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89)
卫时雨惊喜交加,“大伙退下,翠屏,侯府的人都退下,圣旨真的来了。”
这些灰衣人都极听卫时雨的话,立时退后数步,挡在她和夏停云面前。
杨顺见房中已无大碍,执刀走向门边,对着要冲进来的死士就是一刀,瞬时将人看成了两半。
卫时雨捂嘴惊呼,隐隐生出些恐惧之意。
只见杨顺面不改色,横刀立在门前,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真是人来杀人,佛来杀佛!
不到一会的光景,他面前的地上已堆满了尸山。
那些悍不畏死的刺客,竟然也有了迟疑。
“圣旨到!”
外面忽的涌出大批禁军,“圣旨到!”
卫时雨长吁口气,圣旨总算是到了。
翠屏低声道:“姑娘,我带这些人先走。”
卫时雨一愣,“他们是谁?”
“是刘管家派来护卫姑娘的!”
直到人都走远了,卫时雨仍是一头雾水,刘管家?
她仔细想想,怪不得适才危急之时,只见晴红,却不见了翠屏,原来是去找刘管家搬救兵了。
刘管家绝没有银钱养这些人,那就是父亲!
卫时雨突然记起父亲从前说过商人自保之道,原来是养了这许多护卫。
没有哪个朝代是允许商人私养护卫的,是以眼见禁军前来,这些人不敢露了行藏,才匆匆溜走!
大批禁军源源不断的赶来,这些死士若要再跑,已然来不及了,杨顺索性关上了门,任由外间厮杀,跑过来问卫时雨,“侯爷怎样?”
卫时雨掀开棉被,却见夏停云正自昏睡着,当即叹了口气,“没死,陛下来了吗?”
“陛下令我先带人赶回,圣驾稍后就到。”
卫时雨点头,“先将侯爷挪去清净的地方,他伤口崩裂,要重新换药。”
“你去瞧瞧无恙姐姐和晴红,她们都受了伤。”
“夫人宽心,这些事情都交给我。”
等隆庆帝赶来时,侯府已然收拾出来,但地上血流成河,后院山石倾倒,仍是一片触目惊心。
天子脚下,堂堂侯府,竟险些被人血洗。
有司衙门闻讯而来,见到此景,骇的连连磕头。
“朕人还没出城呢,就有贼人敢如此嚣张,宋大人,这可是你的治下。竟是如此动乱,朕还敢将一身安危交与你吗?”
“皇上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实在也怪不得这位宋大人,就是他派人守在此处,也未必能挡住这一拨拨的刺客杀手。
此时杨顺上前,禀道有传旨太监被羁押后院。
隆庆帝令人将太监和禁军带上来。
那传旨太监跪地求饶,“皇上,老奴是太后亲派来的,请侯爷进宫,谁知侯府之人胆大包天,竟敢扣押我等。”
隆庆帝看了眼那传旨太监,淡然道:“你是哪个宫的?竟然敢伪造懿旨,当真是胆大包天。”
传旨太监一愣,随即道:“皇上,老奴是贾远啊,昨日您来太后宫中,才给您奉过茶。”
“贾远昨日告老还乡,今日你就敢矫旨行事。来人!”
“陛下!”禁军统领周忠上前。
“将这假冒的太监和禁军一并砍了。”
隆庆帝轻描淡写一句,那些禁军轰然答应,手起刀落,已将地上被绑的禁军砍倒。
那贾远张着嘴,似乎正要分辨,但人头已滚出去老远。
卫时雨跪在一边,几乎就要吐出来。
这个看起来年轻稚嫩的小皇帝,让她觉得比那些明火执仗要来杀人的刺客,更可怕。
“周忠,你带着这个假太监的人头去见太后,问问她老人家,是否识得他是贾远。”
“是!”周忠找了一块破布,将那贾远的人头包上,立时去了。
那位宋大人直吓得两股战战,结巴道:“陛下,陛下。”
“陛什么下!快些去查案吧,宋大人!”
“杨顺!朕留五百禁军给你,再有人敢擅闯侯府,一律格杀勿论。”
“是!”杨顺躬身答应。
“逍遥侯伤的如何?”隆庆帝看向卫时雨。
“没有大碍,将养两日便好!”
“好,朕将两名御医留下,若需要什么药材,只管进宫来取。”
“谢陛下隆恩!”
“若逍遥侯醒过来,务必告知于朕。”
“是!”
经此一闹,隆庆帝再也没了狩猎的心思,当即班师回朝,给太后请安去了。
这里禁军守在外面,形似软禁,卫时雨等夏停云伤势稳定后,方从密道而出,去卫府安慰父母。
她腿上受伤,虽说只是皮外伤,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惹得卫夫人好一顿伤心。
卫时雨亲自向刘彦道谢,至于那些亲卫之事,因人多眼杂,她并没有多提,安抚了卫夫人几句,然后带着小河小鹿回府。
夏停云还在发热,卫时雨不放心那些御医,亲自照料着,杨顺连衣服都不曾换过,自隆庆帝走后,便守在门外不肯离去。
过了子时,卫时雨便困的难熬,她偎在床榻边上,裹着被子打瞌睡。
睡得并不踏实,梦里仍旧是厮杀之声,她几次被惊醒。
胸口突突乱跳,卫时雨也不想再睡,干脆去找了本医书看。
看了会医籍,她重又把目光落在夏停云身上。
他安静的躺在那里,兴许伤口疼痛,还皱着眉头。
卫时雨忍不住拿手去按他的眉头,看他下颌上已然长出了青色胡须,不由感叹,这个少年只有十八岁,若是放到现代,才刚刚成人。
可是眼下这个人早已权倾朝野,每日里都混迹于阴谋诡计中,不是去杀别人,就等着别人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