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517)
论学习天赋,他兴许比不上脑袋瓜子活络的沈兄,但勤能补拙,再加上他也不像沈兄心思就一直没放在学习上。
如此一来,这不,效果出来了。她刚子哥的错题率就远远低于沈兄,就这还是他白天上工干活,晚上临睡前做的题。
徐长青笑笑摇头,将本子合上放回原地。这会儿转了这么久,她也觉得消食得差不多了就打算直接上炕先眯一会儿。
昨晚从沈家出来送老爷子回废品站之后,她还和沈卫民一起去了田家和黄家,回来就晚了,又一早起来并没有休息好。
这眯一会儿可就眯久了,原本她还寻思着等外面喝完酒吃好了,她就起来收拾碗筷,结果醒来时四下就只有呼噜声。
不提外屋地挪出来的四方桌已经搬回原地,连桌上原先的盘呀碗的都已经洗好摆到了碗柜,唯有筷子洗好还在晾着。
东外间无人,倒是里间炕上有俩打呼噜的小伙子。这俩人打的呼噜还挺有趣儿的,你停我来,你大声,我就小声。
徐长青差点要笑出声来,轻手轻脚地离开门口再转身从外屋地回到西里间,这次她就开始整理麻袋内的东西。
正如她所料的,她奶倒是连打开一下都没解开袋子口扎起的洗麻绳。显然,她奶这会儿没在家不是去老姐妹谁那儿。
她爹之前拉回的一批养,倒是让她爷奶有活干了。这会儿她要是没猜错的话,一准是她爷在队院,她奶在养殖场。
之前在饭桌上她就听他们提到早上孩子去放羊,所以她爷奶今早就上了半工回来,结果她这一回来倒是让他们忙上了。
但要比起下地干活,在养殖场干活虽说脏了些,臭了些,却无疑是更为轻松。徐长青猜这肯定是她爹安排的。
你要让他们在家养老不干活,他们还不乐意。一提起这个话题,她奶不是瞪眼回你一句我又不是七老八十干不动?
就是说什么你还没吃够苦,没还实实在在挨过饿,连她爹这个就是在饥荒年间都没让父母挨过饿的儿子都被喷。
当然,她能理解。不说她闲不下来的爷爷,她奶这位省城来的小媳妇也早已融入白子沟,眼里还就工分大过天。
这年头要是不上工就代表没工分。没工分就意味着没饭吃,要饿肚子。事关生死攸关,一般人根本不会去想热不热。
避暑?
那是啥玩意儿,队里不是等天气热了已经调整好上工时间。听大队长安排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说道。
想到这些年来连她自己只要有空就从来没有考虑过不上工,有时还故意不去学校就为了图多攒几个工分。
就是再大的太阳都是日出而作,有时为了抢收更是通宵达旦。徐长青伸进麻袋里面掏东西的手就不由地慢了下来。
再如何的伪装、自我安慰,她终究还是成不了真正无忧无忌的十六岁小姑娘。徐长青暗叹一声又加快了速度。
将麻袋里准备好给沈家二老的上门礼拎出来放到炕上,徐长青想了想到底还是没将底下的布料抽出来交给她奶。
这会儿就是给了,她奶也绝不会裁了做衣裤。今年入夏之前爷奶就已经有两身夏天穿的新衣服新裤子,再多?
不是挨骂那么简单,她爷爷该又要担心上了。她爷爷该又要说穷人乍富非是福,更多的是没完没了的麻烦事。
也是,她娘这才刚转了户口没多久,连弟弟妹妹也跟着摆脱农业户口吃了商品粮,这会儿队里眼红的不会在少数。
就是被人得知出门走亲戚,谁又规定她一个学生必须要给亲朋好友带手礼回来,是该要时刻铭记她爷爷那些话了。
“啥话?”
第468章 上向阳大队
“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牛怕鞭子、狗怕棒,谁活着没个怕。穷人乍富非是福,普普通通保平安。”
“就这些啊,我还以为说了啥。不用记了,就你性子,让你得瑟,连瓶茅台都不敢拿出来给舅,你也得瑟不起来。”
“掐你的。”
“掐吧,我就稀罕你暴力。”
“回头就用皮鞭抽你!”
夕阳西下已经解了暑气,一阵阵清凉的风吹在脸上实在惬意。路上,徐长青和沈卫民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到了向阳大队,这次俩人还是先回了新家。有些日子没来此,徐长青就见院子里面好像又发生了极大变化。
从后门进来,不提自留地,就后院墙根也是见缝插针种着蔬菜,依然爬着的南瓜蔓藤就结出不少大小不一的南瓜。
今年刚开辟出来的菜园子里面菠菜和韭菜也是长得郁郁葱葱,黄瓜、茄子、洋柿子、长豆角和扁豆也是果实累累。
猪圈里面的两头猪许是吃饱喝足没饿着,到这会儿日头西下就和鸡鸭一起叫嚷着,整个后院就收拾地非常干净。
过堂屋上前院。前院也是,院里几株月桂长得正好,葡萄架上枝叶茂盛,一串串葡萄挂在架下,让人垂涎欲滴。
倒是葡萄架前面这会儿多了一张石桌和石凳,对面地上更是放着一些石锁哑铃等锻练的器械,甚至还竖着一副单杠。
徐长青诧然看向沈卫民。
“石桌那些是咱爷爷徒弟从他们村里拉过来的。单杠是老舅找机械厂谁焊的,说是没花几个钱,给咱晒被子。”
徐长青失笑。不过老大的机械厂还就不缺这几根铁管子,就是只怕有违何老舅期盼,他外甥能有多少时间在这。
“九姑呢?”
徐长青这话刚落下,前面大门就有响动,很快推门进来的可不就是手里攥着头巾的沈九姑正快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