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议亲(44)

作者: 小小腰果 阅读记录

丹红瞧了瞧手上的地契,忙道:“这怎么成,这间铺子若要收租,不知要多少银两,胭脂水粉,不值钱的。”

卫时雨眨眨眼,“那你们便把剩下的租子折合成胭脂,多给府中的女眷们送些。”

乔姨娘听懂了,郑重行礼,“姑娘,多谢姑娘!”

丹红欢呼一声,上前抱住了卫时雨,笑道:“姑娘,你是菩萨转世吧,我上辈子积了多少德,这辈子能遇见姑娘。”

丹红今年二十五了,在雨花阁待了十七个年头,受了小半辈子的苦,出了那种地方,也是受尽白眼,艰难过活,往后余生,只怕也再难嫁娶。

即使如此,也从不曾听她抱怨,反而在这里感恩上天。

卫时雨听的心酸,却又觉得自己今日受的委屈实在不算什么,胸中烦恼都去了干净。

“姨娘,我闻见你房中酿的葡萄酒香了,可否让我尝尝鲜?”

乔姨娘边逝泪边道:“姑娘说的哪里话,快请进来,银杏,去搬酒,我再做两个小菜,姑娘今日就在这里多喝几杯吧。”

“好!我可是要不醉不归!”

当夜,卫时雨喝的酩酊大醉,拉着丹红在院子里唱歌。

后来徐姨娘听见了,也来瞧热闹,被卫时雨硬拉着唱贵妃醉酒。

再后来,就连苦读医书的柳姨娘也被喊出来,在院子里和她们大声笑闹。

卫老爷的姨娘们都是才艺双绝,有吹箫的,有唱戏的,还有弹筝的,只有个卫时雨在那里鬼哭狼嚎,手舞足蹈,看起来颇有几分碍眼。

有看不过眼的婆子去请了卫夫人来,卫夫人又请了卫老爷过来,两个人就站在那里看着众人又哭又笑,谁也没有进去喝止。

“老爷,夫人,您瞧瞧,自打这两个勾栏女子进门,连姑娘也被勾带着不成体统了。”

“夫人慈悲,收容这等女子,您看她这副放荡样子,莫要带坏了姑娘们。”

“是啊,若是将来坏了名声,谁还敢娶咱们姑娘啊。”

“想娶我阿姊的人可多得是,你们莫要胡说!”

不知何时,卫时锦也赶来凑热闹。

卫夫人掩唇而笑,“时锦说的是,再说了,谁带坏谁,可说不准呢。”

卫时锦乖巧行礼,“阿娘,阿爹。”

卫老爷总算开了金口,出口第一句话却是:“时锦,去和你阿姊玩,别老是闷着绣花,小心看坏了眼睛。”

卫时锦还有几分矜持,却被醉酒的卫时雨一把薅过来,“我家妹妹会抚琴,来来,给大家弹一曲高山流水!”

当夜月圆,人亦圆。

葡萄架下的笑声,响彻卫府。

施粥舍药

隆庆六年。

入夏后暴雨连绵,河水暴涨,冲垮了河堤,冲毁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无数百姓死在洪涝之中,侥幸逃脱的流民纷纷涌入京中。

隆庆帝焦急万分,一夜间口唇上都起了泡。

他虽一心要赈灾救民,但连年战争,国库空虚,朝廷根本拿不出多少银子。

朝堂上大臣们各个喊着分忧,工部、吏部和都水监的人纷纷请命安置灾民,户部尚书却大声哭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无钱粮,如何救灾。

向来脾气温和的隆庆帝恨得牙痒,头一次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诸卿跪安,回去的路上小心,切莫被灾民抢了银子。”

议政殿众人散去,逍遥侯方才姗姗来迟。

隆庆帝孤独的坐在冰冷的皇位上,“夏哥哥,你来了。”

夏停云是隆庆帝的伴读,和他一起长大,忘了有多久,他没叫过自己夏哥哥了。

“臣,叩请皇上圣安。”夏停云跪下行礼。

隆庆帝冲他摆摆手,苦笑道:“天下百姓不安,朕如何安?”

“陛下不必忧心。”夏停云劝道:“洪涝之事,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皆有。”

隆庆帝摘下自己的冠冕,“可历朝历代,再没有如朕这般窝囊的皇帝了。”

“陛下!”

隆庆帝起身,指着阶下空荡荡的朝堂,“你那里站着的是魏国公,陇西魏氏,世族大家,根深叶茂,百年不衰,朕无可奈何。”

“这里,这里站着太傅大人,有水晶玻璃心,最会两面三刀。”

“还有那里,户部、吏部、兵部!”

“钱!粮!人!都是太后的!”

“我,冲龄践祚,亲政也有两年了,莫说是要推行新政,就是想要救济灾民,都要看他们脸色行事!”

隆庆帝越说越怒,拿起手上的冠冕掷到地上去,“不如朕这个窝囊皇帝让给他们来做吧!”

冠冕在地上乱滚,十二根冕旒纠缠到了一起。

夏停云上前捧起冠冕,一步步走到御座前,双手奉给隆庆帝。

“陛下息怒,切莫伤了身子,如今乱民涌入京城,当先好好安置,若是引起骚乱,恐危害江山社稷。”

隆庆帝胸口起伏,看着眼前这个向来最爱胡闹的臣子,终是叹了口气,拿起冠冕,“朕失态了。”

“安置流民,不知夏卿有何高见?”

夏停云回禀道:“陛下,流民安置,素有定法,本不是难事,朝臣们各个争着去,无非是为了赈灾的钱粮。”

隆庆帝恨声道:“这些蠹虫硕鼠,当真可恨。”

“执掌天下的户部都没有钱粮,这些蠹虫们捞不到油水,也未必是坏事。陛下正好派遣忠臣良将去办此事。”

“夏卿觉得,谁最合适?”

夏停云连忙摆手,“总之臣是个不学无术的,不能为陛下分忧。”

隆庆帝又气又笑,一面在脑中思量人选,一边问道:“你今日怎么想起上朝了?”

上一篇: 花花黎黎 下一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