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21)
“我听那人喊他小侯爷,不知是不是。”
此人嚯的住口,只因夏停云目光幽冷,正对着他冷笑。
“哎呀,定然是我瞧错了!怎么,这孩子还没生出来呢?”
气氛顿时凝重,众人眼看着血水一盆盆端出来,那血腥味早就盖过了麻婆豆腐的辣香。
正议论间,却听哇的一声,稚嫩的婴儿声从里间传来。
只哭了三四声,便再无动静。
众人如闻天籁,都松了口气,随即又悬起心来,孩子平安,那大人是不是?
却听一声欢呼,那男子跑将出来,大声道:“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各位,多谢大伙,我请你们吃红蛋。”
他状似疯癫,又转过身去,对着内间磕头,“卫大夫救命大恩,孙志永生不忘!”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闯进来,也不知高兴什么,总之各个大声呼喝,向孙志道喜,又大赞卫大夫华佗在世,医术高明!
夏停云瞧得直摇头,却见那徐姨娘笑意盈盈的出来,向两人道:“郎君,咱们卫大夫谢过您救命之恩,不过她今日受伤,实在瞧不得病了。”
徐娘子又道:“不知郎君住在何处,等卫大夫好了,亲自登门道谢看诊。”
“不必了,我并无大碍,这就告辞!”
夏停云正要张口,却被那头戴幕离的女子抢了先,两人携手离开了。
徐娘子并未再问,看着两人走远,才回来招呼堂中诸事。
怀远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谣言惑众
不过半日功夫,怀远堂的卫大夫便已名震京师。
大家都传说有个妇人产子,胎横腹中,就连大人也咽了气。
是卫神医妙手回春,在那妇人肚子上一通推拿正了胎位,又在那妇人头上扎了两针,她立时便有了气息。
那妇人一声大喊,竟然平安产下对白胖的龙凤胎!
本来是一尸三命,卫神医动动手指,就让母子三人起死回生!
还有人说卫神医年纪轻轻就有神功护体,是刀枪不入之身,别人一剑刺过来,她连头发丝都没断一根。
市井谣传,本不可信,但昌乐王老人家也说,他当日就在望月楼吃酒,是亲眼瞧见卫大夫出手救人的。
如此一来,便连深宫中的隆庆帝都半信半疑了,特意召了逍遥侯来问询。
逍遥侯夏停云如实回禀道:“王爷是性情中人,又吃了酒,若有传讹,也未可知。”
隆庆帝感慨道:“朕倒是希望能有此神医,便可召进宫来给皇后诊病。”
夏停云蹙眉道:“皇后嫂嫂还不见好吗?”
隆庆帝强笑道:“不过是气血虚弱,一直养着,也无大碍。”
夏停云恨声道:“都怪那老妖婆。”
“好了!”隆庆帝打断夏停云,“时候尚早,你去瞧瞧皇后,她今早还念你呢。”
夏停云躬身道道:“皇上恕罪!臣尚有公事要办,改日再来给皇后嫂嫂问安。”
隆庆帝失笑,“你这闲人有何公事?”
“皇上,若当真有人仗势行凶,延误病患诊治,伤了医者,是否该问罪?”
“那是自然!不过这是刑部之责,与你何干?”
“臣向来最愿帮陛下分忧,为诸位同僚解难,此事自然也要过问一番!”
“去你的吧!”
隆庆帝笑骂道,一纸奏章直接摔过来。
夏停云稳稳接住,躬身道:“臣接旨!”
逍遥侯出了皇宫,骑马到百花街,恰好遇见了那郑家的老夫人坐在马车上出门求医。
满京城谁不认识飞扬跋扈的夏小侯爷。
逍遥侯少年便居高位,是当朝皇帝面前的新贵。
他生的俊美无比,但性子阴晴不定,手段狠戾,比那些纨绔子弟还要坏上千百分。
传闻他常出入青楼,曾在雅乐苑中连住了半月,连皇帝宣召都不愿出门。
也有说他府中豢养了许多少男少女,常常饮酒作乐,白日宣淫。
更有说他作女子装扮,跑进梨园行里厮混,甚至还带着戏子去大理寺唱铡美案。
总之是个恶事做尽,喜怒无常的小魔头。
今日这恶魔头戴金冠,穿着圣上御赐的蟒袍,系着玉带,驾马而来,远远瞧去,倒似是哪家出游的小公子。
马是燕国进贡的的千里驹,夏停云单手轻勒,立时便停在了车前四五步处。
离得近了,但见这位侯爷双眉斜飞,星目带笑,“这位可是钱豹壮士?”
马车前护卫的正是钱豹,他抱拳道:“小侯爷,正是小人!”
“很好,我正找你呢。”
夏停云手上缰绳松了松,胭脂立时后退,钱豹正觉奇怪,那红马已然飞奔而来,四脚跃起,直直将郑老夫人的马车踩得稀烂。
车夫早已吓的滚到地上去,那马儿不及胭脂神骏,长嘶一声,竟然脱缰跑了,一时不知又踢倒了多少行人商贩。
郑老夫人自然是摔出了车外,当真是好一个人仰马翻。
她本就患病在身,此刻又惊又吓,直接晕了过去。
旁边的仆妇小厮哭喊着扑上去叫老夫人。
那逍遥侯整了整头上的金冠,长笑一声,径自去了!
逍遥侯本就荒唐,加上当街骑马冲撞了郑老夫人一事,声名可更是一落千丈,落无可落。
那老夫人常年卧床,此番惊吓过后,更是下不得床,连汤水也喂不进去了,那郑大人是个孝子,哭了一夜后,和御史一起参到朝堂上去。
隆庆帝端坐那里,听着几人义愤填膺的搜罗了无数证据,唾液横飞的参奏逍遥侯,直直闹了半个多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