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59)
那药房才能拿出青霉素来给注射科,三方签字后,再由病患家属确认信息签字,注射才行。
“这一手行针很妙啊!”
陆杜仲发现了留在天池穴的九寸银针,这莫不是失传已久的鬼命十三,据传闻鬼命一出,无常跑路。
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大庆医师资源短缺,若是能将这位隐世大才吸纳进来,大利啊。
“家属在吗,我要问一下病人有无食物药物方面相克。
青霉素注射会存在过敏反应,这一点医院要告知清楚。
先做皮试,一旦皮肤有过敏红斑,那便不能注射了。”
荀琚听的担忧,内心祈祷,大兄千万不要有那劳什子的过敏。
一旁的秦争竖起耳朵,听得好奇心跟猫抓老鼠似的。
过敏应该是相克的说法,注射是什么,具体怎么操作,这些我好想知道啊。
陆杜仲手上有一定小量,用来做皮试的青霉素。
一人皮试剂量都是定死的,从领取皮试工具前后,各方都要签字,为此,他也是临老学了一手简单的皮试操作步骤。
先是tຊ用酒精消毒针头管具,陆杜仲小心取出细小的棕色玻璃瓶。
又戴上肠衣手套,装套好针具,抽取瓶中的皮试剂量。
“现在,我要给病人进行皮下注射,青霉素皮试,家属切勿惊扰!”
陆杜仲皮试前嘱咐了一句,其实荀琚已经看得震惊不已,一旁的秦争更是双眼大大盯着不敢晃神。
就眼看着,那奇怪的透明管子,底下细小的针尖子慢慢刺入荀昶的皮肤。
随后,陆杜仲推动尾部活塞,将剂量推进,皮下就形成一个小鼓包。
又用笔画了个圈做记号,要是这个鼓包退下去那就是没过敏,要是鼓包不散,反而起了小红斑,那就是过敏了。
那笔也吸引了荀琚,现下基本都用刻刀刻在竹片上,或是竹签子粘上花草汁水,写在布帛上。
这都是有钱有权的人家能用上的,老百姓不识字,蒙昧的只知道为这些上层人做牛做马。
幸好鼓包散出了笔画的圈外,渐渐平了下来。
“还好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可以注射,我这就开方子。”
荀琚来不及细想,这屋里所有他从未见过与知晓的新奇东西,大兄有救的惊喜,让他心里的大石头落下。
“把病历本给我,对,就是登记挂号处给的本子。
病人的信息病情,我都要记录在册,抄录留档一份在医院。
病历本,家属要保管好,凡是以后看病啊都要病历本,这有助于医师结合前因判断病情!”
第37章 天命之子与坏叔叔不得不说的故事……
“考虑到病患是外来人,不享受本地医保政策,青霉素一支黄金千两,三支一疗程“。”
陆杜仲特意看了一眼荀琚的表情,人淡如菊,并没有被千金高价吓得失色,真是头大肥羊啊。
唉,这世道,有钱的,随便拿出千两黄金都不眨下眼。
而没钱的老百姓还在为一口吃的讨命,眼下又为了寒冷病魔生死由天,讽刺啊。
荀氏这次为了给荀昶看病,确实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随行的板车上放着不少财物,布帛粮食为主,黄金过重不多,但百斤还是有的。
其实荀琚还觉着便宜了,起码以为要出半副身家,如今这千两黄金实在是有些划算了。
百斤黄金一付,荀昶就被注射上了一支青霉素,入住病房。
护士小姑娘拿着水银计,量血压测体温听心跳的流程一套下来。
还要配比葡萄糖粉给病人提供能量,光喝水不吃不行啊,葡糖糖水得喝进去。
住院部条件不错,双人床格局,自带内部卫生间,病服脸盆都有,不讲究些这就挺好了。
前面说过鄂州各种资源矿产丰富,其中就有辰砂,火法练贡煅烧,这就是水银,运用到医学上,像体温计血压计都被研究院攻克下来。
第一针青梅素的药效很好,至少荀昶不再发热吐血,情况稳定下来。
秦争取了鬼命十三,仔细把脉发现荀昶的脉象虽浮虚但序然了许多。
连着打了三针的荀昶终于大病初醒,面貌瘦脱了不少,精神头倒是不错。
摆脱了要倒吐出胃来的咳嗽和肺部的闷疼无力,荀昶整个人脱胎换骨似的舒服。
呼噜呼噜,一碗热粥下肚,他有点死里逃生的红了眼睛。
想起家里患病的妻子,荀昶恨不能飞回河内将其接来大庆。
这几天能下床的时候,荀昶尤其喜欢站在窗口看那盛景繁华。
百姓和乐安居的景象,便是殷氏王朝,先帝那一代都不曾有过。
这般盛世景象,没想到在这偏远的云洲竟然存在。
“美大叔,接着!”
窗下又是荀昶最近新交的忘年小友,小姑娘性子挺外放,头一次就找上他说话,他也在与其交谈间,渐渐了解大庆的一些予民为利的政令跟律法。
大庆的女子地位与男子平等,在有些女性节日时候甚至比男子福利更好。
听小姑娘说她在上学,听说她家里老人能免费领衣服米油,听说家里父母都在厂子上工,顶好的小院砖房。
听她说大庆已经没有人饿肚子,因为良田万顷,仙种高产。
听说了大庆的政治方针: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