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边关纪事(111)
女娘们都知晓机会难得, 放眼整个大衍, 除了听闻南边有些丝织坊招女工,又哪里有其他地方会依靠妇女来建立起一座工坊的?更何况从管事到工人,还都是女娘。
因而每一个人初试通过后, 都怀着极大的谨慎与认真,来对待第二道面试。她们在心中暗暗祈祷, 定要发挥出色, 让考官觉得自己是个绝对合用的,这样才能留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
袁清莲将普通面试的任务交予了其他人,她自己则有更重要的任务。
一个偌大的工坊,没有大量的管事可怎么能运行得当。今日借用了府中与各庄子、铺子里的管事来帮忙,可这些人亦都有自己的职务, 总不可能放下铺子、庄子不管了,都来这边任职。
因此袁清莲在郑重地与几位妯娌商议之后,便决定就地取材,从来应聘的女工当中择取优秀者提拔, 今后再以赵婉提出的“绩效”之法来提优降劣,逐步筛选出最好的管理团队。
她让人将通过了二面的、识过字念过书的女娘分开来带到了另一处, 然后统一了解其识字程度、有哪些格外擅长的技能。
这一拨优中选优的女娘在起步阶段,将是毛线工坊的重要一线管理人员,因而记工算数、上传下达、检查质量等重要事务,都有赖于这部分人来执行。
袁清莲牢牢记着四弟妹的叮嘱,不全然以交谈的内容为判断结果,而是如同印制那些初试表格一般,做了好些习题出来,其上有算术题、基本的为人处世题,更有几道关于朝廷律法之题等。
题目并不是很难,也并不要求字迹多么秀美,律法的题目则更加只是基础的关于偷盗、契约之类的,只盼着这些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女娘能明白其中深意,并在日常管理中将之潜移默化地宣于众人。
所幸女娘们都十分争气,或者说,几乎各个儿都是有些内秀之才的,只不过平时碍于没有机会施展,旁人也并不知晓其拥有多么出色的能力。
譬如有一位女娘,竟拥有十分拔群的口算之能,十数组数额相当大的数字之间的核算,她无需花费太多时间,便能轻轻巧巧地算出一个正确的数值来。其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叫人惊喜。
又譬如有位常年在家相夫教子、却因家境败落而不得不想方设法谋生的妇人,只需随意看一眼、听一耳,便能轻易地记住所有人的名字与爱好等信息。虽不至于到过目不忘的地步,却也在记忆这一技能上十足突出了。
更有能画出漂亮纹样的、精通各地绣技的、双手十分灵巧的……偌大一个厅中,各自争相绽放,合而释放出妍丽夺目的光彩。
女子之中,有才华者甚众,只要给她们一个微小的机会,她们便能利用这机会,毫无保留地将自身才华充分展现出来。袁清莲看着各有才能的女娘们,欣慰地想道。
她当初接下这桩事情,不就是想着,要让所有人都知晓,女娘亦能顶上半边天么。
当初云家的男人们死得只剩下一个四弟云舒,自此她们云家的女人便从未被人看得起过,那些满心都是利益、满眼都是算计的人,不就是觉得云家已后继无人,无需再捧着敬着了?
人世冷暖,她们尝过、消极过、为此黯然过。
可如今,且不说云舒已经支棱了起来,便是她们几个女娘,又有哪个只肯窝在后宅顾影自怜了?
袁清莲掩下心中的感慨,看着这些未来工坊的顶梁柱们,充满了希望。
两场面试一直持续到了日头落山才堪堪弄完,中途有人离开,也有人不断加入。
没面得上而在旁边说三道四的不少,朝着伙伴拈酸抱怨的亦很多,人生各态,皆展现于此。
但好在除了初时那一场闹剧,后头再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整个招聘、应聘的流程走得十分顺畅。
赵婉默默地围观了全程,也觉颇受震撼。她今日来并不是要帮什么忙,因为她相信,二嫂自己便能将事事都处理得很好。可也担忧她无甚底气,便也还是与另两位嫂嫂先后来撑了场子。
她看着这些满面红光的女娘们,又看着充满自信、从容解决每一个问题的二嫂,心道:星星之火皆聚集于此,有朝一日,她们也定能燎原。
当有那么一个地方,可让人各施所长,齐心协力地做出一番事业来,那便是极好的。
而这个地方,过去只属于男人,如今,女娘们也终于跻身进来,并在不久的将来不断扩大、扩大……
是夜,总督府上几位夫人齐聚一堂,就着晴朗无云的好夜色,齐齐干了一杯。
“祝愿咱们的毛线工坊顺顺利利!”
“二嫂嫂尽管去做,我们都是你的后盾,若有不好办的,咱们齐心协力也定能办好!”
几个英姿飒爽的女娘洋溢着畅快的笑,各自端着澄澈的酒,就着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喝了个尽兴。
今日最为激动的当属袁清莲,她从未想过,自己能操持出一个如此大规模的工坊来。
庄子的改造、器具的采购,女工的招聘……桩桩件件,说是呕心沥血全身心地扑在了此事上也不为过,可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和难。
相反的,这巨大的成就感,令她找到了自己决心要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