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边关纪事(218)
“另一个么,”云舒将茶盏重重一放,语气骤然变冷,“便是收拾好你们自己的人,立刻,马上,从御沙关离开。”
他闪着寒光的眸子瞥着下首这几人,将心中的杀意收敛了下去。如今还不是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这些人,且留着他们的命,改日再取。
周昌是个武将,十分敏锐地察觉到了云舒身上乍现的杀意,他后背一凉,汗水便已经唰唰地淌了下来,见梁文广还要为了自己的面子与未完成的任务,忙打断道:
“既然此番来到边关,咱们的援军并未帮到云家军什么忙,如今战事平息,我们也当回京了。”
云舒看了周昌一眼,暗道这人倒是颇为识趣,当下便淡淡点头,示意他们可以走了。
出营的路上,梁文广狠狠瞪了周昌一眼,道:“你可知咱们此番上头的命令未完成,回京了也要吃挂落!”
周昌不屑地看他一眼,讽道:“怎么,梁大人是觉得在这位小侯爷的眼皮子底下,咱们还能将云家军如何不成?”
梁文广气急败坏:“那也不能就此回去!他云舒这边军营没有朝廷补给,竟能折腾至今日,定然猫腻重重,我就不信了,这边军营真能不露出一丝马脚!”
周昌冷笑:“梁大人,你若是要找死,本将也不拦着你,你想做什么做便是,回头死在异乡,可勿怪我没提醒你。”
梁文广闻言,狠狠瞪着周昌,步伐都走乱了:“周昌你什么意思?本官为主子分忧,还有错了?”
周昌快步朝着外头走去,头也不回:“随你怎么说,反正我敢肯定,我等今日若不率军离开,便离不开了!”
梁文广心中一惊,也知道周昌这人虽然有时候说话难听,但在正事上却不会开玩笑。他想了想,到底还是觉得自己小命重要,忙不迭地跟了上去。
黄昏时刻。
天边难得悬挂了几线云霞,给御沙关南边墙外的蜿蜒队伍撒上了一片红黄交织的霞光。
赵婉站在城墙上,遥遥看着终于离去的元京军,心中却灭有完全放松下来。
这些人走了,也不代表御沙关此后便真的宁静了。不过是大险将至的短暂平歇罢了。
她深呼一口气,乐观地劝慰自己,哪怕是短暂的停歇,也能让云家军在大战后好生喘口气了。
走下城墙,赵婉往云舒的书房走去,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该做,便是云家军此次伤亡的抚恤、后续的安排、几大营的重整,都能让人忙得脚不沾地。
她既然已经融入了这支铁血雄军,便要倾尽全力,为云舒节省下更多精力。
想到云舒自归来之后,便没有好好休息过,一直在连轴转着,赵婉便有些心疼。
她回到营中,转了个方向,朝着最近的火头营走去。
次日,军师王先生亲自下厨,炖了罐鸡汤给小侯爷喝的消息便悄然传遍了全军营。
唐曲听着下头的小将们悄悄讨论之时,跺了跺脚,彻底放弃了为这两人打掩护的心思,他转身离去,竟是连呵斥一声叫人勿传谣言的心思都没了。
呵呵,事主自个儿都堂而皇之的,他一个外人操哪门子心!再操心他唐曲就是赤火营火头军老王喂养的那条犬!
另一边,云舒昨夜喝了自家夫人亲手炖的鸡汤,当晚又被人催着早早歇下,一觉醒来,自是神清气爽。
来往于书房的下属们见着满脸精神的小侯爷,听着他明里暗里地炫耀着那鸡汤的美味,加之听闻了那个传言,皆各有想法。
离谱一些的,便觉着小侯爷果真如传言所说,爱重惨了军师。知晓真相的寥寥几人,亦暗暗感叹小侯爷真是妻奴无疑了。
仔细想想,他们要听小侯爷的,小侯爷又听军师的,如此一看,云家军竟然站在最顶端的,乃军师呐!
众人不过心中调侃,自然是不敢在云舒面前轻易造次。来来往往间,无数繁杂的事务都有条有理地进行了下去。
在赵婉的提议下,边关的互市又重新开启了起来。
只不过百姓们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多数人并不敢轻易出来做小生意。倒是那些关外的小部落们,皆闻着味儿般又越过无数草甸,重新栖息在了边关附近,与大衍百姓做起了交易来。
边军营对这些小部落的人并没有敌视之心,接了命令,便如此前一般,公正无私地庇护着每一个进入互市之人。
在这种安全的情境下,互市逐渐热闹了起来。更有南方往北边诸小国行商的商人,皆选择了从御沙关这处作为中转。
经济上热闹了,库中的银钱便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加上临州那边,毛线工坊今年除了发与边关将士的袍服,更是将毛线衣物卖到了各处,一笔笔银钱源源不断地进入了边关,积少成多,也成了一个不小的数字。
边军在有条不紊的各项安排下,逐渐恢复元气。而百姓们家中挂的白,也在这寒冷的冬季结束后,逐渐被取下。
云家军,好歹是度过了这一个漫长而充满波折的季节,在冰雪消融之下,迎来了春天。
第112章 112上危
“进展十分不错, 近期在试验上,有什么问题吗,若有要求,尽管提便是, 学院能提供的, 定当竭力提供。”
雪消冰融,临州城也热闹了起来。赵婉趁着天气好, 与云舒回了临州府中一趟, 闲暇之余, 便又来到了医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