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边关纪事(178)
“呜呜呜……”孙燕娘再度难过地呜咽了起来。
就在她在马车的颠簸中哭得累极的时候,一行人却缓缓停了下来。
她止住哭声,禁不住连打了两个嗝,方小心翼翼地凑到车厢壁上,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另一边。
秦卢等人策马疾驰,路上一夜积下的水被马蹄踏得四处飞溅,路边林子中的麻雀亦被惊得飞来飞去,一片喧嚣。
这条路从御沙关的边上绕过,与高兹地界相邻,中途并不经过其他人的管辖之处。只要再顺着往前几十里,越过一座秃山,便能到达大衍境外。
边境线上自有人巡逻把守,寻常人轻易不可越过,但秦卢在此地经营十数年,后来干的又是背叛大衍之事,聪颖如他,又岂会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秦卢紧抿着唇,并不放松一星半点。只要一刻未到高兹,他便一刻也不敢放下紧绷的心神。
“大人,前方即将到达狗背坡,地势颇为险峻,是易设埋伏之地,需小心行事。”一心腹驰马上前,沉声说道。
“嗯。传令下去,减缓速度,先打探,再经过。”秦卢瞧着前方,眯了眯眼睛,叮嘱道。
“是!”
只要过了这道野坡,便是云舒再想追上他们,也是难了。秦卢面对着这最后一道关卡,心里不知怎么地一突,总觉得似有一股玄之又玄的力量,在拉扯着他,告诉他,这块地方,可不好过。
“加强戒备,有任何风吹草动,往西边跑。”他唤来下属,说道。
到祁州地界,云舒想要再做些什么,便难了。只不过这尚算是不得已的下下策,若能安安稳稳到达高兹,他便可高枕无忧了。
既然做了叛国贼,呵,便做得彻彻底底罢!
秦卢一咬牙,心中最后仅存的一丝愧疚,也随着这一夜的奔波与劳累而消失殆尽。
等下属传来前方无任何异动的消息后,他便策马当先,领着一众下属们朝着狗背坡驰去。
快了快了,过了这道坡,便什么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了。
秦卢感觉到迎面而来的风是如此地罡劲,似是要给他制造些阻力似的。这反倒是激发了他心中那股劲儿,一时之间,挥鞭击马的力度都大了不少。
狗背坡两面环山,中间是一道起伏颇大的坡,上坡难,下坡亦难。一行人终于到了此处,经了前头的打探,并未发现什么异处,便放心地准备从中快速通过。
然而,这既然是通往高兹最重要的一道坡,云舒又怎会好生折腾了一通瓮中捉鳖,又将鳖轻易放走呢?
等秦卢一行人来到下坡处的中间地段时,尖锋营的特种兵们,便从各处浮现了出来。
他们有的全身装扮都呈绿色,与周边山上的树木相差无几,有的则呈土黄色,一动不动地埋伏在黄土构造的小土坡上,一丝痕迹也不被人发现,有的……
更遑论还有更多的人,一早便通过望远镜得知了这行人的踪迹,完美地算计好了时辰,在最好的时机里给这群人包了饺子。
前有设下重重障碍的拦路虎,后有居高临下的追兵,两侧的山峦上更是显现出了不少好手。
秦卢坐在马上,束在脑后的头发随着长时间的策马颠簸,显得有些凌乱松散,他捏着绳索的手用力得发白,面上更是一瞬间便变得极为苍白。
“小侯爷这是何故?”他强作镇定,勾唇笑道,“下官心血来潮,带着下属们跑马视察各地呢,您这般当中一拦,倒要耽误咱们的行程了。”
“哦?秦大人竟是为民着想,刻意深夜驰骋于乡间,彻夜视察民情了?本侯倒是不知,是何等民情,需大晚上便开始进行啊,不知秦大人,可否为云某解惑一二?”
一道颇含戏谑的声音随着云舒的出现,而传入众人的耳中。
云舒坐于马上,虽言语间谈笑风生,眼中却是未有丝毫笑意,他目光如箭,悠悠注视这秦卢,似要看清楚这位昔年父亲的左臂右膀,究竟是如何沦落至今日这副模样的。
“小侯爷日理万机,此等小事咱们这些府官自行去做便可,倒是不劳您详细过问了。”
秦卢环视了周边作诸多掩饰打扮的士兵,心里有些怔怔然,不知何时起,云家军竟有他的下属如何小心也查探不出来的精英了。
余光扫过身后跟着的自家心腹,秦卢强行压下万般思绪,拱了拱手接着道:“小侯爷带着这么多人在此处,不知是要作甚?若有下官的人帮得上忙的,侯爷尽管吩咐便是。”
云舒瞧着秦卢,唇角露出讥诮之意,要笑不笑地冷声讽刺道:“本侯哪敢支使秦大人做事?秦大人主意可大得很,想必若不是本侯守在此处,此刻已经投敌高兹了罢?”
“云舒!你真是好样的。”秦卢目色阴沉,见云舒言语中毫无转圜之意,便也不再弯弯绕绕。
“并非云某人好样的,实在是秦大人,通敌叛国,其罪当诛啊。”云舒轻描淡写道。
“少说这些无用的话,我秦卢当年在老云侯的身边鞍前马后之时,你云舒不过是一奶娃娃罢了,如今竟也摆起了侯爷的威风,来教训上长辈了。”
秦卢冷笑,想着今日反正也没有活路了,心中隐藏已久的嫉恨悉数喷发了出来。
他嗤道:“你不过一个无论在元京还是在边关都有着纨绔之名的世家子弟,除了父兄的荫蔽,你还有什么?可悲啊,你这般的人,竟也能凭着圣眷,执掌两地。呵呵,那我们这些励精图治之人在朝廷眼里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