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最初你安好(281)

作者:红烧豆腐干 阅读记录

“一些?”

怎么又停下来不走了?还说她固执。徐长青扯了扯他,“不是我没守约。你看,天气是不是冷了?”

徐长青这句话问出口,沈卫民就知她在惦记着什么,否则有她之前就换来的棉花,加上他又准备好了棉被棉袄等御寒之物,何须见缝插针先收棉花。但就想这么轻轻松松地让他放过她确实有违约定?

肯定不行的。

难得他媳妇儿认识到错误,此刻有机会就务必、必须得让她先撒个娇。沈卫民不动声色地缓缓点了点头。

你说。

接着说。

“我原本还寻思着给你织件毛衣。”

沈卫民抽了抽嘴角。

但是?

来了!

“可我不是手笨?”

“不笨!”

徐长青惊得瞪大双眼,“不是吧,你还真想我给你打毛衣?就我的手速,那你得等到猴年马月穿上?”

“五年,十年?”

徐长青伸出双手抖了抖,“给你买成不?”

“我买不起?”

“能一样?”徐长青抬下巴斜倪着他,“是我买给的,记住,‘是我’这两字。要不要?不要拉倒。”

“没商量余地?”

“看表现。”

沈卫民失笑,“算你还有良心。说吧,毛衣和棉花之间有何关联?咱说好了不守约该如何罚,你还记得不记?”

肯定忘了!

“我说我想自己纺毛线,你信不信?”哟,还点头了!“好了,咱晚点再说。再不出去,你肯定会被人笑话。”

好理由。

“来,先撒个娇,我就走。”

“好哥哥,我好怕怕~”

第254章 快去

出徐家门,沈卫民挑着空箩筐去往自留地那边,还未走进地头,不出所料迎接他的就是大家非常热情的笑声。

要不?

再捧个场鼓鼓掌?

又是好一阵笑声还间杂着掌声,沈卫民不由跟着大笑。好家伙,就他离开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人又多了。

人多力量大,剩下的一小块土豆地都起了不说,就连一个一个土豆都按大小分装进了麻袋里面。

一溜儿的大小伙子挑地瓜的,担土豆的就跟比赛似的将六分自留地里的收成热热闹闹的全给她整进了家。

徐老太下意识瞟了眼儿媳的肚子:还不到四十,这回月子里又养得好,不是没可能再给小孙子多添两个弟弟。

白秀兰不知婆婆这番心思,见侄子们也一个个来帮忙,她连忙趁人已经在院子就先提壶端碗倒水。

完了,她又将剩下的水壶让姑爷带去自留地之后又是赶紧趁一对孩子有婆婆守着就先进屋准备晚饭。

徐长青就见她娘忙的。

中午她就有意多准备了饼子,加上她舅娘几人又未在她家吃,今晚主食肯定不缺,回头炖两个菜再热热就行。

这不,喊了。

徐长青失笑。

可不就是饼子管够。

“不用太复杂。留口锅等晚点炒两个素菜,先做个兔肉炖粉条,您要嫌不够再在从缸里捞条鱼。”

“行!你只管忙你的,当心点。”

“好。”

听到这话,徐长青就先将她这几天收起的,如今还放在院子里以及屋檐下阴凉地方放着,要晒干表皮水分才能更好防止储存期间堆在一起更容易腐烂的南瓜冬瓜等物先给一一放到地窖里面。

对。

地窖。

这种地窖通常会挖有两三米之深,上面留上一个正方形的窖口,里面会放上一把梯子已供人上下出入之用。

早前白子沟就家家户户有这么一个窖,在兵荒马乱时来不及进山或是山上也不太平时就用来藏人藏粮食。

当年她爹盖了这座房子时就不单单考虑到用水不方便打了井,她爹还考虑到他在外上班极少在家就让人挖了地窖。

她家地窖就挖得比较深,有个三米的深度,五米长,四米宽。内部也修得很讲究,四面就用青砖砌成的。

因而里面特别干爽,她有记忆以来储存的大白菜就从未被冻过。就是一旦通风口封闭,下窖底时要格外注意。

不管距离上次进去多长时间,再下去时都要先将窖口敞开段时间,让空气流通一下点蜡烛试探无恙,方可下去。

如今这个通风口在仓房,窖口紧挨着小园子边儿的地窖,通风口和窖口就一直白天敞开,夜晚关闭有些时日。

徐长青也没让徐老太帮忙搭把手递冬瓜,将要收到地窖的冬瓜南瓜搬到窖口附近,抱了一个,她就顺着木梯下去。

说实话,这么多年下来她不是没有不嫌麻烦,也不是没有因收获过多不得不在后院多挖一个如同其他人家一样的菜窖。

结果不试不知,试了方知她爹当年下的这个决定有多英明。哪怕挖口菜窖看似极少简单,其实也麻烦得很。

记得大前年地瓜大丰收,连她家都能分到不少。她请人挖地瓜窖时就先一趟又一趟地运回木料、秸秆,还有草。

等这些料子准备好,在后院选了一大块空地之后往下挖,挖出的土就还要在四周坑沿上夯得结结实实。

等轮廓出来了还得要像盖草房子一样在窖口上面放上梁檩,铺上草,草上再铺上秸秆,秸秆上再压土。

以防哪天被大风掀起吹跑,最后一道压土还得要压得严严实实。从挖坑到建成,她就整整忙活了一个礼拜。

去年白蜜又闹着嫁人,鸡飞狗跳的,烦人得很,反正仅一个地窖也够家用,她就没心情再去张罗菜窖。

只是没料到每年过了春天还有大部分存货的地窖不是因嫁出一个人之后存货多了,反而是早就一扫而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