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议亲(91)

作者: 小小腰果 阅读记录

逍遥侯此言一出,朝堂哗然,暗道,果然是个奸佞之臣。

太后向隆庆帝笑道:“皇帝,你瞧瞧。”

隆庆帝咳了一声,“不得胡言!”

夏停云回禀道:“臣所言,句句属实。自有明证呈给陛下。”

“臣想着,一个州刺史能有多少银钱,这才留了个心眼,谁知一查之下,令人震惊!”

“这位孙刺史枉顾朝廷政令,一味搜刮民脂民膏,盘剥百姓。非但如此,整个江北官场上下风气不正,卖官鬻爵蔚然成风。”

太后听到此处,已然自椅上站起,她向前一步,正要言语,却听夏停云继续慷慨陈词,丝毫不给她张口机会。

“更有甚者,这位孙刺史胆大包天,竟敢勾结敌国,与邻国宰相互通往来,他在江北私自屯兵养兵,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满朝文武震惊,太后的手也开始抖了起来。

夏停云叩首道:“陛下,孙廉如此忤逆,只怕举兵造反,也指日可待!”

“大胆!”太后盛怒,喝道:“孙廉向来安分守己,乃是先帝特意派去江北的重臣。逍遥侯两口一张,就敢如此污人清誉!来人!”

“不必来人!”夏停云可不怕太后,他仰起头来,看向龙椅,扬声道:“孙廉受贿通敌的物证,臣已带回。他府上的长史也已供认不讳,就在殿外。”

“人证物证这就奉上,不劳太后操心!”

“你!”

隆庆帝劝道:“孙廉此举,委实太过骇人听闻,母后不必着急,待审问了便知晓是否冤枉了他。”

随即扬声道:“将人带上殿来!”

证人和物证皆由杨顺亲自奉上。

这里秦国公问身旁的孙太傅,“这是要变天?”

孙太傅正闭目养神,闻言只是摇了摇头。

秦国公又转向周围,只见朝臣们皆小声议论,却无一人敢言。

那长史被绑的结实,口中也塞满了,一时无法言语,隆庆帝先看过物证,随即亲手奉给太后。

“不知诸位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

隆庆帝向来没有实权,每有政事,必然要装模作样的问问朝堂大臣,再由太后定夺。

这句话原本是他说惯了的,今日说来,却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群臣谁不知这孙廉是太后心腹,无论事情真假,这隆庆帝是打算和太后撕破脸面对着干了。

不同于上次赈灾,户部只是损失了些银两,若是动了江北,可就真是斩断了太后的一条臂膀。

“回禀太后、皇上!”

户部尚书孙敏出列,“银账之事,颇有麻烦,想来小侯爷养尊处优,看不懂账册也是有的。不如将这些账目送到户部,仔细查阅,再请三司会审,好好地问问这位长史。”

隆庆帝暗骂这孙敏宁狡猾,朝堂三司遍布太后爪牙,只怕当真能审出个无罪来。

孙敏宁暗自得意,太后也点点头,“这账目看的本宫头痛。”

夏停云却道:“太后上了年纪,看不清账目也是有的。”

“夏卿慎言!”隆庆帝先斥责夏停云。

夏停云告罪,随即又对着孙敏宁道:“孙大人,户部无缘无故多出百万两白银,这笔账目,不知您算清楚了吗?”

孙敏宁语塞,“这!”

“诸位大人皆知,咱们这位户部尚书也是上了年纪,糊涂的很,自己户部的帐都理不清,还要来看江北州的银帐,岂非可笑?”

“既然孙大人如此盛情,不如就大开户部之门,咱们也去外面请些个账房先生,一起来查查户部的帐如何?”

朝堂之人皆知夏停云大闹户部之事,当此之时,那些和孙尚书不对付的人都起了看热闹的心思。

“臣附议!”

礼部尚书先来请旨,“请陛下下旨。”

孙敏宁冷汗直下,“不必了,户部,户部!”

“还不退下!”太后冷声道。

孙敏宁赶紧退下,这一下马匹拍到了马腿上,他不由得暗恨自己莽撞!

夏停云续道:“陛下,孙刺史察觉计谋败露,一路之上,派出了不少人来杀臣。但是这位孙刺史的手再长,只怕也伸不到京师重地。”

“各位大人!”夏停云冷冷看向文武百官,“不知京中谁是这位孙刺史好友,是否你们暗中帮着他来行刺本侯。”

“赵大人?”

“刘大人?”

“楚将军?”

被夏停云喊到的大臣连忙摇头,叩首道:“臣没有,臣不敢,臣是冤枉的!”

夏停云厉声道:“冤枉?”

“江北百姓难道不冤枉?我侯府死了几十护卫,向谁喊冤?我新娶永安县主,被贼人重伤,如今尚不能下床,又想谁喊冤?”

“天子脚下啊,竟然有人敢青天白日的跑到我侯府杀人,我不冤枉?”

“还有王法吗?”

“宋大人!”夏停云一指宋青柏,“我明日便去你衙门,向你讨个公道!”

京兆府尹宋青柏吓得跪倒在地,“陛下,侯爷,已经在查了,在查了!”

“逍遥侯!”太后忽然开口,“你未免也太嚣张,大殿之上,指摘重臣,成何体统?你当这是哪里?”

夏停云回道:“这是我大夏朝朝堂,是陛下的朝堂!”

礼部尚书跟着道:“然也!此乃陛下朝堂!”

吏部尚书高逢渊乃是先帝留下辅佐隆庆帝的重臣,是朝中难得不依附于太后之人。

“太后娘娘。”夏停云道:“听说昨日还有太监敢假冒太后懿旨,太后是一宫之主,不知如今审的怎样?”

提起贾远,太后更是盛怒,好个逍遥侯,竟然伙同礼部要来和她论朝纲反正了。

上一篇: 花花黎黎 下一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