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破屋,位及首辅/全家穿越后我爹逆袭成首辅(298)
高旺家赚钱后就买了牛,打了牛车。村里还有四五家有牛车的,加上去外村借了几辆,还有宋长泽来的时候赶的几辆牛车,总算把所有甜菜都拉到了制糖厂里。
宋长泽倒是没嫌麻烦,反正就这一回。高旺和另外三家已经懂得如何种植甜菜,等第二年就可以叫里正直接去县衙领取种子。而秋收的时候,他们将甜菜收拾好直接拉到糖厂卖就行,根本不用他再操心。
最近宋长泽不仅要忙收甜菜的事,还有自家庄子秋收他也要时不时去看看,以免被人给糊弄了。小人畏威而不畏德,虽然他是很相信自家庄子上的众人,可若是他监管不力,再让人抱有侥幸心理钻了空子,到时候闹出来双方都不好看,还不如防患于未然。
宋长泽忙得不可开交时,宋长林又来通知他,宋月儿成亲的日子定了。于是,宋长泽还得抽空带着妻女去参加宋月儿的婚礼。虽然宋长泽只想在迎娶的那天去,不过因为还要给宋月儿添妆,又得多跑一趟。
对于嫁女,还是将女儿嫁去城里的沈家,老宋家十分重视。况且赵氏自觉给宋月儿备了价值200两银的嫁妆,这在村里可是独一份儿,自然要办得风风光光。
婚礼前还要晒嫁妆,供众人观看。
宋月儿的亲事绝对算得上高嫁。哪怕是给人做继室,能嫁到沈家,也已经足够让族人们高看一眼。难得有这样的热闹,闲着没事儿的族人们都会过来看一看宋月儿的嫁妆,嘴里纷纷发出赞叹。
别说,族里还真没有比宋月儿嫁得更好的,这回足够赵氏得意了。
晒完嫁妆,女方家要雇挑夫将大件的嫁妆送到男方家里,身边只留一些床上用品和要用到的衣裳首饰等细软物件。而送嫁妆的时候,女方的女性亲戚长辈也要过去帮着铺陈,俗称“铺床”。
老宋家族人众多,就不用特意雇挑夫了,宋华银请了族里的年青一辈过来帮着抬嫁妆。
大头就是那些家具了,好歹是三间屋子的呢,看着真不少。再就是一些箱笼,里面放着赵氏陪送的八床被子和衣裳等。至于赵氏给宋月儿新买的一套赤金头面,以及之前买的那套蝶恋花银头面,就等着迎亲的时候一起带过去。
不是赵氏大方,而是她自信已经完全掌控住了女儿,等以后女儿在沈家站稳了脚跟,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再让女儿慢慢往回拿东西拿钱。她坚信这个女儿绝对不会像继子一样,一分家出去就如风筝断了线,彻底脱离她的控制。
跟着送嫁妆队伍去婚房帮着铺床的,赵氏选了她两个儿媳妇周氏和李氏,外加宋华金的媳妇以及宋长元的媳妇钱氏。至于她三弟妹,赵氏嫌她男人早早死了,不吉利,就没找她。
赵氏本想叫林盈去的,林盈如今不仅是老宋家最体面的妇人,还因为她跟沈家人打过交道,到了沈家不至于露怯,还能给她女儿长脸。
然而林盈并不想凑这个热闹,便道:“娘,我到现在都还没生出儿子来呢。我要是去了,将来月儿妹妹跟我一样,您不会怪我吧?”
赵氏的脸当时就黑了,立即放弃让林盈去帮女儿铺床的想法。她还盼着女儿能早些生儿子,好在沈家站稳脚跟呢,可不能叫林氏给妨了。
林盈乐得轻闲,自去找相熟的妇人闲话家常。而宋长泽这边,他肯定也不会去帮着抬嫁妆,反正他的腿曾经受过伤,既干不了重活,也走不了远路。
赵氏虽然愤恨继子在她嫁女儿时一点儿力气都不肯出,却又拿他没办法。
于是宋长泽便跟来看热闹的族长坐在一边闲话。有族人见了,也都围了过来,跟他打听明年种甜菜的事。这些人跟高家村的村人都是一样的想法,甜菜卖得这么贵,他们也想种。
济水村虽然试点甜菜种植,却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宋长泽,就怕种出来后卖不上价,到时候亏本。然而最近在听说收购甜菜的价钱竟然如此之高后,他们立即坐不住了,纷纷向宋长泽询问,希望明年他能多拿些种子过来。另外还有人问自家亲戚也想种行不行的。
宋长泽自然把好的坏的都说清楚了,虽然每家都能种,但最好不要种太多。一来甜菜收拾起来耗费的时间多,二来甜菜种多了自然会减少粮食的产量。
民以食为天,粮食才是根本。
族人们听了,俱是纷纷附和,这些他们都懂的。要是所有的地都种甜菜,他们还不干哩,甜菜又不能当饭吃。
不过今年很多村人都按照宋长泽农书上所说,烧火粪用以增加肥料,以及间种、套种等,粮食产量果然增加不少。
族长刚刚就在跟宋长泽说这个事,不过宋长泽觉得粮食的产量还是太低了,要是能有优质的粮种就好了。可惜他不是学农业的,试验不出来。若是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寻找一下这样的人才。
等送嫁妆的族人们回来后,林盈就发现跟去的几个妇人脸色都不大好,便偷偷去问钱氏怎么了。
钱氏也小声说了,因为沈明杰下了400多两银的聘礼,而宋月儿的嫁妆明显缩水一大截,沈家的妇人中便有说酸话的,什么连女儿的聘礼都要苛扣,这是指望着卖女儿发财呢,果然是庄户作风云云。
都说女儿是赔钱货,其实也不尽然。比如庄户人家结亲,很多嫁女儿的人家都要扣留一部分男方送来的聘礼。只有真正疼女儿的人家,才会将聘礼全部折成嫁妆,甚至再添上一些。而城里的有钱人家嫁女儿才是真正赔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