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边关纪事(165)
御沙关虽苦寒,时而有风沙,却也并不缺水,前两日才下过一场秋雨,此时田野中覆盖着一层浅浅的水,在太阳下闪烁着璨璨金光。
有些未飞去南方过冬的小胖鸟还在田间跳来跳去地寻找着零星的食物,偶尔发出叽叽咕咕的叫声,惹得她情不自禁地露出柔和的笑来。
她爱看这般自然的景色,无论是一畦荒败的野地,还是几只小肚子鼓鼓的鸟雀,在她眼中,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堪比任何名家诗画。
殊不知她正在看外边的风景,云舒也正眼也不眨地看她这副风采绝伦的别样风景。
赵婉依旧身着男装,长发被利落地束在脑后,虽然略做了粗犷的妆容,但云舒便是透过妆容,得以窥见其中白玉肌肤、无暇五官。
如此好看的女娘,乃他云舒的妻子,他一生携手而过的妻子。
末了,经过田野后,便是一片山峦,赵婉放下帘子,捏起小桌上的糕点随意吃着。云舒也淡然收回目光,从一旁的壁柜中拿出一本兵书来看,仿若眸光从未因她而潋滟。
一时间车厢内无人出声,氛围却一片和谐。
接下来的数日,赵婉积极地参与进边关互市的计划中来。
地点便设在了御沙关城墙脚下到第一个眺望台之间。原本在筹划中时,也有考虑过在关内设置场地,但想到如此行事,定然会有敌方伪造身份进入关中,届时恐怕会麻烦得很。
尤其是如今云家军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甚至在深山中进行着冶炼兵器等大逆不道之事,处处都是秘密,不可为人所知。
当然,云家军的练兵之法,众人皆知定然此前便有人偷摸着将此事传达了出去,但具体的训练方式,却不是能轻易被泄漏的。
不多时日,城墙脚下不远处便建筑了大大小小的帐篷,而开放简易互市的消息也经由临州府官、在关外游商的商人们的口,传达到了百姓与一些小部落耳中。
在此过程中,有人游移不定,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担忧起安全性,但到了互市这一日,到底还是有许多人挑着、拖着自己的货物感到了地方。
这一日早晨,赵婉早早起了床,穿了件简朴的衣裳,又将眉毛面色画得更粗黑了些,便带着云前兴冲冲地到了互市之地——御沙关集市。
初初到来时,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景象,零零散散的百姓们怯懦地聚集在了一团,也不将自己的小物品摆放出来,而是依旧放在箩筐中,打定了主意若是情况不对,便立马跑路。
赵婉闲闲地在其中逛了逛,见着小农户们箩筐中大多都摆放着些自家做的小玩意儿,有编制的小筐,农闲时织就的粗糙土布,甚至也有少许的粮食。
今年是个丰收年,百姓们也难得的家有余粮。人一填饱了肚子,其他的需求便显露了出来,附近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集市”,大伙儿也乐得掏出些家底来淘换些新鲜之物。
太阳逐渐上来,而远远近近赶到的农户们也逐渐多了起来,再过不久,关外的小部落,也开始来了一些人。
他们小心翼翼地用撇脚的大衍话再三问道:“是真的只需缴纳交易额的十分之一,便可在这里拥有一个摊位?若是没有没有卖出去东西,便一文不收?”
“是的是的,不仅如此,咱们还保障你们的安全,若有什么不公平、打架斗殴之事发生,尽可来找我们。”穿着军服被派来守护秩序的兵丁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而集市的两个出入口处,便摆了好几个办公台,百姓们缴税、确认货物交易,都在此处进行。
随着人流的增大,百姓们也开始尝试着交易起来,平日里轻易见不到的生活用品、肉类,在集市上都能找到相应的摊位。
有不少周边的农户都呲着牙花子颇为心疼地用自家的粮食换了些肉食,提着那条肉离去的时候,想着今晚家里老婆子定然会将之做得很美味,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尝到些肉味儿,嘴便又咧得极开了。
而那些小部落的人也对这个集市感到十分惊喜,这里不仅有他们急需的生活用品,更有少量的、由官方售卖的盐、茶叶。
是的,这才是吸引这些关外部落的人闻讯前来的点,大家各取所需,交易量尽管最开始不会大,大家尚处于试探的阶段。
但随着时间与规模的发展,将来大宗的交易,也未尝不可在此处达成。
边军营中有人扮作寻常商贩,与那些小部落的人攀起交情来,以图关系再近些,好交易来他们的牛马。
赵婉远远的看着,也为这样热闹的景象而欣喜。
此次集市一直到天黑,都仍然有人在徘徊不去,兵丁们在集市中来回巡视着,遇到有不对的情况便上前干涉,给了大家很大的安全感。
于是无需多久,所有人便都知道了有这么个好地方,每五日一集,既安全,又能做些小买卖,不多久,便热闹起来了。
书房中。
赵婉看着近一个月以来的税额,兴奋之情都表现在了脸上:“交易虽小,但积少成多,也算是一笔大的税额了。”
“近来也开始有大宗的交易开始进行了,不多久,咱们又有一大笔的赋税进账!如此下来,只要保障好集市的安全,这码子事儿是可以长久的做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