,匈奴人打到了山阴县,杀得血流成河,恐怕又是下一个安定凉山!
唉,无论如何最苦的还是咱们,前头要被权贵老爷作贱,眼下便是这苟活的机会都快没了!”
“咱们可怎么办?我瞧着有一些人家往江东过去了。
那是西昭王的地盘,当初倭寇入侵江东知道吧,天蕾听到过吧,轰隆一声,咱这地方都跟着震啊!”
“江东!我咋没想到,哎呦多亏了兄弟,这情分我可记着了,这就收拾家当举家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