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283)
徐长青乐得直偷笑,不过既然他提议了,她自然不会有违他心思。反正这两天原本就重在参与,图个乐呵。
野生中药材生长分散,并不是太好采集,这也是为何屯子里有人能认识药材也懒得去赚这个钱的原因之一。
毕竟野山参灵芝之类的更稀少,还生长在更深处。与小命相比,钱就次要了。何况附近她都已经偷偷进来过了。
除非移栽到长青园的药材,她又给移出来上交。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说,沈兄就会第一个坚决反对。
不是舍不得,而是不单她,就连他也明白看似森林茂密,却是整个屯子家家户户倾巢而出,人多就不安全。
好在有之前两天收获,到了第三天上午就事出突然,无心插柳柳成荫似的就被他们俩人发现了一片黄芪窝。
得了此番喜果,无须沈卫民提醒,徐长青也不想再采山货采药材了。实在是父老乡亲们太猛,根本就干不他们!
之前经过那片密林子,她就发现别说一朵蘑菇半朵木耳,就连能长木耳的树枝全部被砍了就等下午收工拉下山。
“接着咱们干啥?”徐长青含笑看着兴致勃勃的沈卫民,“要不趁这会儿天色还早带你去窝棚转转?”
窝棚?
沈卫民自然不会以为她说的是瓜地里的那种窝棚,在山上的窝棚无非就是猎户休息或是过夜的所居地。
瞧,穿帮了吧,居然连山上窝棚在哪儿都一清二楚。“远不远?”
“不是很远。”
“有没有危险?”
“不会。这么多人进山,就是有,这么大动静早就被吓跑了。”徐长青见他点头就先在前面带路。
“慢点。”还想试探她何时来过的沈卫民见状赶紧先跟上,“我走前面。你就是常来也得小心知道不?”
“好。”
得!
话少的有利之处来了。路上还要分成精力关注四周,沈卫民索性就直接问:“距离上次去那边隔了有多久?”
“挺长了。”
“多长?”
“总有一年了。我记得那附近还有水泡子,咱们走这边过去,你帮我注意下刚子哥他们俩人在不在,我记得里头就有鱼。”
“……”我还不就信,你到如今居然还能记得去年山上水泡子有鱼!沈卫民摇头,“刚子他们知道?”
“应该还记得吧。”
“没抓住?”
“忘了带工具。”
编!
再编!
咱们谁不知谁!
要是就因忘了带工具错过鱼?以你的一根筋,既然有见到水泡子里的鱼,你就是拉都拉不回来也得要抓条鱼。
沈卫民再也忍不住笑出声。
“小心,看路。”
“有注意。明天有何安排?”
“不是要扒炕腌酸菜?”
第256章 扒炕腌酸菜
在数九寒天能睡在热烘烘的炕上确实舒坦,但有件事又极为繁琐,那就是时间长了就得扒了炕再重新砌一遍。
概因一要预防冬天塌炕面子,二要防烟洞里的灰不掏出来,等入冬天不好烧,无法炕热屋子暖,还费柴禾。
另外炕面坯还是宝贝。
将熏得漆黑呛鼻子的炕坯敲成碎块,还有炕洞里黑烟灰扔到粪坑里慢慢浸开,这就是上等的农家肥。
之前沈卫民那处新房菜园子的地,当时就是将拆下的旧房旧炕里面黑土坯集中起来砸碎之后当成肥料洒上。
徐家人少又无人捡牛粪,想要养肥自留地小园子就只好从这方面下手,也是每年扒炕扒得最积极的一家。
天还未亮,一家子包括沈卫民在内就早早起来了,刚洗了把脸还未用早餐,白新生就先带人进来了。
来的人还不少,白家俩兄弟俩妯娌加上儿子闺女侄子的就全到位。紧接着不到五分钟就来了徐家两兄弟。
在徐大根的带领下,屋里男人忙着扒炕掏灰砌炕,屋外女眷们也开始将待会要焯水的白菜再检查一遍。
有那经过一夜之后最外面那层蔫黄的菜叶子就得给摘掉,这些菜叶子和腐败的菜帮子一样不好腌成酸菜。
趁着新炕砌好之后还要烧很多柴将炕烧干,或者说是为了省柴禾,正好趁此将入缸之前的大白菜用水焯一遍。
为了同一天扒炕和腌酸菜同时进行,一下子就彻底忙开了。忙是忙,却忙而不乱,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这种热闹,沈卫民已经许久未见。他就在待在东外间里面好为人师的徐大根边上学习如何扒炕砌炕。
至于同时进行扒炕砌炕的西屋那边,那里也有一位高手白老二,但论技术与速度还就是比不了徐大根。
姜还是老的辣。
东屋新炕砌好,正好先通东屋的灶开始烧水焯白菜,也是这个时候,沈卫民方知他丈母娘还有一手绝活。
别看焯白菜说得简单,想要做好却不容易,这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他母亲大人就不擅长这一手。
概因焯的时间过长,白菜熟了没法腌;时间短,白菜心就没烫透,等腌段时间就容易烂掉不能吃。
难怪徐老大和白老大一起有事离开之后,徐家两房媳妇就跑过来搭把手,这哪是搭把手是想偷师才对。
据说,据她们在外面说的,整个白子沟就无人腌酸菜的水平超过他丈母娘,他丈母娘师从亲娘,无人能比。
就连徐家爷爷听到外面说笑声也赞同点头,偷偷告诉了他一个秘密——很多人跟丈母娘学了就是学不到家!
沈卫民都没好意思提起他就在他爸妈面前吹上了——徐家这些美味的酱菜酸菜就是出自他媳妇的好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