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之花(66)
现代社会的爬山,不过是沿着修好的山路爬台阶,对于郁攸来说不算太累,甚至还有点嫌弃。
伏修问她:“那你想爬哪种山。”
“就是用手抓着突出来的石头,脚蹬着陷进去的缝隙,一点一点往上爬的那种。”
“你那种叫攀岩,算极限运动。”
郁攸心动请求:“我们下次旅游,可以玩这个吗?”
“可以,你自己去,我会死在路上,就算了。”
郁攸气馁地哼唧一声,脚下阶梯修得跨度比较大,伏修一步一步大步往前迈。
“一个人也能玩呀,我可以陪着你,在山顶下给你喊加油。”
“不要玩了,没有学姐就不好玩了。”
她总是这么粘人,她们爬到半山腰,伏修很累,出了一身的汗,坐在石阶上休息,她跑去买了两根冰棍,一人一根,分给学姐。
伏修挑了原味,她吃巧克力味,吃了一半说想尝尝学姐的味道。
伏修把冰棍支过来给她,特意翻了面没咬过的,她不要,非抻着脖子去舔学姐咬过的那一侧。
伏修叫她咬下来,她说不要,要细细地尝,学姐的味道。
青天白日的,四周还那么多人,说这种话,伏修骂她恶心,她笑嘻嘻,并不觉得有什么。
吃完冰棍,伏修站起来,手脚有点发软,但郁攸还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没有一点累。
她便没说什么,咬咬牙坚持爬。
越接近山顶,路越陡峭,台阶跨度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高,有些路段甚至要手脚并用爬上去。
伏修已经没什么力气,摇摇欲坠攀爬着,郁攸怕她摔倒,紧紧搀扶着她,嘴上还在自责,说不应该爬这么长的路,早知道在半山腰,吃完那根冰棍,就应该离开。
伏修安慰她,“没关系,来都来了,不看看山上的风景,回去晚上都睡不着觉。”
学姐总是这么好,郁攸感动了一路,终于爬到山顶上,站在小平台上从上往下看,能够看到稀疏的积雪,还有蔚蓝的天空,绵绵的白云。
风吹在身上很舒服,郁攸提早看了攻略,山上气温低,她带了外套,出门前带错了,两件都带的自己的,一件给学姐,学姐身体不好畏寒,之前在半山腰就穿上了。
而她运动后浑身热腾腾像个小火炉,站在山顶也不觉得冷,外套系在腰间,看学姐脸都冻白了,问学姐还要不要再加一件。
“你不冷吗。”
“热都要热死了,出了好多汗。”
她解下外套,伏修伸手来接,郁攸不给,越过她的手,给她披上,看她收回手自己整理,傻乎乎地笑。
“笑什么?”
“学姐穿我的外套。”
“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
“那为什么笑。”伏修不明白。
郁攸说不出来那种感觉,就像小狗占领地盘,把喜欢的东西蹭上自己的味道。
现在学姐穿着她的外套,浑身都是她的味道了。
第 41 章
玉龙雪山山顶,疾风呼啸,吹得栏杆上挂着的祈愿木牌相互敲击,叮叮当当响。
郁攸见了也想挂牌子,说国外也有这种东西不过是锁,挂在桥上,二三十欧一个,刻上两个人的名字,锁上后把钥匙扔河里,两个人就是一辈子在一起,永远不会分开。
伏修说:“可惜这里没有卖锁。”
郁攸接话:“应该也不能随便乱丢钥匙。”
“学姐,我们去买个牌子挂吧。”
伏修欣然答应,郁攸反而有点惊讶。
“学姐不说我吗?”
“想听什么?”
“我和朋友在外面玩的时候买这个,他们都说我是傻逼乱花钱。”
伏修说:“买到自己的开心,就不算乱花钱。”
“好有哲理。”
伏修笑笑,她追在人家身后喊人家大哲学家,伏修回头瞪她一眼,她还不闭嘴,牵着人的手,说要沾沾哲理。
伏修干脆牵着她领她向前,到了卖牌子的小木棚,她兴高采烈挑选木牌,价格高一点的每一个都不一样,她肯定是要最好的,贵一点是手工编的彩绳,挂着小铃铛,一晃叮当响。
郁攸说:“就和寺庙的风铃一样。”
“寺庙哪里有风铃?”
“有的,上次我们去雍和宫,那天起风,明明就有风铃响。”
伏修目光幽幽,意味不明,“那么久的事情,你还记得啊。”
上一次去雍和宫,在七年前,那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风吹得满院树叶响,没有风铃,是铁线挂在彩旗杆上,随风一下一下敲响。
那声音很好听,如同僧人诵经敲钟声,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有节律地奏响,让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当然记得咯。”郁攸直言不讳,毫不遮掩,“因为是和学姐一起去,所以一直不会忘。”
那天风铃在耳边响,学姐讲话温温柔柔,也在眼前,她刚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学姐身边,曾经朝思暮想远在天边的学姐就在眼前,就像梦一样,她感觉很幸福很幸福,每当日子艰难,她孤独蜷缩在异国他乡的角落,总是把曾经的美好翻出来回忆,用作鼓励。
她经常想到学姐,经常想到和学姐在北京度过的那些短暂的假期,她生在北京,但学姐没去北京之前,离开北京,她从来不会思念,她只会思念学姐,日日盼着重逢,夜夜想念。
伏修没有接话,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她以前其实不是一个爱笑的人,郁攸需要很努力才能逗她笑一次。
可是工作以后,她的笑容渐渐变多,对同事笑,对领导笑,对街边买东西的叔叔阿姨笑,却唯独不对郁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