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救命!反派偷听我用谐音梗改剧情(293)

作者: 三樱里 阅读记录

“爸,您是说秦小草是秦家的人?不可能的,您被骗了。”傅凌云叹气,指着台上的秦以漾,“她叫秦小草,虽然也姓秦,但和秦家沾不上边。”

傅海顿了下,视线落在了秦以漾身上。

面前的女孩平平无奇,戴着一个帽子和一个粗边框黑色眼镜。

难道他真的被骗了?

秦以漾也不着急,而是看了看手腕上的时间,“傅总,距离我们约定的半个小时还剩下不到一分钟了,你要是不想签合同,现在就可以离开,想要赞助这次活动的人多的是。”

傅海动摇了。

听这说话的语气,倒是有几分豪门架子。

“三、二……”秦以漾倒计时。

正要数到一时,傅海立刻把傅凌云推到一边,来到了讲台前,递上了合同。

“秦小姐,我儿子不成器,您别和他计较,来的路上我就在合同上签好名字了。”

“爸!”

“傅叔叔!”

傅凌云和沈茵茵同时出声阻止。

秦以漾拿过了合同,扫了一眼,点点头。

这份合同倒是没有问题。

秦以漾也拿起了笔,在上面签了字,“成交。”

然后又抬眼对傅海道,“早听说傅家少爷和沈茵茵小姐青梅竹马,这么一看,还真是心有灵犀,是一对般配的璧人。”

傅海眼睛转了转,一时拿捏不准秦以漾这话的意思。

傅海一直觉得自己儿子长得好,也十分优秀,若是能找一个高门千金,那傅家就能再上一个档次。

试问海城中,谁能富得过沈家?

他纵然不知道,面前的秦小草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梦中儿媳妇,但是也认为她和秦家、沈家都有关系。

难道这是试探?

是了。酒桌上听朋友说起,沈老爷子要给S大捐一座食堂,八成是沈家小姐也考入了S大。

难道是她看上了凌云,又在意凌云和沈茵茵的关系,才借由这个秦小草之口询问?

傅海越想越觉得是真的。

他们家凌云是S大校草,获得沈家千金青睐,就像是呼吸一样简单的事情。

傅海眉开眼笑,当即道,“他们就是好朋友,茵茵这个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就像是女儿一样,怎么可能成为我们家媳妇?”

秦以漾想到了小说里的结局,摇摇头,“那可说不准。”

“不可能的!我第一个不同意!”

傅海为了讨好沈家,说得很是坚决。

而话音一落,座位上的沈茵茵脸色白得像是纸,脑袋里嗡嗡作响,十分难堪。

其他人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没想到傅家竟然是这么想的。”

“是啊,这一年多,傅哥身边就没有女生,只有沈茵茵一个,我们都以为他们是一对呢!”

“但秦小草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感觉傅凌云的爸爸很怕她?”

这些声音很小,秦以漾听不太清楚,嘀咕了一句,“这是要棒打鸳鸯了。”

“秦小姐真误会了!”傅海立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说说,你对茵茵是不是只有兄妹之情!”

傅凌云不愿意说。

倒不是他喜欢沈茵茵,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当众说,尤其是父亲莫名讨好秦小草的行为更是让他不解。

秦小草到底对父亲说了什么?

竟能让父亲对她的身份毫不怀疑?

“傅凌云!”傅海眯了眯眼,脸色已经相当难看。

面对父亲的强压,傅凌云这才不情愿道,“我只把沈茵茵当兄弟,没把她当成过女人,当然不会和她结婚。”

听到这里,秦以漾瞥向了沈茵茵。

她不是和傅凌云一直称兄道弟吗,应该高兴吧?

却见她紧紧抿唇,表情委屈又幽怨。

原来这会儿就爱上了?

那何必在人家婚礼上,穿着婚纱去抢亲?你们是真爱了,让人家新娘如何自处?

“说正事吧。”

秦以漾懒得看男女主之间的拉扯。

“傅凌云,沈茵茵,合同已经签好了,你们两个应该遵循约定,离开外联部了吧。”

傅海愣了。

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了解S大一些情况的,前几任学生会主席都是出自外联部。

他还等着过年时向亲戚朋友炫耀凌云当上了S大的学生会主席呢。

怎么能退出外联部?

秦以漾一瞥,看出了傅海的疑惑,好心解惑道:

“在你来之前,你儿子同我打赌,说我如果能拉到18万的赞助,他就辞任外联部部长。”

“傅总,您亲手赞助的18万成功让我把您儿子拉下来,我还得和你说一句谢谢呢。”

第240章 恭喜,你所在的书结局了】

秦以漾成了外联部部长的事情板上钉钉。

当着众人的面,无论是傅海或是傅凌云都没有办法更改。

沈茵茵心中恼火。

“秦小草,就算是你当了部长,你觉得你一个人能运转整个学校的外联部吗?”

沈茵茵说完,就看向了外联部的成员们。

她的意思很明显了。

部员们犹豫了一瞬,才表示:“从今天开始,我们退出外联部。”

S大的学生会高度自主,老师并不参与,都是学生参与管理。

因此在大四校招时,S大学生会的身份也会给他们带来红利,企业的hr都更倾向于招收S大学生会的学生。

外联部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上传下达的部门,沈茵茵直接带着整个团队辞任,把所有摊子留给了秦以漾,无疑是要给她下马威,让她求着自己回来。

但秦以漾是谁?社畜啊。

她入行的时候,脱口秀还没爆火,公司在起步阶段,一个人当五个人用是家常便饭,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上一篇: 穿书后反派他竟能读我心 下一篇: 筝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