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133)
无恙愣道:“这是为何?”
卫时雨虽说要管家,但从来都是说说,一提起这些琐碎事情她便头疼,怎么今日受了奚落,反而有了精神来管这些闲事。
卫时雨起身,端起那碗小圆子尝了尝,“不瞒你说,近些日子连我耳朵里都听了不少闲话,实在是闹得有些不像话,叫他们来,我嘱咐几句。”
“是。”
无恙笑着应了,无论如何,能有心思管这些事,也总比一个人闷着强。
“我这就去找管事的,夫人是每个人都要见么?这府里的下人可有近百个,护卫也有百余人。”
“是,不管前院还是后院的,都先撂下手里活计,我要发钱。”
夏府自打小公爷成亲后,下人们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从前有时候月钱都会晚发,自从来了新夫人,月钱就再也没短过,而且刚刚入冬,夫人便赏下了冬衣和棉被。
这位夫人虽封了永安县主,却半点威势都没有,也不管事,最好糊弄了。
“你说咱们夫人,整日乐呵呵的,连这两个姨娘都唬不住。”
“别瞎说,当日刺客杀进来,夫人都不怕的,别说是刺客了,就是前几日那位尚书大人来寻事,不也是夫人赶走的,你亲眼瞧见的,她这样的人,怎么会怕那两个姨娘。”
“那些都没用,小公爷的心不在夫人那里。”
“噤声,小心被旁人听见。”
“怕什么,如今府里人人都说,还少我一个吗?你说夫人叫咱们去,是要做什么?”
“我怎么知晓,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人领了赏钱?”
“还真是,那么一大串钱,快些去,快去!”
“瞧你那点出息,夫人还能短了你的银钱。”
卫时雨坐在廊下,亲眼看着小鹿和翡翠发送银钱。
她手上放着本册子,上面记着府中小厮和丫头的信息。
夏府人口简单,比之旁的国公府,已然算是俭省,如此也有九十七人,尚不算小鹿几人。
光是伺候夏停云的便有四个小厮,此外还有负责洒扫庭院,修整花木,采办厨下,针线洗衣,车马出行的。
“谢过夫人!谢过夫人!”来领钱的无不兴高采烈,连连磕头。
“无恙姐姐,那人是谁?”卫时雨指着一个老者。
人人领了钱都乐,只他皱着眉头,似有心事。
“他是马厩里喂马的赵伯,年纪大了,是府里的老人了。”
卫时雨点了点头。
“那个呢?”
“那个是伺候小公爷的金彩。”
卫时雨盯着这女子,“是外头买来的吗?”
“不是,也不是家里的,是从前小公爷捡回来的。”
“捡回来?”卫时雨奇道。
无恙蹙眉想了一会,“正是,也有两年了,说是在上朝的路上捡的。我后来问过金彩,她不爱说话,只说是小公爷救了她性命,无以为报,家中又没了父母,没有生计,这才入府。”
卫时雨眯了眯眼,果然,是个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的故事。
夏停云身旁除了小厮们,便只有这个丫头,素日里倒也乖觉,似乎没生过什么事。
“都领完了?”
无恙点了点头,“只剩下送爽斋几个丫头,她们随小公爷出府去了。”
“叫管事的留一留。”
“是!”
无恙和晴红亲去叫人,不一时叫了十来个管事的。有男有女,都站在廊下听候吩咐。
卫时雨坐累了,遂起身道:“诸位,年下事多,大伙都辛苦了,若有短银子少衣的,只管来找无恙姐姐,若没事便自去歇着,约束好手底下的人,喝酒打牌时莫误了事,少说些闲话,省的被大风闪了舌头。”
这几个管事都是有年纪的,相互看了一眼,各自应是。
卫时雨挥挥手,“我素来不管府中事,如今拾起来,自然是千头万绪,还要大伙多帮趁着,这些银钱给大家去买酒喝。”
晴红和翠屏又抬出一箩筐钱,自去分给众人。
这些人方才喜笑颜开,那厨下的管事郑妈妈便道:“多谢夫人,夫人待咱们,委实宽厚。”
“郑妈妈,年节时厨下最是辛苦,您老多费心。”
“自然自然,夫人言重了,老婆子无有不听的。”
卫时雨见众人都领了钱,续道:“我知道无恙姐姐素来宽仁,纵得你们自在,我可是什么都不怕的,若大家好自然都好,说若犯了事,可别落在我手上。”
“是,谨遵夫人教诲。”
卫时雨又说了两句,便叫众人散了。
卫时雨上辈子就不是领导,这辈子也没怎么管过人,不过想想府中没有婆母妯娌小姑子,她算是无人掣肘,恩威并施,管这些人总不是难事。
没想到她这脸盲,发个整个下午银钱,只认了五六个人,连管事的都没认全。
偏偏年下事多,这些人要么偷懒告假,要么推诿扯皮,还有喝了酒生事的,丢失东西的,事事都要来找卫时雨论断,忙的她连饭都吃不上。
想想小公爷自去和那大泉小月风流,卫时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索性也丢了这些烦心事,回卫府陪小河放烟火去了。
因近年关,银杏和丹红也关了铺子,住在乔姨娘处,卫时雨同她们吃喝玩乐,好不舒坦。
“姑娘,夏府有事来找。”
正给小河抹着红腮帮,晴红却突然闯了进来,“姑娘,府里丢东西了。”
卫时雨不以为意,“丢了什么?是一篮子鸡蛋,还是两个香囊?你自去瞧着办吧,我这里忙着呢。”
“不是!”晴红有些急,看看左右,终是道:“小公爷的玉带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