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224)
这部分在室内家具能达到基本需求的情况之下目前是不打算再动手,倒是那些书本摊开在此消散霉味是再好不过。
忙完这些活并不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快就到中午放学,但真要就这么一走了之直接回家不来了?
肯定不可能。
她可以走读,可以请假,就是不能刚上半天就逃课。原因嘛,种种,什么都有,好在如今上学就跟玩似的。
她记得好像是从明年恢复高考开始,那才是真正上学。学校一下子就管理得相当严格,连学生都听话得很。
趁着徐长河那个大马虎一准又会忘了先来喊她吃食堂用午饭之际,徐长青赶紧拎上东西匆匆去往停靠的自行车那边。
慢了躲得了徐长河,躲不了陈桃。她还得要将她奶给她准备的一袋口粮,还有那个枕头等等先给收起来。
等下午放学再带回去。再有,要忙的事情实在不少。正好在下午上课之前,她还能再接再厉拾掇长青园。
“三春不赶一秋忙。”距离秋假不远了,何况等秋收时节她还想进山,那时候肯定没时间料理长青园。
徐长青边默默规划起秋假安排,边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学校,去了她事先就想好的地方连车一起进入长青园。
这次进来,她就无如同之前一般先干活,而是先招来今天早上沈卫民塞给她一个信封,倒不是她一时给忘了。
对于沈某人如今有些幼稚的表现,徐长青提防着呢,她就担心冥想打开时见到有趣的东西会突然乐出声。
呃,是不是该庆幸非常了解他?拿起正厅八仙桌上放着的信封,徐长青就用手指捏住信封一侧往桌面上倒。
果真不出她所料,除了先掉出来的纸钞,就是用信纸折成的小方块。徐长青再拿起这小方块一瞧?
立马笑喷!
一面就端端正正写了“情书”两个字!幸好她没在课堂上偷看。谁写情书,还特意标上了这两字的。
就这么在信封中只占一点位置的小方块,徐长青就猜不出这正儿八经的“情书”还能写出多少个字。
她先小心拆开,就见小小的一张纸上有着力透纸背的两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沈卫民能写下这两句,徐长青并不意外,令她意外是下方一行小字——致爱妻长卿第一封情书,夫卫民及日期。
打算将“情书”进行到底了?沉默片刻之后,徐长青招来一个木匝子将里面首饰取出,将这张纸抚平放入了里面。
随后,她开始整理起桌上纸钞。越整理,看着夹在纸钞中间的粮票和肉票,徐长青的心里越不是滋味。
不该有这么多,只能说明在得知她找回大箱子的情况之下,昨晚他还是连夜去了黑市,实在是鲁莽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过去,不敢爱;后来,无力去爱,但要说她徐长青心无他沈卫民怎么可能。
或许,该坦诚了。
时至今日,在他又急着想给她撑起一片天时,该坦诚了。赌吧,赌一把他不管有意无意为之,初衷为她。
第203章 还下次?
就在徐长青担忧沈卫民在私下鲁莽行事造成令她承受不起的后果时,此时此刻沈卫民就确实干了一件事。
不比徐长青如今所在的公社学校食堂简陋到连饭桌都寥寥无几,县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食堂就相当正规。
大中午热的,今天他倒是哪也没去。下课后他就被白成刚拉去学校食堂老老实实地排队,打算当个好学生。
因是假后第一天开课,今天的伙食就有包子,还是馅里有荤油的包子。粥,就是热气腾腾的苞米面糊糊。
问题就出在这面糊糊上。为了节省苞米面,食堂里熬出来的几乎全是面少水多,打不起糊糊,下面倒是要干些。
今天食堂里负责打粥的就是一个长得有些微胖的五十多岁老头,手握着一个把大铁勺子给排成长龙的学生打粥。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对方打粥全凭心情,见着顺眼的学生,同样是用一把大铁勺子给盛了粥,却有多有少。
“碗大勺子有撇。”大铁勺虽大但不打满,只要干稀匀乎,基本是无学生在意,大不了下次就机灵些拿大的盘来。
排队等候打粥的学生们有不少,这老头打粥打着打着就不再用大铁勺子时不时的搅和一下最下面干些的面糊糊。
前面就有学生接过大饭缸子出队伍之后和身边的同学小声嘀咕上了,剩下还排队等着打粥的学生就有些不敢触霉头。
可陆陆续续打到面糊糊的学生可不怕,一个两个的就开始小声附和。附和也罢了,并无学生带头对抗掌控大铁勺子的老头。
要是遇上个好说话的老头,就算不立马改正,也该明白这年头谁家都缺粮食,无人不会不在意交同样粮却被区别对待。
原本多简单的一件小事,只要这老头用大铁勺子多搅和一下底部干些的面糊糊就没事了,但这老头就偏不!
他还就很有气势的斜眼看人边用大铁勺子砰砰砰的敲着大铁锅就来几句粗口。学生原本就不满已久,岂能容忍?
处于这个年龄周期的学生,尤其是男学生,胆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个个的嗓门就开始比一个个的大。
排在后面的沈卫民刚开始并未在意前面骚扰。到了饭点,食堂哪哪都是闹哄哄,他不也正在听边上同学同学瞎扯淡。
结果,他就突然听到一声问候他家老太太的爆喝声响起,他就转头望去——合着是这个死老头,仇大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