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A不渣[快穿](226)
容楚眯着眼睛笑道:“是吧?这么好的梨,可能让不少农家好好过冬了。”
叶翩然笑看着她,她就说这人不会放下县衙里的事情,陪她出来是假,真实是来看看下面人是如何执行上面政策的。
容楚微服私访,没有人知道。
她到了一地也不着急,先带着叶翩然到处逛逛,然后再慢慢问清村里的情况,有时候天黑了不便露宿,就在老乡家中借住一晚。
有卫红的亲卫兵跟着,倒是也不担心路上有打家劫舍的危险。
就这样晃悠悠地走遍了农奉县,她随身用针线缝起来的小本本也记满了一本。
叶翩然也曾好奇她都在记录些什么,容楚把本子翻开抱住叶翩然坐在腿上让她看,都是一路走来各村上的各种问题,有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有些村上里正欺上瞒下的,容楚记录一一记录,再在后面加上一句解决办法。
叶翩然看过后心服口服,并且想这册子要是落到她手里,她都能当好一县之长了。
容楚抬起下巴含笑望着叶翩然索吻,叶翩然低下头两人交换了气息。
灯烛的影子在纱窗上晃动,今夜无眠。
两人走了差不多三月,直到天气越来越寒冷,才回来。
路上容楚在农奉县设置的通信驿站初具规模,每三天都有从县衙送来的公文,容楚处理完后在用驿站传了回去,一点也不耽误。
百姓也越来越感觉到这驿站带来的好处,不止能带信还能带物,在两个驿站之间最后又发展成了能带人,一个小小的驿站成了一个小的交通枢纽,方便了百姓的出行。
容楚以农奉县为试点,测试着自己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步步落实。
等到她和叶翩然回来,新的政策又开始颁布,抑制了豪强土地吞并的现象,不过两年,农奉县家家有余产,地里有余粮,粮食收入得到青州之冠,税收也居前列,引发朝廷讨论。
容楚抓住此时机上书,写了长达十页的谏言之策。
涵盖水利、生产、经济、建设、生活等方方面面,在昊元朝士大夫行列引发议论。
皇帝明昇拿到容楚的奏折,先是被它的厚度所震惊,接着读来只觉得字字珠玑,全是利国利民之策,更可靠的是此中之言还不全是空谈!
容楚有理有据,在农奉县有了结果才会上书陈述,说得全是实话!
第二天皇帝就拿着这个奏折在朝廷上讨论,果然引发议论,后史书把这个开端称为元治之盛的开始。
朝廷上有人建议把容楚调回京都,此等人才可堪大用。
皇帝沉思良久,又去亲自拜访了齐夜白齐先生。
齐夜白早知道容楚在农奉县工作的进展,听到皇帝意见,她含笑说道:“容楚之才不在掌控全局,而在亲力亲为,陛下何不把她放到最需要她去生产的地方?”
明昇听懂了齐先生的意思,容楚三年任期满后,调任江南,主管农事,为江南府知府,正四品职位,连升三级。
当年一同进学的同僚,属她升得最快。
同时她调任时给何鞍留下了一个她戏称的当官手册,上面记载了农奉县所有情况,包括村庄地势,村民人数,水利枢纽,风土人情等等,就是被叶翩然戏称为她拿到册子也能当好官的东西。
何鞍送别时,泪湿衣襟,表现的格外依依不舍。
这三年,知县大人让农奉县改头换面,外地人听说他们是农奉县的人都要高看一眼,为此不少人举家搬迁,来农奉县安家落户。就是现在全县百姓听说了知县要走,也是千里赶到要送别一程,那一天农奉县人山人海,全部人都在送别容楚。
小柿子,现在的容世英,已经被取了大名,她才两岁,已经显露了聪慧之姿,见证了母亲容楚被万民敬仰的架势,从小记在心里,长大后也成了为百姓请命的人。
容楚收了万民伞,她眼含热泪,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于她而言仅仅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却被百姓深深地记在了心中,众人异口同声地喊着“知县大人!”
山呼海啸般的威势砸向容楚,在她心中沉甸甸的。
她深深地鞠了一躬,为这群爱戴她的人民。
千里送君终有一别,容楚踏上马车,背负着满腔热血不管行到哪里,都终不忘百姓,最终在史书上留下深刻的一笔。
作者有话说:
种田就到这里了,还有一个番外,可能是论坛体,会交待一些事情。
第78章 种田番外
今夜中华大学历史系板块论坛异常热闹。
今天新生上课刚上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容楚。
随即板块论坛上又飘出了一个老生们谈论过的话题帖,《你们说容楚真不是穿越的吗?》
话题帖越飘越红,逐渐hot,飘到了首页,所有中华大学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楼主有理有据地列举容楚是穿越人物的事迹。
一、她在古代那种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研究出了水泥,直到现代还在沿用这项技术,并不断发展,被称为“水泥之母。”
二、她提出的桥梁改进办法,早国外三百年,直到三百年后国外的筑桥办法才传到国内,又被沿用。
三、在她任职过的地方曾出现过短暂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下的时代,她却称商人是经济搭建的桥梁,鼓动农人经商,并不断发展生产力,最终把农人从田地解放出来投入生产。
四、也是她提出的八小时工作制,上五休二。
五、她把昊元朝带入了大航海时代,在其他陆地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抢先争夺地盘,为国内提供生产,甚至差点统一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