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163)
“胡说,哪有酒不醉人的。”
“自然有,你没听说,酒不醉人人自醉吗?”
“我阿兄就是千杯不醉!”
正自笑闹饮酒,忽听外面有人高呼,“贤贵妃娘娘到。”
接着便有内监和宫女进来,众人一见,忙放下酒盏,迎了出去。
花府正门大开,远远的便瞧见贤贵妃的车马缓缓而来,两旁除了宫人,尚有禁军护卫。
车子行至门前,几个女史便过来搀扶,先下来的却是福乐郡主,想来是她先去了宫中,和贤贵妃同来,众人再看,后面下来的竟然是永安县主卫时雨!
众人皆是吃了一惊,再看时,贤贵妃也下了车撵,她今日梳着高髻,戴五股凤钗,头簪赤红芍药,身穿石榴花襦裙,外罩宝相花纹霞帔,当真是倾国倾城之资。
诸人连忙行礼,贤贵妃驻足,笑了笑,“各位来的好早,不必多礼。”
她说着,便左右掺着福乐郡主和永安县主进府去了。
这里焦娘子好生畅快看了那秦姣娥一眼。
秦姣娥早已气得七窍生烟,哪里还顾得王夫人的奚落。
待进了正殿,各自依礼坐好。
花夫人奉上茶点,诸人又来说了好些玩笑话。
贤贵妃却有些心不在焉,常常出神,不过她向来如此,众人倒也未曾察觉异常。
卫时雨眼见时候差不多,便向那花夫人道:“今日既是来赏花,不知哪里有花可赏?”
花夫人忙道:“早已备好了,就等娘娘凤驾,正在此院后山,如今桃花梨花都开的甚好,还有些紫藤郁金,是个新鲜玩意,请各位移步。”
孙小妹笑道:“娘娘,若不是您来,我们还瞧不上呢。”
贤贵妃淡淡一笑,“如此,有劳了。”
当即众人便往那后山去,隔着老远便能瞧见好一片红白粉黄,人尚未走近,花香已扑鼻而来。
饶是卫时雨上辈子也算是看了不少花海,仍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漫山遍野皆是鲜花,却又错落有致,兼之长在山中,更是平添了不少野趣。
贤贵妃道:“当真是名不虚传!”
那些夫人娘子们也是叹为观止。
花夫人颇有些得意,“花圃中尚有凉亭,娘娘若是累了,也可去歇息一二。”
贤贵妃颔首,向众人道:“各位自赏去吧,不必陪着我。”
“娘娘,我们是来陪娘娘赏花的,自然要随侍左右。”孙夫人上前道。
贤贵妃却道:“各人去赏各人的吧,我怕闹,有县主跟着我就好。”
众人皆知这位贤贵妃的脾性,何况如此盛景,谁不愿乐得自在,因此行过礼后,便各自去了。
卫时雨见众人去了,便对花夫人道:“贵妃娘娘带了些糖酪樱桃来,请夫人一并收下,送给给位夫人娘子们尝尝。”
“好,好,娘娘费心了。”
花圃中有一处凉亭甚是幽静,凉亭中竖着架屏风,亭上紫藤点缀,颇有意趣。
贤贵妃坐下歇息,身旁只留了卫时雨,就连采桑也在亭下候着。
“他来了吗?”贤贵妃紧张得很,连声音也有几分颤抖。
卫时雨小声安慰道:“娘娘宽心,此时想来已经入府了,已经有人去请了。”
贤贵妃忽然侧首,“你瞧,我这朵芍药戴的可正?”
芍药花自然是正的,卫时雨却又假意帮着挪了挪,她心中很是难过,以前从没见过贤贵妃如此患得患失,她今日盛装而来,连头上的芍药都要多问一句,可是,可是她如此美丽娇俏,那个人却注定瞧不见。
正自心酸,忽听采桑说了句,“娘娘,人来了!”
樱桃红了
贤贵妃坐在屏风后,侧着身子,伸长了头去看。
只见一片白色琼花地里,有个男子提着篮筐缓缓而来。
他看起来和从前一般模样,戴着璞头,穿半臂窄袖圆领袍衫,腰系革带,脚踩乌皮靴,手上捧着一篮新鲜的樱桃,走的极慢。
贤贵妃思绪纷乱,早就看出了神,眼角有清泪滑落也不知晓。
“卫娘子,送樱桃的郎君来了。”
卫时雨又看了眼贤贵妃,不放心的下了凉亭,“姜郎君,有劳你亲自送来。”
“卫娘子不必客套。”
姜四郎看了眼凉亭中的屏风,将樱桃和篮筐双手奉上。
卫时雨接过来,装作不经意的说道:“我家阿娘,突然要吃樱桃。”
姜四郎理了理衣袖,对着凉亭中施了一礼,“请老夫人笑纳。”
“嗯!”
身后传来贤贵妃的声音,虽只一声,卫时雨却听出哽咽之意。
依她的性子,恨不得就把这姜四郎拉上凉亭,和贤贵妃好生叙叙别情,若是情到深处,按着他们在此处拜了天地也未尝不可。
相隔天涯的恋人,如今总算能见一面,却只敢隔着屏风远远的望一眼,而这姜四郎甚至毫不知情,卫时雨想想便觉得憋屈。
她若是想,定要今日痛快了才是,管她明日如何呢。
她叹了口气,正要送姜四郎离开,却见他一直看着屏风后,似乎满是疑惑。
卫时雨忙道:“姜郎君切勿见怪,我家阿娘前日染了风寒,如今咽干疼痛,说不得话。”
“无妨!”姜郎君笑了笑,“樱桃新鲜,请勿久放,早些吃了才是。”
“有劳!”
卫时雨再三道谢,又给了剩下的银钱,请采桑将他送出去。
等姜四郎走远了,贤贵妃便几步抢出来,她站在屏风旁,看着自己的心上人越走越远,终于看不见了,连身上落了紫藤花瓣也未曾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