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193)
茯苓又取过一个银盆放在桌案上,众人纷纷上前,送上满月礼。
闹了一会,孩子便困了,茯苓自抱下去给奶娘哄睡,这里也有人把银盆收起,再换了新茶。
卫时雨正瞧得有趣,忽被李瑞卿之妻李家夫人拉过来,“郡主娘娘,我有一事相询。”
这位李夫人为人和气,卫时雨对她印象颇佳,当即便道:“夫人请说。”
“我家妹婿小于将军有位姐姐,眼下临盆在即,那些太医郎中们都说胎位不正,怕要难产,不知到时可否请郡主到府上去坐镇?”
卫时雨万没料到这位李夫人竟提前请她去做接生婆,她从前接生的多半是穷苦人家的女子,但仔细一想,贵女们鲜少劳作,或许难产率更高。
她见李夫人目光殷切,也不好推拒,当下便道:“好。”
李夫人大喜,拉着她连声道谢,又盛赞她医术绝妙。
“郡主不知,京中早已传遍,说皇后娘娘难产,就连精通妇科的薛太医都束手无策,不想您来了之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生下了公主,真乃女中华佗!”
卫时雨不欲多提当日之事,当下只是客套几句。
忽听那旁边有人说起了和亲一事,赵夫人冷笑道:“这区区兰覃小国真是得陇望蜀,吃了败仗,竟还妄想要尚公主。”
焦娘子也道:“就是,依我之见,还得叫安国公再去教训他们一顿才是。”
秦国公夫人却道:“打仗不过是苦了百姓,我瞧着呀,再将那安平公主送去边境就是。”
众人在京中都听过这个传言,也不觉得新鲜,对视一眼后便道:“这,这好似也未尝不可?”
“就是啊,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反正这位公主手段厉害的很,她不是能杀国君吗,正好这位新任国君若不听话,再砍了头就是。”
“哎呀,这喜庆的日子,可别说这不吉利的话。”
这些命妇们本来还不敢多言,后来越说越热闹,便似在朝堂上般指点起江山来。
到后来,也不知是谁说了些内帏之事,便有人说道,“说不准这安平公主早和这新国君有了勾结,否则怎么能狠心杀掉自己的丈夫呢?”
崔皇后见众人说的不像话了,正要阻止,忽听一声脆响,却是有人打碎了茶盏。
众人一惊,回头望时,却是卫时雨摔了茶盏,她起身告罪,“皇后娘娘,一时风大,失了手,请娘娘恕罪!”
“不碍事,茯苓,再给郡主添盏新茶。”
忠勇郡王妃出身高门,素来瞧不上卫时雨,当即嘲讽道:“听闻郡主和安平公主极是亲近,不知是否被咱们说到痛处了?”
秦国公夫人跟着附和道:“王妃不知,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看这位郡主娘娘也不是什么。”
卫时雨抢先道:“老太婆,我看你才不是什么好东西!”
秦国公夫人又惊又怒,“你,皇后面前,你竟敢骂我?”
“皇后面前,难道不是你先出言不逊,骂了安平公主,又来骂我?”
“我,我!”秦国公夫人一把年纪,本就说不过卫时雨,此刻她又无道理,顿时语塞。
卫时雨冷哼一声,“我早就说了,今日风大,小心闪了舌头,国公夫人若不想挨骂,趁早闭嘴!”
那郡王妃被卫时雨咄咄逼人的气势吓了一跳,她看看左右,都在那里等着看好戏呢,当下也就退了半步,对秦国公夫人的求饶视若不见。
“好了,都不许再说了。”崔皇后也怕卫时雨闹起来,当即出言劝阻,“郡王妃,你也劝劝国公夫人,连陛下都常说公主于国有功,你们却在背后这般议论公主,实在不像话。”
郡王妃应了声是,刚把那秦国公夫人拉过来,谁知赵夫人又冷冷开口,“娘娘,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安平公主之事,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听闻那公主府常有陌生男子出入。娘娘可莫要拉偏架才是!”
这位赵夫人本姓孙,出身名门,素来眼高于顶,赵拂不把隆庆帝放在眼中,她也不把崔皇后当盘菜,竟在众人面前,公然下皇后的面子。
崔皇后立时红了脸,待要再说几句,却被崔夫人拉住了,“娘娘,您也累了,去歇会吧。”
郡王妃笑道:“娘娘久居深宫,想是不知那安平公主到底是什么人?”
卫时雨忽的开口,“安平公主是什么人,郡王妃可知晓?”
“我,这。”郡王妃一愣,她今日算是知道永安郡主是个不好惹的,但但话已出口,也不好收回,只好道:“我自然知晓。”
“安平公主是高家之后!”卫时雨环顾四周,扬声道:“高家满门忠烈,是我大夏朝功臣!”
“当日边境告急,朝廷无力一战,若非安平公主挺身而出,大夏朝危矣!公主舍弃一身荣华,跑到那边境苦寒之地和亲,才有我大夏朝今日昌盛,方有百姓安乐不致妻离子散,才有这京师中朱门酒肉臭,你们这些名门贵女才能安心绣花念诗。如今兰覃犯我边境,又是公主和安国公里应外合,才能速战速决,解了边境之危!”
众人为她气势所摄,一时殿中鸦雀无声!
卫时雨看向崔皇后,“安平公主归来,陛下曾言道,要以天下供养。可前些时日公主住在昭祥宫,我去诊过脉,她受了多年边境风沙之苦,若不好好调养,再送到兰覃国去,怕是要命不久矣,怎么,各位是要陷陛下于不义吗?”
赵夫人冷然道:“郡主在此大放厥词,我还以为您要去边境和亲呢。”
“不敢,有赵家贵女在此,哪有我僭越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