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边关纪事(224)
其余几人亦作此表态,比云舒想象的局面要好上不少。
自古以来,造反一词便是不能说出口、不能付诸行动之事,但朝廷一旦昏庸到了一定地步,人被逼上了绝路,又有谁不想翻了上面至高无上的位子呢?
云家军,苦朝廷久矣。
云家军,亦不靠朝廷久矣。
若是换作提出这等意思的人是旁人,几大营的将军是决计不会做出任何承诺,但此人是云舒。
是他们敬仰、备受恩惠的云老侯爷的四子,是几位云小将军的兄弟 ,是将云家军带上更好的道路、能以少胜多打败高兹铁骑的小侯爷!
此等人,值得追随,他们亦愿意追随。
云舒露出淡淡的笑,他环视一圈,见着与自己同仇敌忾的诸位将领,心中涌上暖意。
“放心,不到最后时刻,我亦定不会让云家军有所损伤。”他道。
此去元京,虽表面上单枪匹马,秘密出行。但他岂会真的孤身入瓮?云家军,是他最大的底气。
无论圣上是何心思,是真心要他秘密回京护卫左右也好,是设下陷阱等着他自投罗网也罢,如今,他老了,那皇位,也该换年轻一辈的郎君去坐了。
议事的书房颇为沉闷,但众人却觉得耳目一清,说话间愈发大胆起来。
有些事情,一旦戳破了那层窗户纸,那么接下来的所有筹谋,便都变得柳暗花明起来。
“元京守军并不算多,其能力我想你们也见识过了,但一定记住,勿离得太近,勿轻举妄动,一切听命行事便好。”
“是。”
那受命而来的影卫自是不知,他此行要引回去的,是将彻底改变大衍时局的猛虎。
翌日,赵婉归来,依旧以军师的身份参与进众人的会议当中。只不过时辰太紧,两人到底并没有更多相处时间,云舒便打点好一切,随同影卫快马加鞭往南而去。
出发前一晚,青州乔应年命人从来一封书信。
看着上头明码标价的“交易”,赵婉不由得笑出了声:“这位乔大人,可真是个妙人。”
不仅是个妙人,显然也是个消息极为灵通之人。
凭影卫的本事,一路来到边关,定然是瞒过了绝大部分人的。哪怕是当朝那几个斗得正如火如荼的皇子,亦不知晓他们的父皇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并让最信任的影卫来边关求援。
是以,乔应年能晚云舒几日获知消息,也真真算是本事大得很了。
“向来乔大人亦苦朝廷久矣。”云舒勾了勾唇角,话中夹杂些许讽刺。
乔应年应当是没有什么想取上代之的心思的,但这不妨碍他积极往朝廷插钉子,并在关键时候站到自己属意的队伍后头。
而此次,他显然选择了云舒,而要求 ,只不过是将来即位后,保边关银粮充足而已。
他不是什么好人,却是个好官。
“当然,”云舒道,“乔应年此人从不将希望都放在同一处,他定然暗中也与其他势力做了联结。”
赵婉笑道:“不过,我觉得哪怕是乔大人押宝押了无数,但堂而皇之做交易的,定然也只与咱们了。”
当初,两人去借粮借银之时,便是通过交易。后来与高兹一战,求援青州,也是通过交易。双方都明明白白地告知对方,能稳住关系的,无非就是利益之间的交易。
这一点,其他人未必能懂,他们懂,乔应年也懂,不仅懂,还能在此事上真诚以待,一个不画虚饼,另一个也不屑要虚无缥缈的权利承诺。
两人在烛火下看着那封措辞一点不像投诚,而更像是商人之间谈生意的信,不由得笑了。
如此交易,自然做得。
第115章 115质问
江河水暖, 绿柳扶花。
云舒随同影卫快马出了御沙关,而赵婉与几位将军,则率领云家军随后隐秘而行,同时, 乔应年的青州军, 亦有所行动。
分批赶路的云家军一路跨山涉水,由北向南, 直至离京一百里, 方在与云家关系向来紧密的荔州境内停驻。
荔州的府官, 正是二嫂的族叔,向来与御沙关遥遥举应。
云锋虽亡,尽管人走茶凉, 但到底树大根深,偌大的大衍, 还是有一部分人, 或与云家姻亲相扶,或与老云侯莫逆相交,在过去两年间,也悄然给予了云舒不少帮助。
另一边,云舒早于赵婉等人,于一个烟雨的清晨悄无声息地入了元京, 几经安排后,便扮作侍卫进了皇宫。
不过如今圣上居住之处御极殿重重障碍,想面见其人,却是十分不易。
在京设下的钉子早已秘密将御极殿内外的势力告知于云舒, 但宫中守卫到底不同寻常,想要混进去, 还是要多方打点,风险极高。
云舒的身世虽绝不是传闻所言,但在诸皇子与臣下眼中,可不是如此!若云舒归京之事被人知晓,恐怕明枪暗箭定会立时接踵而来。
好在云家大本营哪怕是不在元京,亦不乏有得力之人可用。
加上云舒可是从小便混迹于皇宫各个角落,在混世魔王时期,什么犄角旮旯他没去过?
到底还是循着小时偷偷摸到的路径,于深夜秘密渡进了御极殿。
御极殿中,满室冲鼻的味道相互交错,不间断燃着的顶级龙涎香,亦遮不住浓重腥臭的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