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51)
“孙大人!失陪了!”夏停云似乎早有预料,趁着众人愣怔,拉着陈栋跳出了圈子。
孙敏宁还未反应过来,便见宫中禁卫冲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禁卫统领周忠。
“圣驾在此,还不放下兵器!”
户部库兵如何能是禁卫的对手,当下便有人扔了兵器,还有不愿退后的,立时便被禁军拿下。
一时众人纷纷跪倒。
孙敏宁自知大势已去,叹道,天意啊!
夏停云拿着陈栋到了隆庆帝面前,跪下行礼道:“臣夏停云见驾!”
陈栋忍着剧痛跪直了身子,“陈栋,陈栋见驾。”
隆庆帝着一身青色常服而来,先命人扶起陈栋。
“夏卿,朕出宫听戏,行至此处,听闻有打闹之声,到底怎么回事?”
听戏?
孙敏宁皱起了眉头,莫说京师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就是从前,也没听说过皇上要出宫听戏啊。
这显然不过是个借口,难道?
“回禀皇上!臣数日前遭人暗杀,经查乃是户部侍郎陈栋内弟,是以今日臣方来讨个说法。”
“孙尚书言道,陈侍郎出京筹措银钱去了,他愿代陈侍郎赔罪,送了几万两银子,请臣喝酒。”
孙敏宁一惊,便要开口争辩。
夏停云抢先道:“谁知恰好陈侍郎回来,陛下请看,陈侍郎竟为朝廷找来这许多银子。”
隆庆帝看向面前的银库,眼神越来越冷,久久不语。
孙敏宁本要辩解,竟一时不敢上前。
不过一瞬,隆庆帝便收起冷厉之色,和声道:“当真如此吗?”
夏停云禀道:“千真万确,陛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再去查看其它府库。”
隆庆帝挥挥手,周忠自领人去了。
孙敏宁忙上前道:“陛下,陛下不可,库门不可轻开。”
“哦?”隆庆帝看向他,质问道:“今年北方大涝,天下灾民已涌入京城了,后宫之中,连太后在内,都已开始节衣缩食。此时若还不开库门,更待何时?还是要母后来和孙大人说话。”
孙敏宁忙磕头道:“臣不敢,不敢!”
隆庆帝看了看陈栋,问道:“不知是谁伤了陈卿?”
陈栋大怒,便要指向孙敏宁,转念一想,又忍下了怒气,无奈道:“是臣,走路不小心。”
夏停云却道:“陛下,陈大人为筹金银,受了重伤,求陛下厚赏。”
隆庆帝颔首道:“陈卿立此大功,先擢升户部郎中。”
“陈栋谢恩。”
孙敏宁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户部郎中仅次于尚书之位,他今日和陈栋结下了梁子,只怕隆庆帝此举是故意为之。
夏停云续道:“陛下,求陛下严审孙敏宁,他送臣万两白银,怕有贪渎之嫌。”
“逍遥侯莫要胡言!”隆庆帝亲自扶起孙敏宁。
“孙卿掌管户部多年,于朝廷于社稷有功,朕素来敬之,待此事一了,定要禀奏太后,好好封赏!”
“是,陛下教训的是!”夏停云躬身请罪,“是臣多嘴。”
“无妨!”隆庆帝向来喜欢逍遥侯,自然不会和他一般见识。
夏停云起身,挥挥手道:“禁军大哥们,去搬银子吧,小心别闪了腰。”
孙敏宁站在那里,三伏的天,他却冷汗都下来了。
金银都丢了且不说,立下陈栋这个不分轻重的仇人,只怕,还要丢了太后的信任!
复苏失败
灾民入京后,朝廷便派人去抗涝赈灾,协助各地官府开仓放粮,减免赋税,重建屋舍。
另设刺史巡视地方,监督百官,以防其中饱私囊、盘剥百姓。
隆庆帝再下诏令,妥善安置京中流民,赏衣赐药,若有亡者,予棺木妥善安葬。
一时京中灾民无不感恩戴德,就连酒肆茶馆中也开始大论当今天子英明。
朝廷的粥铺立起来,卫时雨这里就轻快不少,得空也能歇息一二。
这日正看诊,卫时雨只觉口渴难耐,正想着看诊完眼前病患去喝水,就听嘭的一声巨响,有人倒在地上。
她吓得一哆嗦,抬头去看,竟然是等着看诊的一个妇人倒地。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卫时雨推开桌案就往前跑。
“哎,我还没看完呢!”病患看大夫突然跑了,连忙追过来。
“卫管事!”卫时雨大喝一声。
卫恒答应一声,命伙计去安置这位病人,自己则跟着卫时雨去看那妇人。
只见地上躺的妇人瘦骨嶙峋,面色青白,口唇紫绀,她怀中还抱着个两岁多的小姑娘,也是面黄肌瘦,头发都没有几根,正自哇哇大哭。
卫恒先把孩子抱起来,查看有无受伤。
卫时雨跪在当地,先去摸妇人颈部,“大嫂,醒醒!”
没有颈动脉搏动!
“醒醒,孩子在哭呢!”
脉搏也没有!
卫时雨趴在她胸口听,也听不到心脏搏动!
心跳呼吸骤停!
正当午时,太阳直直照下来,陶酥只觉得眼前发花。
“去煮参附汤!都让开!”她大喊一声,来不及换地方就开始心肺复苏。
她先将妇人放平,然后检查呼吸道,双手抵在胸口上,立时便摸到了她的骨头。
卫时雨闭上眼,深吸口气,开始胸外按压。
“哎呀,这娘子做什么呢?”
“这,怎么还按起来,天吶,她!她!”
尽管卫管事将他们向外赶,仍有不少人聚过来,眼见卫时雨做完一轮按压后,开始口对口送气,都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
卫时雨什么都听不见,她跪在地上,不停的进行心脏按压,只一会的功夫,身上就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