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183)
卫时雨知道他心里不好受,追随多年,隆庆帝却对他处处猜忌,如今君臣相疑至此,怎不叫人扼腕。
“皇帝凉薄,跟了他多年的张宝英竟然说杀便杀,委实可恨。”
夏停云却道:“张宝英身为内监总管,手下人却跟着太后叛变,他治下不严,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也不算太冤枉。”
“那太后母女呢,不知皇帝打算如何处置?”
隆庆帝没有处死孟太后和如意公主。
他素来标榜以仁孝治天下,如今发下旨意,称太后不过是受那孟离挑唆。事后仍将太后和如意公主安置在朝天宫中,一切供应照旧。
孟离谋逆,被诛九族,手下边境军已尽数伏诛。隆庆帝宽厚,不再连坐他人,一时百姓皆称皇帝仁孝。
那些隔岸观火的世家也纷纷上奏,以表忠心。
禁军损伤惨重,且边境大乱,隆庆帝下令再行武举,为朝廷选才。
此事由禁军统领周忠统管,兵部尚书王宣和吏部尚书赵泽沛襄助,务必要选出有真才实干之人。
禁军乃是肥差,世家子弟们虽瞧不上,平头百姓却也高攀不起,如今隆庆帝不拘一格,下了特旨,凡是良民皆可参选,因此但凡有些武艺在身的,尽皆赶去。
卫时雨坐在怀远堂,瞧见这盛世景象,不免感慨,若论治国理政,这隆庆帝确实有两把刷子。
又过半月,边境传来战报,说是征北元帅崔承泽已和那兰覃大将交上了手,已然连胜了两场。
隆庆帝大喜,京师百姓也纷纷上街头庆贺。
再过两月,又听闻那崔元帅一路势如破竹,攻进了兰覃的朝堂之上,险些烧了他们的宗庙。
兰覃皇帝的叔叔当机立断,带领众臣斩杀皇帝,奉上人头求饶,并许诺岁岁进贡。
旁边几个跟着作乱的小国眼见大势已去,也纷纷上了降表,俯首称臣。
彼时隆庆帝正在朝阳宫内,看了奏章和降表狂喜,连拍桌案,手都拍红了。
正在隔壁小憩的崔皇后也被惊扰,“陛下,可是前方战事有变?”
“皇后,皇后,子文兄当真是用兵如神啊!”
子文是皇后兄长崔承泽的表字,隆庆帝已经好多年不再这般称呼了。
崔皇后惊疑未定,“我阿兄打了胜仗?”
“正是!”隆庆帝过来扶住崔皇后,右手轻放在她小腹上,“皇儿,你舅舅神勇,将来你出生后,要学他这般才是。”
崔皇后这才转忧为喜,笑道:“恭喜陛下!”
“哈哈!”隆庆帝仰天长笑,“朕实在是太高兴了,现下子文兄已然要班师回朝,朕要去城外亲自迎他,重重封赏他,朕要大赦天下,皇后,等你腹中胎儿出生,朕要立他为太子!”
征北元帅尚未回朝,满京师便开始流传他如何英勇杀敌,怎样杀入那兰覃皇宫,揪住那国君头颅,一刀砍了下来。
“不对啊,我听人说崔元帅是用长枪戳死了兰覃国君。”
“怎么可能,那兰覃国君明明是被自己的亲叔叔给砍了脑袋。”
“非也非也!我听人说这位国君神勇得很,手下还有几个大将,怎会被他叔父那个糟老头给杀了。”
卫时雨听得直乐,这些人各个都如亲身见过一般,拿着酒壶争论不休。
她看向窗外热闹的街道,这世道是差了点,若是能不打仗不死人,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京师武选进行的如火如荼,夏停云也被周忠叫去做靶子,卫时雨闲得无聊,便带小河去了趟胭脂铺子,又来望月楼听书。
小河学了半年字,人竟沉稳了许多,不过四五岁的孩子,常常会出惊人之语。
眼见小河一日日长大,卫夫人又开始操心卫时雨为何不生个孩子,吓得她近日都不敢回卫府,只好来望月楼打发馋虫。
小河吃了碗冰山,忽然指着门口道:“阿爹来了。”
卫时雨一惊,果然听见门声一响,还真是夏停云推门而入。
“小机灵鬼,连你阿爹的脚步声都能听出来。”
小河笑着起身,“阿爹,我去给你要碗糖酪樱桃。”
“乖,慢些,别摔倒了。”
提起糖酪樱桃,卫时雨不免又有些伤神,待夏停云坐下,便问道:“今日如何?”
夏停云先坐下喝了盏茶,“有个好手,险些赢了我。”
夏停云的功夫虽不及杨顺,怎么也能和楚县芝打个平手,能险些胜了他的人,可当真要刮目相看了。
“可是江湖侠客?”
夏停云失笑,“哪里来的江湖客?”
他听了会楼下说书的,不由皱紧了眉头,已经三个多月了,仍没有安平公主的下落,卫时雨知道他面上无事,心中却万分担忧,但安慰的话说多了也没意思。
“没想到这位崔元帅手段当真厉害。”
夏停云却道:“崔承泽擅长守城,此次攻入兰覃,竟能一举成功,倒是出人意表。”
“听闻陛下后日要亲率百官出城迎接,你也去吗?”
“自然!”夏停云虽和隆庆帝不如往日亲厚,但近两月每日上朝,又和周忠忙着武选之事,倒比从前忙碌多了。
那隆庆帝也不知是怕流言蜚语还是旁的,也未再为难夏停云,大小事都有托付。
“那我也去瞧瞧热闹!”
到了那日,何止是满朝文武,百姓们也都涌出城去迎接这位大获全胜的征北元帅。
卫时雨躲在人群中,等到将近午时,方见前锋来报,说是大军已驻扎在十里之外,征北元帅立时便来见驾。
又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远远瞧见尘土飞扬,数十匹骏马疾驰而至,当先一人,正是征北元帅崔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