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伴君如伴猫(43)

作者: 十八鹿 阅读记录

突然他看到柜子上有个眼熟的箱笼,他在雾城的时候,陆沉舟就总是把这个箱笼带在身边。沈云稚知道,里面都是他的宝贝书。

然而沈云稚打开一看,里面却没有书了。都是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七巧板、拨浪鼓、九连环、竹蜻蜓。

他觉得眼熟,拿起来细看,终于认出来了,这都是自己当年被他没收的玩具。

沈云稚眨了眨眼,不动声色地继续翻。

下面则是些画稿,他展开了看,发现上面画的张张都是自己。

映入眼帘的第一副画用墨很淡,笔触简练却很传神。画上是一个奶呼呼的小娃娃,蹲在炉子前,用一根筷子串了圆滚滚的的东西在烤。

一旁提字,烤雪奴。

沈云稚忍不住轻笑出声。

接着看,下一副是一片荷塘,他骑跨在马上,头上顶了一片大荷叶。表情带着天真的矜傲,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沈云稚仔细看了看,是一个莲蓬。

看到这,他眼睛有点泛红了。陆沉舟这人真是…

记得当年他没如愿吃到莲蓬,在画里也要给他画上。

还有许多许多,都是他在雾城时的点点滴滴。

也只有在雾城的。

毕竟中间有十年的空白,陆沉舟又如何能填补?

沈云稚眼眶发热地接着翻,箱笼最底下是一叠纸稿。他看了开头,发现是陆沉舟写的《脱贫十策》。

沈云稚知道,这是他多年来的心血之作。当初他看了,只觉得字字都是用陆沉舟的血写就的。

这叠应该是初稿,当初他上奏的是另外撰抄了的。沈云稚拿在手里翻着,翻到最后发现还有别的内容。

与《脱贫十策》无关,像是呈文,又像是随笔。

“以此文寄弱志于陛下,愿陛下安康,愿天下清平……”

那字写了又涂,涂了又改。沈云稚记得,最终呈到他面前的已经不是这篇东西了。

他喉结滚动,接着看下去。

“……寒来暑往,岁月难煎。心中悲苦,无人可语。十年相思,如受凌迟……”

“每思起魂牵梦萦,望明月而垂泪,观行云而独悲……”

沈云稚知道这是什么了,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有些字看不清。

可他还是努力睁眼,只堪堪看清最后面八个字。

“是夜狂醉,不知所言。”

沈云稚盯着那四个字。

“是夜狂醉”

是夜狂醉……

陆沉舟那样的人,狂醉…

狂、醉……

眼泪滴到纸张上,沈云稚终于伏案痛哭。

原来这十年里一直在苦熬的人不止自己,他似乎可以想象得到,在雾城的深夜喝得酩酊大醉的陆沉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些不敢诉之于口的话。

心中悲苦,无人可语。

十年相思,如受凌迟。

沈云稚哭声不止,听见有脚步声渐近。他抬头朝门口望去,陆沉舟站在那里。

陆沉舟看到他手里的东西,先是愣了愣,然后走上前来,无奈道:“你是哭得最多的皇帝了吧?”

沈云稚扑在他怀里呜咽个不停。

陆沉舟拉起他,吻去他的泪,说:“我真该死,都是为我流的泪。”

沈云稚哭得肝肠寸断,说:“陆沉舟,我们好吧……十年了,都十年了……”

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他一天也不想再浪费了。

第30章 山海皆可平

陆沉舟第二天就在府上接到了圣旨,沈云稚赏了他好多金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箱子,由太监总管张公公亲自奉到他手上,说:“也不知这里面是什么,陛下千交待万嘱咐,让奴才一定要亲手交到太师手上。”

接着他声音低了低,免旁人听见,又说:“陛下还说,让你没人的时候,再打开看。”

陆沉舟:“……”

到底是什么东西?神神叨叨。

待谢旨送人之后,陆沉舟捧着那个小箱子回了屋里,把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屏退了,这才打开。

是书,一箱子书。

这是知道他喜欢书,给他搜的孤本?沈云稚还是有长进的,不愧是当皇帝的人。

陆沉舟兴致勃勃地取出一本,打开来看,只一眼,他就僵了。

这是一个春宫画集,还是龙阳的。

陆沉舟:“……”

他放下画集,觉得自己还是太高看沈云稚了。十年如一日,小流氓还是那个小流氓。

陆沉舟在原处坐了一会儿,起身关了门窗,下了帘子,掌了灯。

然后又捡起书,躲到床幔后面细细研究了起来。

第二天,陆沉舟照旧进宫给太子授课。

午憩时间刚过没多久,沈云稚就按耐不住摆驾过来了。

当时陆沉舟正和太子在凉亭里述课,看到沈云稚过来都站起来行礼。

沈云稚挥了挥手,免了。

三人在凉亭坐下,沈云稚先是装模作样地问了太子功课,然后便和陆沉舟交谈起来。

“昨日朕让人送到府上的画集,太师可看了?”沈云稚慢悠悠问道。

陆沉舟眉毛跳了跳,答:“看了。”

沈云稚又问:“太师觉得如何?”

陆沉舟:“……”

沈云稚看着他的眼神都拉丝了,轻声说:“朕觉得不错,”

陆沉舟:“……陛下说好,自然是好的。”

沈云稚又道:“朕觉得第二本第十一页那张画,甚好。”

陆沉舟能考上榜眼当上太师,自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都不在话下。

因此沈云稚一说,陆沉舟脑海里立刻就有画面闪过。

第二本,第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