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破屋,位及首辅/全家穿越后我爹逆袭成首辅(132)
然而,周氏即便只是做家里的活计也并不轻松。清早起来后便要做全家人的早饭,接着煮猪食喂家里的两头肥猪,收拾灶房洗碗。再然后还要洗衣裳,给菜地浇水。忙完这些,就又到了做午饭的时间。
这对于平日里只做些绣活,最多做做饭的周氏来说,已是十分劳累。
虽然有宋月儿帮衬,可她那小姑子惯来会偷懒,让她做什么都磨磨蹭蹭。有时候周氏忍不住说话大声些,宋月儿便要哭哭啼啼找赵氏告状。每次赵氏都是各打五十大板,过后宋月儿仍是我行我素。
周氏不想自己累死就只能支使宋月儿,如此家里每天吵闹声不断,原本还算和谐的姑嫂关系早已变得剑拔弩张。
宋长桂到底心疼自己媳妇,在周氏跟他抱怨过宋月儿几回,而家里又实在闹腾得厉害后,他便去找赵氏,让她管管宋月儿,不然以她这样的性子,嫁到谁家都要被休回来。
赵氏也知道这个女儿被她惯坏了,又怕她这性子将来真不好嫁人,或是在夫家惹出乱子来。赵氏这才出面狠狠教训了宋月儿一回,警告她要不愿意做家里的活计,便去田里。
宋月儿自然不干,她对自己的容貌可是非常看重的,万一去田里晒黑了怎么办,到时候还怎么嫁人?如此,她便只能老老实实干活。
每当周氏累得直不起腰的时候,她就无比想念林氏。那时候周氏便是农忙也只要做做饭就好,剩下的活计都由李氏做。而林氏即便要下田,喂猪也仍是她的活计。
如今林氏进城享福去了,李氏又要下田,家里的活计可不就都落到她头上了吗?
可惜,从前的好日子是回不来了。周氏便又希望自己男人能早点儿高中,最好到时候他家也能搬到城里住,她只要做些绣活补贴家用就好。
其实宋长桂早就有搬到城里住的打算,无奈赵氏不同意。赵氏觉得,若是儿子住到了城里,怕是要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趟,肯定就跟家里疏远了。
宋月儿同样很想念林氏和宋长泽在家做牛做马的日子。后来她还撺掇她娘,让宋长泽一家搬回来,即便她大哥不能下田,那不是还有林氏吗,她也能干不少活呢。
赵氏知道宋长泽不可能再搬回村里住,他家在城里的日子不知道过得有多好,怎么可能回来。现在她只希望能从继子身上多捞些好处,而眼前就是一个机会。谁叫继子咒她儿子科举不中的,没有足够的好处,她绝不会善罢甘休。
却说宋华银将人都赶出去,想到自己也是满身尘土,便也去洗了手脸,这才重新进了堂屋。然后他就看到赵氏的脸色不好,立即关心的问:“家里的,你怎么了?”
“这得问你的好儿子。”赵氏看向宋长泽。
“老大怎么了?”宋华银莫名其妙,长子不是刚来吗,怎么就气到她了?况且,他们不是早就说好了,今后要好好笼络长子,怎么这还闹起来了?
“当家的,刚刚老大他竟然咒咱们长桂这辈子都考不中,还说你活不到长桂考中的那一天。”说着,赵氏便拿帕子抹起了眼泪,“你听听,这就是你辛苦养大的儿子说出来的话!咱们哪里亏待他了?就算是分家,那些田地也没少分给他,怎么就能这么狠心呢?这是咒完你们父子俩,再将家里的田都霸占了去。他这是想要咱们全家的命啊!”
宋华银听完,脸色极为难看:“老大,你真是这么说的?”
连林盈都有些担心,宋长泽别是光顾着自己嘴痛快,却忘了赵氏最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她刚要开口帮忙,便被宋长泽用眼神制止了。
宋长泽觉得,自己完全应付得来,他媳妇还是安静看戏的好。
林盈见状,便也不吱声了。
“娘,我明明说的是二弟不是读书的料,不然也不能考了这么多年却连个童生都没中,就是再考下来也未必能中,还不如回家种田。怎么这话到了娘嘴里,倒成了我诅咒爹和二弟了?”
宋长泽说得理直气壮,“之前我的腿断了,爹娘不就一直劝我不要治了,以免钱花光了腿还没治好。这会儿我自然也要劝劝爹娘,如果让二弟继续考下去,可别到时候钱花光了,人又没考中,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爹您想想,族长家可是咱们族里最有钱的,便是他家的儿孙进城念书,也不过读到18岁,若是没希望高中,也要回家种田。二弟可都27了,却还一事无成,我作为大哥能不替他操心吗?”
宋华银:“……”
赵氏:“……”
两人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宋长泽心中冷笑,他这也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初你们好心劝我,现在我也得好心劝劝你们。按照他闺女的话就是:来啊,互相伤害啊!
宋映姝在一边努力憋笑,她爹可真是……嗯,就这样继续怼!
赵氏倒是很想怼回去,比如她们劝宋长泽,他也没听啊,以及他的腿可是治好了的。可又怕继子再来一句,“得亏没听爹娘的,不然我这腿真就废了。”那她岂不是更糟心?
“当家的你听,他说这话难道不是在咒长桂吗?”赵氏指责道,“长桂怎么就不是读书的料了,连夫子都说咱们长桂是大器晚成,必是能中的。我看老大他就是见不得长桂好才要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