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32)

作者: 我不爱吃香菜 阅读记录

再一个是招伙娘,给山上山下的工人们做饭。

最后一个,就是发愁家里的老人小娃们没人管,能动的,就捡捡漏下的散煤,量多了也能兑换一些好东西。”

竹溪村再次炸开了,大伙高兴啊,神仙什么的,他们饿的没功夫记心里。

实在的,能拿到手里的工钱,能买吃的过活,才是他们最渴望的。

不光竹溪村这边兴奋的摩拳擦掌,争抢着报名,就连清河县城外的流民区同样有了不小的轰动。

“都别往前挤,注意安全!

你!说的就是你!再挤囊就没你名分。”

城外的流民区里腐烂的尸体没人管,也有偷偷趁着夜色摸一具,然后找个地方吃人肉的。

人肉吃多了,特别是生吃的,不知道为什么全身开始溃烂,最后还是没能逃过死亡的结局。

后来偷摸吃人的少了起来,大家都怕那一身的烂病,特恐怖,血肉从身上脸上一块块的掉落。

一想起来,孙从文更是抱紧了怀里的小弟,小孩子的肉被垂涎的更多,他晚上白天都不敢离开小弟,就怕万一。

孙小弟被抱着很轻很轻,头骨显得很大脸却凹了下去,肚皮鼓大,四肢却纤细。

他很乖,除了一点轻微的喘息,已经动不了,孙从文看着很着急,无论什么能塞进嘴里的,他只要小弟活着。

“阿文!”

干巴脏兮兮的女人蹲到孙从文身前,握紧的拳头放进孙从文的怀里,一下又出来。

女人伸展着手掌,摸了摸孙小弟的脑瓜子,便走了。

孙从文感激的眼神寻着女人走远,他知道衣襟里多吃来的一小块豆饼,是女人靠着身体,从某个男人那里得到的。

他们兄弟俩靠着女人心善的接济,才能撑到现在。

邦邦邦——

梆子声响,一开始没人动弹,直到一声大吼。

“有大老爷要招工,包吃住!”

一个包吃就引起了流民区如同水入油锅般的炸起,流民纷纷朝着吼声聚拢。

“我!我还有力气!”

“我只要一点点吃的!”

“我不住都成!只要一口饭!”

老人小娃,这群弱势群体,被推挤到最后,甚至被推倒踩踏。

啪啪啪——

一阵阵鞭打声吓退了一些狂人。

“都挤个什么劲!

男人一队,女人老小一队,谁没排好队伍,这般好活计没你的份!”

孙从文赶紧背起小弟跑向一队。

“阿文,到吴姨这里来——”

吴姨,也就是平常帮助兄弟俩的女人。

轮到孙从文,他被问道。

“名字?”

“孙从文。”

登记的,特意抬头看了一眼,在一群阿猫阿狗的贱名里面,显得尤其与众不同的孙从文。

“几岁,可读过书?”

“十岁,读过一些。”

确切的说,应该是启蒙,时间不算长,家乡就被起义军给祸祸了。

兄弟俩跟着爹娘逃出来的,最后就剩下了他们两个。

孙从文的名字后面被打上了勾。

“大人,这是我姨母,一块的离不了。”

投桃报李的孙从文很聪明,他发现了认识字是吃香的,他被录用了。

但看到吴姨名字后面没有勾选,又转回头来解释。

写字的看了一眼,最后在名字后面补了个勾,吴姨眼眶就红了。

第一批先出发去黄盘的是青壮男人。

像一些体弱,但能文识字有才的,坐上板车,孙从文兄弟,与吴姨组成的一家子也在板车上。

走之前,这群两千人被分发了一块葱油饼,香喷喷,带着金贵的油水。

外脆里苏,吃得人心里有了盼头,有了一股精神气,冲向了黄盘。

竹溪村附近被清空了一大片,就地取材用来搭建竹屋,安置即将到来的矿工。

一排排通铺的竹屋,布局四方,像八卦一样层层环绕中央的一间公共食堂。

为了让工人们干活有积极性,一间简陋的铺子也在其中。

工人们挣上了钱,不得添置些什么好东西,犒劳一下自己,这才叫好日子。

当然卫生条件也不能拉下,男女茅厕安置在了竹屋区的下风口,免得大热天熏人。

“到了到了,咱们有家了!”

虽然是很多人同住,是很多人的家,大伙一样很高兴。

他们来的时候,竹溪村民早就干上了活,除了食堂屋顶上飘散的烟雾,寂静无声。

人员交接完,这帮人身体亏了空子,就靠着一口气,不急着带上山挖井矿,先搬运一些碎石铺路,继续造竹屋等轻松活,等适应了再使苦力。

孙从文因为识字能写一些,当了负责老人小孩群体的记分员。

吴姨分到了扫茅厕,平时保持茅厕的干净。

越是日头暴晒,渐渐人声多了起来,似乎是山上做活的男人们下工了。

好香啊,属于食物的香味,从公共食堂飘了出来。

“吴姨,走着,开饭了。”

“哎。”

吴姨来回几个茅厕的打扫,身上味挺重的,孙从文过来喊她一起去吃饭。

“阿文,咱们也能吃上?

我一颗心,虚得慌,也没干什么,能吃白饭?”

“吴姨,只要干了活就有工分,靠工分票吃饭,怎么不能去。”

说虽是这么说,等孙从文背着小弟带着跟在后头畏畏缩缩的吴姨,真进了食堂。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堆,闻到飘满浓郁饭菜的香味,紧张的脸色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别挡着路呀,上打菜窗口排队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