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我竟在六零端上了铁饭碗/六零之老苏家的金凤凰飞出来啦(544)+番外

作者: 静似骄阳 阅读记录

成了兄弟姐妹几个中第一个买上车的人。

大伯母别提有多高兴了,连一向觉得低人一等的大堂嫂都直起腰了。

哦,对了,大堂嫂最终还是没能生出儿子,不过经过家里人这些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现在对三个女儿也很看重,反正家里现在也不缺钱了,她决定以后给女儿找个上门女婿,也不愁养老。

……

而二堂哥发展的也不错,在运输站一直干到了九零年,后来发现私人运输公司的崛起使得国营运输站已经没那么吃香了,所以一咬牙干脆和几个同事一起辞职了。

然后又问苏禾和大堂哥几个借了点钱,自己开了个运输公司。

苏禾知道后也很支持,还把后世的物流公司理念告诉了他,自己也投了钱,最后慢慢发展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物流公司,也让苏禾也跟着赚了不少钱。

……

苏红嫁人后就过得很不错,丈夫体贴,婆家看重,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吃喝不愁。

更何况等改革开放后,丈夫因为有厨师的手艺,也另起炉灶开了个小饭馆,生意不错,日子过得也很好。

……

而苏木虽然木讷,但运气不错,在岳父手底下干活,一直照顾他,所以就这么一直在家具厂干了下去。

好在家具厂是个大厂,后来虽然由公变私,但也收留了所有员工,他也就一直没换工作,当了一辈子的大师傅。

……

至于二弟苏林,因为妻子的身体问题,一直到了三十岁才有了个女儿,也是他唯一的孩子,从生下来就被两口子千宠万宠。

而她妻子冯秀秀后续也自己做起了小买卖,开了个服装店,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在苏禾的带动下,早早在京城买了房子,算是有了资本。

而他工作的厂子,因为算是国家重点单位,后续倒是一直没整改,他也一直在厂里干到退休。

这倒是让苏禾有些意外,本来她以为以他的性格会和二堂哥一样想要出来闯荡呢,但又一想也理解了,可能是有了家庭后,他更希望安稳吧。

……

到了苏紫,她本来一直在村小学当老师,后续在苏禾的提醒下,提前做了准备,在教室编制制度实行的时候,成功有了编制,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后续和丈夫一起去了镇子上工作,当了一辈子的老师。

……

而苏苗算是他们姐妹中最晚结婚的了。

可能是从小看得多,她对婚姻也没什么期待,所有重心都用来搞事业了。

直到后来家里人催了又催,她才开始同意相亲。

但她又比较挑,看了很多都不满意。

最后到27岁的时候,才在二堂嫂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医生,两人看对眼了,相处了半年后结婚了。

只不过婚后两人都挺忙,她一直等到快三十了才生了孩子。

让两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孩子生下后她就交给婆婆带,自己又开始继续忙于工作了,好在婆家都很支持她,只能说,她选的这家人真的是选对了。

……

三婶家的苏东是76年高中毕业的。

苏禾也没厚此薄彼,也是他运气好,当时机械厂正好要招临时工,林景彦提前得到了消息就立马给他定了个名额。

所以他毕业后就直接来机械厂了,连考核都没有,只不过是个临时工。

但即使这样,三叔三婶也很高兴了,毕竟他是跟林景彦在同一个单位,有林景彦在,他也不至于不能转正。

所以更加坚定了三叔三婶打算巴结他们的决心。

后续苏东果然转正了,也娶了一个城里的媳妇,在北京落了脚。

……

至于三叔家另外两个孩子,就去没用上苏禾了。

苏南考上了大专,毕业后进了二堂哥的物流公司工作。

苏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设计师。

可以说苏家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 935章 番外——苏家长辈

苏老太太这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有了苏禾这个孙女。

其实她从小对这个孙女好,不只是因为青云道长的批语,更是因为心疼。

心疼她因为重男轻女的母亲而成了姐姐,所以才把她养在了身边。

只不过没想到这个孙女这么争气,也因为有了她,苏家才能有后来的发展。

苏老太太从京城回到乡下住之后,每天都有许多上门巴结她的。

在村里人看来,苏家现在这么多工人,那已经和其他人家不一样了,能得到他们手指缝露出的一点好处也好啊。

没看苏家嫁出去的女儿都跟着借了光了吗?

不过苏老太太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她虽然爱显摆,但知道分寸,不该答应的事一点也没答应。

但其他人也不敢说啥,还是得继续捧着。

苏家老两口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好了。

现在也不用上工,苏老太太每天出去溜达,听着村里人的奉承。苏老头不爱动,就在家听收音机,每天也能吸引一堆老头老太太过来跟着听。

两人的生活让其他人见了都羡慕不已,但谁让他们家没出个金凤凰呢。

因为苏禾出息了,带动了村里很多人家都让孩子上学了,只不过目前像苏禾这么有出息的还没有。

所以其他人还是最羡慕苏家。

而苏老太太也不是一直在乡下待下去的,有时候想太外孙了也会进城住一段时间,大杂院的房间一直给他们留着呢。

苏家虽然一直没分家,但因为各自的孩子都有了工作,苏老太太也不要求他们上交,其实和分家也没啥区别了,就地里的收成会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