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112)
“乱子来了。”
夏停云一指门下侍中赵拂。
只见那赵大人离席上前,“太后,赵拂有事启奏。”
孟太后笑道:“赵大人,今日是本宫寿辰,不议正事,若不着急,明日朝堂再议。”
“禀太后,此事十万火急,请太后允准臣细细奏来。”赵拂坚持道。
孟太后已有不悦之色,刑部尚书李星火上前道:“太后,今日是千秋寿宴,但若有贼人端坐其中,怡然饮酒,亦是我朝不幸。请太后允准赵大人细禀缘由。”
“好吧,就依卿所言,赵大人,且说吧。”
“谢太后!但此事需由我那孙子向太后禀报。”
赵拂起身,右手一挥,“进来吧。”
自殿外闪过一人,瞧起来不过二十岁,眉目俊俏,颇有风流之姿。
“这便是赵晓芹。”夏停云低声道。
“赵大人气宇轩昂,这位赵小郎君却无乃祖风范,倒和你像是亲兄弟。”
夏停云忍不住要翻白眼,“莫要胡说,你且听他如何奏来。”
卫时雨却看向了不远处的孙敏宁,这位孙大人正自饮酒,丝毫不知已大祸临头。
赵晓芹行礼后,跪在地上道:“小民要参户部尚书孙敏宁大人。”
“大胆!”
除了卫时雨几个知情人,满堂皆震惊,孟太后皱着眉道:“大胆,你一介平民,如何敢参朝廷二品大员。”
孟太后虽呵斥他,眼睛却看向了赵拂。
赵拂垂着眼,“细细说来,不许胡言。”
孙敏宁也惊得险些站起,总算他颇有定力,“既然是赵大人的意思,下官也洗耳恭听一番。”
“毛头小子胡说八道,孙大人听过即可,不必当真!”
孙敏宁一笑,眉头却皱了起来。
只见那赵晓芹跪的极是端正,两行眼泪却滚了下来,“禀太后娘娘,小民家中妻子有个妹妹,前些时日被人欺负了。”
卫时雨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孟太后却笑了,她先看向赵拂,“家长里短的小事,也值得赵大人在这里大惊小怪。”随即扬声道:“若有人欺负了她,只管去有司衙门状告即可,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尚未起身,赵晓芹便磕头道:“他们不管此事,说是孙大人的公子强抢民女,是咱们的福分。”
孙敏宁脸色极是难看,他上前跪倒,“太后,臣尚不知此事,待回府去定然严审犬子。若有此事,必定亲去给这位郎君赔罪。”
孟太后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卫时雨越听越奇,她转头看向夏停云,“怎么回事?”
夏停云也是大为不解,怎么这赵晓芹突然变了口供,欺男霸女虽也有罪,但到底不是孙敏宁所为,只怕治不了他的罪。
他正自盘算,只听赵拂道:“太后有所不知,孙大人的幼子常年横行霸道,不知糟蹋了多少好人家的姑娘,我这孙媳幼妹不过十岁便惨遭毒手,若非她家人求到我这里,只怕就白死了。”
“人死了?”孟太后看向孙敏宁,目中已有责备,“孙大人,是否当真如赵大人所说?”
孙敏宁连连磕头,“臣确实不知,这就回府去抓了那畜牲送到衙门去。”
赵拂冷笑一声,“孙大人当真不知吗?”
“太后娘娘,无怪孙大人不知,是我那小姨宁死不屈,抓破了恶贼的脸,孙夫人便派人来将我那幼妹抓走,折磨致死。”
“不,我家夫人向来连杀鸡都不敢,怎么会害人性命。”孙敏宁着急分辨,“太后明鉴,我那幼子虽有些胡闹,但,但素来不喜女色啊,否则也不会年过三十尚无子嗣。”
他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众人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孙敏宁暗自叹了口气,他多年宦海沉浮,自然知晓赵拂今日是有备而来,为了摆脱嫌疑,方才破釜沉舟说出实话。
为今之计,保命要紧,那些名声,往后再说罢。
卫时雨赶紧八卦,“这孙大人说的是真是假?”
夏停云思索半晌,“曾有耳闻。不过,我之前曾命人查过赵晓芹,他妻子乃是家中幼女,并无弟妹。凭这一点,便知他是在污蔑孙敏宁。”
“为什么?”
卫时雨想不明白,摆着现成的证据不用,偏要去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栽赃陷害。
而且看孙敏宁的模样,显然是真的恐惧,就算他不知事情真相,当真是他夫人害了人,也不必怕成这个样子吧。
“既是各说各理,那就当堂对质吧。”孟太后也看出赵拂来者不善。
“是,是,臣这就转回家中,将妻儿带来。”
“不必了!”
赵拂一抬手,“我已将尊夫人请来了。”
孙敏宁正觉奇怪,却见有宫人端着食盒上前,他刚要让开,这宫人却停在了他面前。”
赵拂走过来,亲手揭开食盒,“请孙大人看看,这是不是尊夫人不能杀鸡的那双手?”
卫时雨就在旁边,只见食盒内竟然装着一双惨白的人手!
这双手看起来养尊处优,手指上还戴着宝石戒指,手腕处兀自在淋漓滴着鲜血!
指鹿为马
孙敏宁左右之人见了,皆大喊一声,险些吐出来。
饶是卫时雨上辈子见惯了死尸,仍是被眼前景象震撼,她一拍桌案就要站起,却被夏停云给按住了。
连高座之上的孟太后也猜到了什么,捂住了如意公主的眼睛,低声命侍从将她带走。
只有孙敏宁,目不转睛的看着食盒里的那双手,仿佛无动于衷!
“放开我!”卫时雨使劲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