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233)
“我先出去接人。”
看吧,戳破了就逃。
不单使唤起软刀子是一把好手,连躲他的手段也是如此。当年就是这么躲的,一躲就是躲了大半辈子。
“赶紧的,先考虑如何补上网,甭让鱼给跑了啊。该提醒你大舅的快去,甭浪费了大好献孝心的良机。”
外面,徐长青翻了个白眼:她要真去才是徐铁憨!还最多花个两年时间就能名正言顺踢人?美不死渣男!
“对了,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法子,你要不试试?你直接拿把刀子去找那孙子,吓唬得那孙子不敢离婚就对了。”
徐长青一个踉跄差点要摔倒在地:尽胡说八道!明明可以凭口才取胜的事情,她干啥不当个文明人。
“哇!好多韭菜。”
韭菜?
“媳妇儿,你咋种了老多韭菜?你不是不喜欢吃这玩意儿?算了算了,我现在就把你种的韭菜给拔了。”
去你的!
“矮油嘞,合着不是韭菜。小麦麦,你咋不吱一声嘞。算了算了,啧啧啧,人不如鸡,鸡吃的都比老子好。”
徐长青乐得够呛,赶紧先往她大爷家跑。晚了,不见她进去,不定这家伙又对着空气胡说八道个什么。
沈卫民估摸着自己这一番插科打诨之后后他媳妇心情应该好了不少,算着她快要到徐家大房就先停了下来。
想到爆了这件事真相的后果,沈卫民暗叹了一声,先转身去往前面房子仓库。看来,还要得先找串珠子才行。
仓库其中一排架子前面,沈卫民先从架上搬下一个木箱子放在地上,开盖后他挑了挑还是未找着一串珠子。
这淘的都是啥玩意儿?他颇为嫌弃又给盖上了盒子继续找。别的没找着,倒是让他找着了一串朝珠。
但这玩意有啥用,又不能戴着手腕上……“啪”的一声,沈卫民立马给了自己脑门一巴掌,浮躁了!
如今是哪一年?
咋就忘了就是找着念珠,也不适合长卿戴到外面。如今在外还就不能在手腕上戴手串,不然就是一个大过。
想到徐长青后来每逢心乱时就靠摩挲着手腕上那一百零八颗的珠子止住戾气,沈卫民一时还真想不出何物能代替。
算盘?
开玩笑。
还有什么能阻止她走极端的?
好像就她爹了!
看来,他明天还就不得不去一趟矿区。就请老丈人亲自挥墨泼毫给写一个大字,一个“静”字,足矣。
第211章 找爹
北新市,这是一座由原先北岗县城改制扩张城市规模之后,以铁路作为划分的城市就有一条笔直的铁路。
每年就是通过这一条笔直的铁路向各地输送数以万吨的煤炭。其中煤炭产量最大的就是铁道东的北岗煤矿。
它就几乎养活了大半个城市的老百姓。它也是徐启光最初来此上班的单位,不过他如今已经在铁道西的北新矿务局。
而北岗煤矿和北新矿务局,可以说北岗煤矿是矿务局的下属单位,也就是说这二十年,徐启光的工作并非从未调动。
次日,沈卫民到底还是未能成行。概因这个星期天他这位老丈人既不在矿务局,也未去原先的老单位北岗煤矿。
仅北新市就有三处煤矿,谁知老丈人又半道跑到哪一片矿区,他是想找人都未必能立马见到还不耽误老丈人工作。
再加上来此一趟如无顺风车,出行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就多耽误了一天,他就当了一回逃学生搭上了一辆顺风车。
乘坐货车风尘仆仆而来,未抵达时他沿途还能望见灰尘漫天的道上有不少大货车拉的都是煤往铁路那边而去。
显然,就这种要有大风准能嘴里吃到煤的空气,也是令老丈人犹豫到底要不要全家搬来此的原因之一。
好在,铁道西和铁道东的环境稍有不同。以居住区为主的铁道西就不比铁道东全是各种厂矿区,环境污染极为严重。
搭的顺风车是直接开往北岗煤矿,碍于今天周一上午老丈人应该在单位的缘故,沈卫民就绝对直接上铁道西。
“不用下车,顺路。”
顺路肯定是不可能,但沈卫民并未拒绝对方好意,道了声谢就安心坐着。这一坐,就直接到了矿务局路口下来。
要不是这辆卡车实在不好开进矿务局,不用怀疑,对方都恨不得能亲自将他交到老丈人手上好套个交情。
所以,他就始终想不通一点。明明他老丈人混得不错,方俊那狗东西又不是个没点脑子,怎么就没想来趟这边。
要是来了这边,就算未从徐白蜜那里得知老丈人早已调到矿务局,就是到了原单位北岗煤矿那边稍稍一打听?
还就无人不识徐启光。
由此可见,他老丈人也算是白养了徐白蜜那个闺女。否则,自家的亲爹究竟在单位是不是下井挖煤的能没点子叔。
北新矿务局。
对这地方,沈卫民并不陌生。
遥想当年,那会儿才几岁来着?好像是从六七岁开始,他就时常被到省城开会的丁大爷带回家在此玩耍。
用他大哥的话来说,皮的,连省城都盛不下他。确实皮得没边,小时候的丁大毛多胆小,硬是被他拐偏了。
记忆中第二次冬天来丁大爷家,他好像就和大毛去铁道东那边捡煤块儿,为了小小一块煤就和人打过架。
就是那一次,两帮孩子闹得实在有些大,最后他们就被拉到这边,就是丁大爷来此领他和大毛回的家。
如今?
门卫就换了。
印象中那位见着他们一帮子小孩儿就笑眯眯,对得起他那个姓的郝爷爷就不在了,换成了一位严肃的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