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映桃花(112)
她早就知道李霆云不会那么容易罢手,但是瞧见信封的时候,她心里还是涌起来了几分厌烦。
再往下看,她还瞧见了更震惊的。
李霆云竟然在信上写,只要她愿意,他立刻会想办法解决掉庄世子妃,然后迎娶她做正妻。
孟韶欢盯着那“解决”两个字看了半天,心想,怎么解决呢?听起来就不是什么柔法子。
而她,又该如何来处理这个人呢?
孟韶欢想了片刻后,最终将这封信重新装回去,道:“原封不动送回侯府,告诉世子,本宫与世子从不相识,若世子再这般纠缠,本宫便要告到皇后处去了。”
第44章 小情侣的把戏啦
孟韶欢的信被回送回去之后, 公主府和侯府都短暂的清净了几日。
李霆云那边没再闹出来什么动静,让孟韶欢有了短暂的放松,她想, 李霆云也是个有脑子的,被她这般拒绝,就算是对她余心不死, 也该避让一些。
她只这般一想,便觉得心里都缓了三分。
老话说得好, 万事皆有正反,她成了公主, 有坏处,就一定有好处。
而她,要将坏处努力压到最小, 要将好处努力抬到最大。
一个公主的好处能有什么呢?
除去联姻价值以外,公主应该有封地, 手底下应当有银钱,有能安排的亲信,周遭应该有一群出身高贵的好友, 这些都是她的价码。
但是孟韶欢什么都没有。
元嘉帝本来只把她当成联姻的一颗棋子, 给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但却没有给她任何封地与自己的银钱, 她的所有支出还得是宗人府给。
这可不行,人没钱就立不住,立不住就得被人踩。
孟韶欢在心底里盘算了片刻后,觉得她要是想让自己的“价码”更重些, 还是应该去讨好皇上。
但是她心里也清楚地知道,皇上看不上她, 于皇上而言,她是一颗废棋,每日老实待着是最好的,她便退而求其次,准备去抱皇后大腿。
所以自那一日起,孟韶欢便总去皇后面前卖乖。
她是那样聪明的姑娘,向来知道在什么人面前摆出来什么样的姿态,皇后循礼重规,她就摆出来一副听话顺从的模样,总去皇后宫里坐,偶尔带一些小甜点。
皇后宫里常有人,皇上不怎么来,但是各宫女眷都是在的,偶尔还有一些受封的大臣的命妇前来觐见,次数多了,皇后便带着孟韶欢与她们相识。
孟韶欢便一一记下她们的名讳,改日便去请她们去府中饮茶,看戏,不过几日间,她周遭便聚集了一些高官夫人。
在这群高官夫人眼中,太平公主也是一块光鲜亮丽的肥肉。
公主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但是深受皇上重视、皇后喜欢,又有皇室的出身,不管是应公主的邀约、还是将公主邀约到自己的席面上,都体面极了,光是说出去,都叫人觉得艳羡,所以这群高官夫人总是邀约孟韶欢一道儿去玩。
孟韶欢也来者不拒。
她需要了解京城,需要了解这个贵妇圈子。
她像是一只伪装成凤凰的飞鸟,拍着翅膀飞向了这座名叫“京城”的山,偶尔停留在山间的树木上,偶尔停留在山间的溪流旁,偶尔低头吃一只虫子,偶尔站在石头上看一看这座山。
山里什么鸟儿都有,麻雀,乌鸦,白鸽,一眼望去看不出来什么稀奇,但是接触的时间多了,便能瞧出来些,有的鸟笨拙,见了孟韶欢只知道讨好,有的鸟儿聪慧,想从孟韶欢身上捞出来点好处。
比如,有些人管她要盐引,她没有,那些人便引着她让她去求皇后要,还有些人想要以她的名义开些店铺,她什么都不用做,只坐等着收分成。
孟韶欢挑挑拣拣,觉得那个都有点危险,所以一个都没搭理,只装作对这些不感兴趣的模样,与一群夫人吃吃茶,看看花,写写字画,背地里打探打探京城的旧事。
还真让她打探出了不少,谁家曾经闹出来什么样的事儿,她都暂听了一二,偶尔她还能看见一些山林里的野兽互食,但这位聪明的凤鸟躲在树叶里,没tຊ让任何人发现她。
这样的日子一长,旁人便发觉,这位公主性子当真是好,恬静温和,从不与人争执,与寻常皇亲贵胄不同。
有一些府中有孩儿、正适龄的人家就动了心思。
皇家子嗣凋零,正统的嫡系原本只有三个,一个当今圣上,一个端亲王,还有一个长公主,长公主身子不好,根本不嫁人,常年清修,他们想攀关系只能给皇上和端亲王送女儿,但皇宫内院争宠不易,端亲王常年在边疆,他们很难攀上,以往他们这些没女儿的人家只能干看着。
直到现在,出了个年岁正好的公主。
若是能把这公主聘入府中,仕途定有助益啊!
一群人跃跃欲试,都跟李霆云打了一样的主意。
所以,那些邀约公主的宴会上便突兀的多了一大群时岁正好的青年,这些青年人还都生的俊俏十分,一个个穿戴的珠光宝气的,像是一只只公孔雀,围着太平公主来转。
太平公主初时不曾反应过来,但话过三圈也就从这群年轻人欲欲跃试的眼眸中看出来了点什么。
她想从旁人身上捞点好处,却不成想,别人也想啃她一口。
那被众人包裹着的公主瞧着眼前这些人的面庞,片刻后,露出了一个端方的笑容,似是无知无觉的,继续被人群簇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