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慎捡到忠犬男二后(147)

作者: 沈四皿 阅读记录

段枕歌试了试他额头温度,又给他喂了点水,自己从包里翻出干粮,边吃边逛。

这华丽大居室里包含的要素可比之前那个小屋里的多多了,除了偏殿的浴池外,他还在柜子最显眼的位置发现了整整一盒丹药,堆得跟麦丽素桶似的。

盒子上面就贴俩大字:“解药”。

什么解药,也没说。

段枕歌大致猜到了它的作用,扔了一颗进嘴里,像嚼糖豆一样吃了下去,很快便感觉喉咙处一股清凉,嗓子很快便能说话了。

“这果然就是之前关卡的解药。”重新拿回声音,他看着堆积在盒中、好像不值钱的糖豆一样的丹药,叹了口气道,“那样玄妙的两种毒,居然连解药都是一样的。如果拿出去,唐柔柔恐怕愿意付很多钱来和我换……”

6442:【……想着从女主身上赚钱,您的阴翳反派当得真是独树一帜。】

段枕歌反手盖上盒盖:“可惜了。冷清风吃了回天丹,身上毒肯定半点没留下。而我也不愿意当小白鼠让她分析,所以这毒只能留给后人揭秘了。”

除了一些必须的物资外,这居室内只剩下两处特别耐人寻味的东西——屋子南北,各有两扇石门。

其中,6442的箭头所指的是左侧石门,上书“阴阳昏晓,彼此相望”,正对应着壁画里的最后一张图片的标语。想来这里应该就是最终的出口。

但奇怪的是,这石门上雕刻的图案只有简单的日相和月相,与壁画里的图片并不相符。

只要段枕歌站在石门前,石门就会自动打开,露出似曾相识的黑漆漆的地道入口,有阶梯一直向下延申,直至光明无法达到的地方。

而当他后退一步,石门又会合上;再站前一步,石门又会打开。知道的这是重量感应,不知道的还以为大衍已经研发出感应自动门,核心科技领先世界五千年。

而与之相对的另外一扇石门,上面写着“执刀割血肉,此刻方安息”。

这一扇门上画的反倒和壁画上一样,是两个小人手拉手的场景。

可段枕歌找不到任何有关如何打开它的提示,石门也并不会因为他的位置而发生任何改变。他甚至咬牙又一次将血涂得整门都是,石门也没有打开的迹象。

但想一想便能明白,前一扇门通向地底,那么这一扇打不开的门定然是通向高塔上方的。

在这石门后,很可能就是御影宫玉印。

想清楚这一点后,段枕歌觉得这石门的打开条件很有可能和第三关的条件一样——也就是说,这石门必须要两个人才能打开。

当然,就算他猜错了,也能让满血复活的冷清风把这石门打个洞。御影宫玉印简直手到擒来。

看来不管怎么样,都只能等冷清风醒来了。

段枕歌伸了个懒腰,走向居室内的第二张床——这次是居室内真的有两张床,而且距离还很近,跟现代酒店双人房一样,两张床中间就隔了个角柜。

经历了第三关,他也已经很累了。虽然现在还不到睡觉的时间,但是眯个午觉还是可以的。

段枕歌和衣而卧,闭上了眼睛。

“6442,关闭录像功能,冷清风有动静了就把我叫醒。”

【已为您关闭录像功能,开启实时警戒。】

段枕歌以为自己顶天打个盹,谁知道等他再醒,已是黄昏,窗外日光已经向着月光变化了。

“6442,什么时候了?”

第七十九章

【按照24小时制,现在已经下午18:48了。】6442道,【宿主睡得很沉。】

“确实……”段枕歌迷茫的看着周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通关了御影宫禁地,为了等冷清风醒过来所以睡了一觉。

他看向另一张床榻上的冷清风,对方仍旧保持着段枕歌给他盖上被子的姿势闭着眼睛静静沉睡,好像这么久都没挪过窝。

段枕歌打了个哈欠,起身走向对面床榻,轻轻坐至冷清风身边。

虽然对方头上的所有负面人物状态已经全部消失,但或许是因为药效原因,现在没有苏醒的迹象。

“沉睡的公主,快醒来吧。”段枕歌双肘压在他身旁,凑近了冷清风,带着一丝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笑意低声道:“恶龙还需要你找到宝藏呢。”

6442:【……】

宿主可真是把俩人的角色安排得明明白白。

令人没想到的是,冷清风居然真的因此动了动眼皮。

段枕歌:……我只是开个玩笑。

在他愣神的工夫,冷清风缓缓睁开了双眼,鹰隼般的金眸重新闪起惑人的光芒。

“……主人?”

这还是俩人做了那档子事后第一次聊天,面对那双无比真诚的眼睛,段枕歌竟意外的感受到了一丝心虚。

“咳……你感觉怎么样?”

冷清风呆呆看着段枕歌久违的蓝眸,愣了许久后突然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一般:“属下……能看见了!”

他坐起身来,不可置信道:“主人也能说话了!属下……属下身上的伤也好全了。”

但随即他发现自己好像没穿衣服。

冷清风脸色瞬间变红,抓着大被子悟紧了自己。

“此处就我们二人,我给你脱的衣服,你不必害羞。”

段枕歌的解释只是雪上加霜。记忆逐渐回笼,就算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的炙热重新映入脑海。冷清风脸更红了,甚至想钻进被子里当鸵鸟。

他怎么会陷入那种幻境……

段枕歌笑了一下,“如今我已经吃了解药,你也吃了回天丹,之前那些毒都已无事。”

冷清风赶忙摸了摸自己身上原本三处血洞的位置,喃喃道:“原来是回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