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236)
“还不快放下。”刘玉芳拍了下何凤英,“快上炕坐着。听你崔爷爷说你有中意的姑娘了,咋没听你妈提起?”
得,这是怀疑他瞒着他妈行事了。沈卫民坐到了炕沿,“快了,我妈就让我这趟过来请大姨做媒人。”
“哟,这会儿知道我是你大姨了?”
“大娘还带个娘,多亲。”沈卫民朝他出了五族的表姨姥姥解释道,“原本想请您,我妈说您辈分高不合适。”
“听听,我还是被挑剩下来的。你咋不喊你三姨给你当媒人了?平时啥啥都爱找你三姨,我还能帮不了你咋地。”
“居然连这也吃味儿,您就不如三姨了。”沈卫民是真不怕他这位大姨恼了就突然脱下鞋子给他来一下。
这套他丁大娘就没少玩,就是没往他身上有拍过一次。姨归姨,但也有差别的,不像他三姨和他血缘更近。
除此之外,这其中还有就是他老妈再怎么生气,她就从来不打孩子。当然,他小时候那次挨揍是有特殊原因。
反正有这么一位母亲,别说出了五族的堂姨,就是他二姥爷家的几个姨也绝不会动手揍他们姐弟五个。
尤其是对他,装着样子会有,但还就没哪一位敢用手指头戳他脑门一下。“我又不是没喊过三姨一声苟婶儿。”
“哈哈哈……”
“她就拿着火钳子赶了我三条街。您说我冤不冤,那会儿我才多大点,还不是你们老姐妹自个排位置乱了套。
有一年咱老何家族里不是整了个大聚会?我就喊一声老姨,结果姨姥姥您猜怎么着?一下子就站起来十几个姨。”
“哈哈哈……”
这就乐得够呛了?
姨多还不奇怪,表兄弟那才叫一个多。仅老何家这边的表兄弟就多得大毛都快要哭了,好几次打架都打错了人。
不然他们几个为何从不谈表亲,大家就只从父亲这边论起,免得回头谁跟谁打破了脑袋,等事后对上都晚了。
不过也就是现如今,再过个几年计划生育了,再一代代长大以后各奔前程极少回老家,想有这么多亲戚都难了。
老何家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姥家三个亲舅如今就只剩下老舅守在省城,老舅每年能回一趟老家也就是清明和过年两回。
偶尔何家族里哪位长辈老了,他老舅还就未必能请得了假回去一趟。再往后他大舅身居高位,老舅更是极少回老家。
倒不是说他姥爷这一脉有出息了就瞧不起族人,而是去的多次了,难免会给族里一种错觉,给他大舅带去不好的影响。
何凤英笑够了,她也不再逗孩子了,开始问起如今两家这门亲事都谈到了哪种程度,又问了他舅几个可知晓此事。
倒不是她有拒绝之意,要拒绝,她就不先问两家谈到哪个地步,直接问三位堂兄弟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多干脆明了。
涉及到堂妹佩英家一女四儿的婚事,其实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够难的。简单如老二卫安,只要他喜欢就行。
难如沈慧,崔家小子盯了好几年,还是崔叔老俩口作了担保,沈家妹夫和她那三位堂兄弟点头小两口才领的证。
小三(沈卫民)的婚事,只怕以她那三位堂兄弟对小三的疼爱来看,要求只会高不会低,这媒人可不好做。
何凤英想到这些,当着刘玉芳的面就直说了。毕竟崔婶还是她堂妹已经过世婆婆的亲表妹,没什么不可对人言。
沈卫民听完失笑摇头,“没您想的这么复杂。我舅他们肯定是知道了,连石爷爷都答应了,这些全不是问题。”
再说了,我姓沈,又不是姓何。我舅他们那么通透的人岂能不知沈家儿孙的婚事,他们只能建议,不好反对。
我又不是我大姐,姑娘家嫁出去还担心被夫家欺负。只不过,这话就不好直言。“如今是个啥情况呢?
反正您和姨姥姥不是外人,我就和你们说实话好了。如今是我想求娶人家闺女,不是人家闺女高攀我。
我爸妈,包括我爷奶全支持我,就我老丈人还没点头。我老丈人也不是不同意,他就是觉得我们俩人还小。
他想晚两年再说,是我等不了。不早点扒拉到碗里,心里不踏实。别笑啊,先听我说完,我在说正事来着呢。”
第214章 忠告
沈卫民很是被取笑了一通。任是他自认已经练出厚脸皮,在何凤英和刘玉芳的一唱一和之下,他都要落荒而逃。
此刻他可算是明白了母亲大人的可怕用心,感情早就料到让他亲自来找丁大娘当媒人还得有此吓人的一劫。
在得到何凤英应许一定帮他拐到人家闺女的情况下,沈卫民是实在不敢再多坐多一分钟,不拿菜种子就告辞离开。
因这边是矿区,南方人也有,原本他还计划让他丁大娘帮忙找左邻右舍要些稀罕的种子,如今也只能作罢。
实在扛不住。
好在目的已经达到。
有了他这些说辞,有什么事情,就算不看在他的份上,就是看着他爸妈份上,丁崔两家也会对他老丈人更上心。
就是丈母娘一旦搬到这边生活,有了她们二位相助,远亲不如近邻,相信丈母娘一定能很快就融入到这边。
如此一来,长卿就无须担心等她娘搬到此受到排挤。想要当好姑爷,就得要拿自己当那个家的儿子来使唤。
他爸这句话绝对不会有错。他老子当年能娶到何佩英同志,又在老何家占有一席之地,就是他爸视岳家如自家。
何止不会有错,你如今是已经走火入魔。面对一脸得瑟归来的儿子,沈明全自认连他这个当爹的都要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