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最初你安好(149)

作者:红烧豆腐干 阅读记录

正常的操作是怎么样的?

要先翻地将泥土碾碎,有杂草的要除掉,这样子土地的肥力就不容易被杂草吸收掉,花生才能长得更茁壮。

正常的土地是怎么操作的?春天破茬播种,夏天趟三遍地,秋天翻地起垄,到了天寒地冬就歇一季。

就这违反常规无太阳的空间,别说需不需要肥力,就这用手指抠了点就明显非常松软的土质,又没一根杂草的。

她要是按照正常操作的话,靠她一个人拿把锄头翻地松土,然后再起垄种东西,还不得把她累死啊!

反正一时又种不完这两亩多的地,何不如就先一步点上种子试试看。要是没问题,可不就能节省很多力气。

对!

就这么愉快决定了!

打定好主意,徐长青也不再纠结了,干脆将锄头一扔就先去拿种子。这时,她才发现她还错过一件事。

花生虽然可以直接点种,但还没入水浸泡到果皮撑开,种毛种。黄豆也是的,不先育苗万一全毁了还得找种子。

关键还是水!

昨晚给几只鸡鸭添的水,就是来着于那条河。再瞧那两鸭子都敢下河游泳,应该是百分之百没问题。

厨房缸里和院子里水井的水就不好说了。

咕咕咕……先来喝两口水。

第135章 有困难?

徐长青在逮鸡试探被她新命名的长青园里面水质时,那厢沈卫民也不闲,他今天也是一早天未亮就起床。

向阳大队原先的上瓦房村,洗簌过后的沈卫民就趁着让人准备的东西还没到来之前,他先抽空上一处老院子来了。

这里就是已经登在他名下的老房子。石头墙、茅草顶,房子四周的木头杖子还捆扎了些刺棘子码到杖沟里。

一般人家其实是很少有人还往杖沟里码上这些带刺的棘条,又不是靠山而居还得提防下山动物进家门。

寻常,多的是邻里之间你跳过杖子上我家,我跳过杖子去你家。码上这些刺棘子,没人敢攀爬不说,连牲畜也会敬而远之。

而原来的房主,他那位堂爷爷原先也没有这个特殊癖好,还非得整上这些刺棘子不可,主要还是被逼得没法子。

这不是老房子,儿孙但逢有孝心的,在前面盖了瓦房搬走就没谁真能狠得下心丢下一个没了老伴的老爹独居这边。

老爷子是跟长子走了,但这房子院子大呀,前后院就还能种上老多瓜果蔬菜,老爷子就时常回来住个一两宿。

结果,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年纪大了这人的身子骨肯定会有哪哪不舒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没来出事了。

老爷子辛辛苦苦种出来黄瓜柿子不知被哪个缺德的偷了,偷了也没啥,总有未成熟的还留着吧,不,一晚上全给摘光了。

那就不种了行不行,老爷子又倔,身子骨稍稍好点又种上了,当儿子的只好听老爹的每年春天进山挖刺棘子给码上。

这回肯转让老房子,最开心的就当属老爷子的儿子。说实话,整个村就你一家搞特殊,要不是一个姓,真讨不了好。

沈老爷子过来时就让孙子回头将这些刺棘子给铲了。周围全是族人,伤感情。是小人,就这些玩意也防不了。

拿着一纸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沈卫民自然没意见,过几天去拉石头就拉多些回来,到时有多肯定要整堵院墙。

不管将来和长卿会不会在此长居老家,就是出于隐私的保护,也必须修建一堵院墙来遮挡,不然总觉得怪怪的。

沈老爷子伸头瞧了瞧孙子画的图,作为一位方圆百里出名的泥瓦匠老师傅,他这一瞧就知孙子在画什么。

“好家伙,全部推倒重建,还得先好人开始挖地基?照你这标的数字,盖这么高房子,地基就要比寻常的深。”

沈卫民点头,没想瞒他祖父。“还得找信得过的。我想回头在将来盖个东厢房的这个地下挖个大地窖。”

沈老爷子接过孙子递来的本子,默默算了一下,“要是这样的话,等啥将来,还不如一起盖,正房改成大三间。”

“也行。”沈卫民没说这盖好了,基本上是给他们二老,以及他爸妈将来养老居住。还没影的事情,说了干嘛。

“想要挖个大地窖,最好是弄两包水泥。到时候谁都别说,你自个找两个信得过的搭把手,我来教你咋整。”

真不容易,沈卫民忙不迭点头。“水泥有。一周内我保证还能拉回五间房子的红砖和瓦片,就连石头也联系好了。”

瞧这图纸就明白,沈老爷子对此并无丝毫不意外。要是心里没点底儿,他家这机灵鬼才懒得一大早开始写信画画。

“就差木料了?”说完,沈老爷子自己先摇了摇头,目光落在五间老房子的茅草顶上,“应该也是差不多了。”

家具不急,这机灵鬼屋里就有一套。缺了啥,完全可以等盖好房子再想办法。有,也就差两个门窗的料子。

“是差不多了。”

缺了的几根木料,他就已经和林场的人商量好。还是老办法,左家的换成右家的,右家再换下一家,下下一家。

大家各有所需,没什么好说,但这事还就不能让老爷子得知。他老人家要是得知过程见他无意帮老二一准会有想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是男人手上真不能没钱,要是不趁这次机会赚一笔,接下来他连给媳妇买鸡的钱都没了。

想到鸡,沈卫民开始惦记起家里还在焖的鸡汤来了。赶紧的,他就先图纸改了改重新描了一张撕下递给他祖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