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35)

作者: 我不爱吃香菜 阅读记录

直到天下动乱,哪里都有吃人的恶鬼和疯狂的流民。

他才不得不停下了游历的进程,刚好离鹿鸣书院不远,便投奔到荀琚这里。

王城那档子事传过来,可是震动了世家大本营的荆州。

原本还老神在在的大世家坐不住了,原本的世家捧起来的傀儡被殷秀取而代之。

而他还不受士族掌控,反而此人暴戾多变,格外的仇视氏族,恨不得灭干净了天下世家。

这如何还坐得主,要不就tຊ是再扶持一个起来推上那个位置,但人选么一时间还找不到,眼下之急,是几家士族嫡系在王城的境况。

琅琊王氏中传出怒吼。

“啊啊啊,竖子尔敢!”

王氏本家人听闻,王城王氏被屠杀,气得破口大骂。

这不死不休的梁子是结下了,反正一定要弄死殷秀。

“荀氏本家人多次来请师兄出山,怕的就是主家一脉至今毫无音讯。

眼下三脉嫡系中,也就只有师兄一人可顶上,自然迫切希望师兄出山主持大局。”

“这荆州可热闹了,听闻各地世家都在游说结盟。

搞出一个什么拨乱反正的同盟军,要去翼洲攻打王城,拿下那殷秀的脑袋。”

郑奕见荀琚毫无反应,幸灾乐祸道。

“师兄这次可躲不过了!

讨伐的檄文可是要让大名鼎鼎的韬光先生执笔,如此天下读书人必会响应。”

荀琚总算回头,面若冠玉,唇红齿白,当真美大叔一个,他皱起眉头,明显也想到了这件棘手的事。

古有三顾茅庐,他的这间竹屋也被一次又一次的光顾,为的就是说服他写下一份讨伐檄文诏告天下。

学问本不该与权利玉望参杂,读书者为修身养性,则明古道,辨明大义,能政治太平。

若是他插手了,便是将天下读书人,还有老师拖进了权欲里面,有生死之险。

看郑奕现在一副看戏的松散样子,他以为能独善其身吗。

都是世家出身,能不知道世家的胃口嘴脸,有一就有二。

他之所以脱离家族,自己在这山上建书院,还不是想给天下人一个读书的机会,而不是成为世家的利用工具。

再者,结盟军这就很不靠谱,盟主谁来当,各家不服各家,有的一番攀扯。

还有那些氏兵更不靠谱了,没什么作战的经验,平时看家护院,最多去狐假虎威骚扰老百姓的一群乌合之众。

虽然那殷秀底下的兵马也不怎么样,收拢的土匪强盗,一些暴乱的危险分子。

听说王城被这些蛮兵搞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但好歹打进了王城,见过血,一个个的狠人。

荀琚怎么攀扯,都觉着,这盟军如同儿戏,胜败一半一半。

荀琚猜测的不错,坐在一起的各大世家先是互相吹捧,再是对殷秀一番怒骂。

等到谁来做这盟主的时候,开启了阴阳学,各种讽刺对方,就一个意思,我来做才是最好的。

位置只有一个,谁都想当的结果,就是同盟军只有一个说头,实际影子都没有。

等到秋天真的来了,大庆迎来了一拨大丰收,忙碌收割粮食的时候,世家还在吵。

“两千斤!!!

啊啊啊,仙种,主子真的是天上下凡的活神仙那。”

“啊?你才信啊,我可信得真真的。

嘿嘿嘿,养殖场里时不时凭空多出来的牲口,那都是咱们神仙主子的仙法。”

“咱们跟着神仙主子,就尽管享福喽!”

高产的红薯和土豆喜悦了无数大庆人,真饿怕了的老百姓们晚上抱着一个个红薯土豆睡觉,在美滋滋的梦里流口水。

同为一个洲,甚至就在旁边的平江县,有一个村子最近人心浮动。

这个叫跛子村的,其实有一部分山地接壤着大庆县。

原先村子里的女人都是各处换亲的,其中有一家,就是从原来还是越县管辖的玄风岭走出去的。

而嫁到一山之隔的女子娘家,原来也很穷,讨不上老婆才交换家里的女人。

现在么三环区一建成,老早屁颠颠的搬出去,住上敞亮的砖房,吃上了肉菜,生活美滋滋。

然后,老母亲忆苦思甜,就想起了外嫁的闺女。

吃饱了肚皮的娘家人,总是有种对不住她的感觉。

便寻摸着等放旬假的时候翻山去看看,这家老父子俩背着面粉,拎着一块集市买来的肥肉上路了。

到了边界线的关卡,自然要被盘问登记一番外出的原由,没问题才能被放行。

老父子俩走了,却不知关卡中有个机灵的小兵想到了什么,特意上报。

平江县,带江可并没有什么江河,所以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地狱,可以说是白骨累累荒芜寂静的吓人。

真的没想到,平江县的形势会严峻到这般地步。

平江县令不求救吗!他想啊,可是也要有人会管啊。

当今都死了,那逆王管个屁,他自己都快要自身难保了好吗。

看到尸骨的那会儿老父子俩吓惨了,以为大白天到了阴曹地府。

抖抖索索的找到跛子村的时候,那是一片的破屋荒野,哪里还有什么人烟。

“闺女!是爹害了你啊,要是留在家里,现在都能赶上好日头,呜呜呜……”

老父子俩自顾哭的凄惨,然后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冷不丁冒出一群黑乎乎的野人,真要命了。

要说这跛子村也有能人,脸上身上抹的都是一种植物汁,防晒能吃,勉强能吊命。

交流起来,他闺女确实死了,村子还都死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