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何日还乡(185)
岳昔钧也背过身去,道:“那便有劳大王了。”
谢文琼“啧”了一声,道:“小猴子,你这顽皮得很,哪里来的这许多?”
岳昔钧道:“托大王的福。”
谢文琼佯怒,轻拍打了一下岳昔钧的背,道:“明讥暗讽,这便是你同大王说话的规矩?”
岳昔钧正声道:“小的知错,小的赔罪则个。为大王献上——”
她伸手揪了一把近处地上的野花,将手背到身后,道:“——一束灵花。”
谢文琼道:“不过是野花,说甚么灵花?”
“大王有所不知,”岳昔钧道,“这花有个别名,换做‘悦卿花’。”
谢文琼道:“这有甚么稀奇?难不成还有一桩典故么?”
“正是有一桩典故,”岳昔钧道,“传说,九天之上,有一位玄女娘娘,司兵书战策,法力无边。但人间总有些人见她乃是女子之身,便向她求姻缘、求子。玄女娘娘为难得很,便稍施法力,散作满地悦卿花。”
谢文琼疑惑地道:“散作悦卿花为何?”
岳昔钧道:“玄女娘娘之意啊,乃是‘虽则我帮不了你们,但这花漫山遍野都是,你们摘了去,讨心上人欢心,岂不便也成就佳话?’,故而这花便唤作‘悦卿花’了。”
“好哇,”谢文琼从后抱住岳昔钧的肩头,轻拧她的双颊,道,“原来又是在编排典故消遣我!”
岳昔钧佯愁道:“可惜啊,昔者周幽王为博红颜一笑,烽火戏诸侯。今日岳昔钧甜言蜜语,却惹红颜一怒。”
谢文琼道:“你这哪里是甜言蜜语,分明是油嘴滑舌!”
她红着脸又要去挠岳昔钧的痒痒,岳昔钧连忙告饶道:“好姐姐,饶了我罢,再也不敢啦。”
谢文琼便松了手,又为岳昔钧理起了发髻,道:“下不为例!”
岳昔钧微微一笑,道:“遵命。”
整理停当,谢文琼起身,转至岳昔钧身前,弯腰拉了她一把。谢文琼道:“趁着天色未暗,你我还是回营,否则夜晚失迷路途,便不好了。”
岳昔钧颔首,二人打道回帐,又同英都用一回晚膳,不提。
如此,在朔荇住了三日,岳昔钧和谢文琼向英都辞别。
英都拱手道:“天下无有不散的宴席,二位保重。倘日后来朔荇,我定然也扫榻相迎。”
岳昔钧和谢文琼还了一礼,俱都道:“多谢阁下款待,后会有期。”
话别英都,二人信马由缰,向南而行。一路上行过部族帐落,见老人赶羊、中年纵马、孩童放牧,金乌起落,草渐渐稀了,目力所及之处,是大丰的城墙。
谢文琼与岳昔钧过了城关,缓缓牵马而行。沿街之景,亦是一片欢乐祥和,稻谷香气隔着粮仓散了满城。
谢文琼道:“英都继位,自会同大丰议和,若是能通商,也是好事一桩。”
岳昔钧道:“正是。想来渐渐断绝了血肉拼杀,也能少些‘无定河边骨’。”
“盛世太平景,不远了。”谢文琼道。
岳昔钧微微颔首,问道:“不知怀玉接下来要往何处丈量这盛世呢?”
谢文琼道:“你可还记得,上巳船上,你应了我甚么?”
岳昔钧道:“自然是记得的,我许怀玉同游江南。”
“那便往南而行罢,”谢文琼道,“也好同娘亲们汇合。”
岳昔钧与娘亲们早通书信,得知娘亲们南下游玩,此事谢文琼也是知晓的。
岳昔钧道:“好。”
二人便南下而行,一日,行至一处县城,岳昔钧望了望县名,若有所思。
谢文琼低声问道:“怎么?”
岳昔钧道:“容后细说。”
二人寻了一处客栈歇脚,关起门来,岳昔钧方道:“我娘亲们脱籍之后,曾遇过刺杀。”
谢文琼一怔,道:“难不成,是我爹娘的手笔?”
“前尘往事,说好了揭过,我不该提。”岳昔钧道,“在此处,她们还遇见了一桩不平之事。”
谢文琼问道:“何事?”
岳昔钧便将娘亲们如何遇到贾元元,又如何打听到县丞公子配阴亲之事细细道来。
谢文琼养在宫中,修在庵中,哪里听过这等腌臜之事,闻言立时义愤填膺地道:“竟然还有此等事!王法能饶他,道义也不容!”
岳昔钧道:“虽然贾元元乃是受人指使,构陷娘亲,但王公子前几位冲喜的妻房,恐怕是真。”
谢文琼道:“那几位娘子都遭了毒手么?”
岳昔钧凝重点头,道:“多半是了。”
谢文琼霍然起身,道:“好哇,看来是天意叫我们再来此处,此事须得探听明白,否则这一县女子日后岂不是还是有遭殃之可能?便是无有李公子,也有王公子、赵公子,总该将这股妖风吹尽为好。”
岳昔钧道:“怀玉有侠义之心,却不知可有妙计?”
谢文琼思忖一回,道:“县衙中人原本是听我父皇的话的,却不知听不听新皇之言?”
岳昔钧道:“怀玉是要上书给陛下么?”
“山高水远,我是等不及啦,”谢文琼道,“倒不如试他一试,看看他服不服新皇之威,若是不服,在这上头做文章,岂不是一顶大帽?”
岳昔钧道:“是了,这般不尊重女子之人,恐怕未必对陛下心悦诚服。”
谢文琼道:“我听皇妹说,新律也在修订之中,只是不知几时颁布,我们也是等不及的了。只不过他这般做,恐怕也违反旧律,但我们并未有审理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