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688)
大的已经被惯成那样,明知这个孙女为何这么多年来大年三十就是不去大房拜祖宗,居然还整这些。
她自认就是没有全心全意拿婆婆当亲娘,但也差不离了,当婆婆的怎么就能做得出偏心到继子那种程度。
要是她这个儿媳妇不孝,婆婆觉得还得靠上面两个继子继媳养老也就罢了,问题是真不用她两口子养老了?
之前还不觉得婆婆糊涂,她还寻思她家长青这孩子对她奶意见太大,这回就绝不是她当儿媳妇的偏心自己孩子。
锅里小鸡炖蘑菇的香味就愈发浓郁,白秀兰出外屋地用心听了听外面可有马车过来的动静,遗憾的是还无响动。
而且她家小黄就机灵得很,早早待在院门外守着,要是孩子回来就一准起来汪汪汪叫,可这会儿就趴着不动。
“爹!……娘!……我和长卿回来啦……”
白秀兰的脚步一顿,猛的一下就转身快步又去掀起还在晃的棉帘子,边高声回应着出外屋地就见俩孩子笑眯眯并肩而来。
“娘。”
“哎~”还好,还好,她家气性老大的长青就瞅着气色很好,没啥黑眼圈,“快进屋,你爹都喊了。”
西外间。
“爹,我们给您和娘拜年来了,祝您和我娘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羊年大吉……”
徐启光好笑地看着一前一后进来的两个孩子,再看到嘴里蹦出一串吉祥话的女婿要跪下磕头,他连忙拦住。
白秀兰就乐哈哈地掏起红包先开口了,“快,听你们爹的,咱们家不兴这一套,好了,快站好!”
沈卫民立马看向徐长青。
徐长青含笑点头,“心意到一样的。”说着,她就看向炕上要下来的小长源和小长悠,“咋不喊新年好呀?”
小长源和小长悠乐得咯咯直笑,小兄妹俩就不约而同拱手,异口同声:“姐姐,姐夫,新年快乐,快快乐乐。”
沈卫民听到这儿都顾不上老丈人丈母娘,乐得掏出两个大红包就快步去炕前,一人给一个就抱起两个小家伙。
徐启光笑笑摇头,见媳妇白秀兰已经快步出房间,他就朝他家长青扬了下下巴先朝房门口走去。
如他所猜,外屋地,孩子娘就还忙着她准备许久的午饭。再回头,无意外的,他家长青就跟在他身后出来了。
徐长青心知她爹想听什么,“很好,一切顺利。我和卫民哥出门回来那会儿,(石)爷爷就有沈爸爸他们陪着。”
徐启光点头,看向白秀兰提醒道,“简单些就好,自家孩子不是外人。给你娘说说在那边情况,她不放心。”
徐长青欣然应下,“这边有我,您先进屋。不放心啥呀,我在那边老受欢迎了,红包就收了不少……”
徐启光失笑摇头,见孩子向她娘汇报,他就没在外屋多待。有些话,他家长青不在场正适合问卫民那孩子。
“……前天团年饭吃好就八点钟,大伯母那边连饺子都包好了一家一份儿,也没让我们小辈洗碗啥的。
到昨儿上祠堂聚餐就我姑带头摆放供品上菜,大伯母在家负责招待老一辈,沈妈妈就陪沈奶奶上六太婆那边。
后来我和卫民哥还去了一趟六太婆那边拜年,六太婆还拉着我的手夸我是好孩子来着,给的就不是红包。
一个红色绣花荷包来着,里面放了个银戒指。我都不好意思收,是沈奶奶让我收下,说这还是六太婆嫁妆。
到昨晚我才听沈奶奶说原本六太婆还想放两个银元,是她请六太婆包个六毛六,六六大顺就很吉利。
六太婆就拿了她的银戒指出来,说是这戒指更有好兆头。这事儿,就沈妈妈知道,我没告诉其他人……”
第622章 这是谁来了
白秀兰倒不意外沈家有名的“全福人”六太婆为何一开始还想给她家长青包上两个银元如此丰厚的红包。
之前就听她家长青提到有一年沈家六太婆得病,最后就是她家卫民这孩子找的他舅从省城调来的进口药。
加上沈明秋当年毕业分配工作,好像又是卫民这孩子找他二姥爷说了几句好话才让沈明秋到食品站上班。
前年他们家孩子一起复习又有三个考上大学,这回听说俩孩子领了结婚证,那位老太太可不得掏家底给见面礼。
倒是这么一来,不好再让她家卫民坚持等两年再举行婚礼,看来今年年底,不管孩子什么想法得摆酒席了。
沈卫民也正有此意,此时在西外间就向泰山大人提起此事。自然,他是以石老的话为借口,推翻他之前的支持。
原本他是计划等明年或是后年假期再举行婚礼,到时形势只会越来越好,想怎么个隆重举行婚礼都不是问题。
只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为他就不再办酒席了,说是时下城里举行婚礼多的是人仅仅分个喜糖就算完事了。
何况他两口子之前订婚宴还搞得挺正式的,所以以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就觉得他两口子再补上结婚证,这亲也结了。
但怎么可能?他盼了两辈子的婚礼岂能马马虎虎了事。当然,这些话就不好说出口,连对长卿,他都没提。
沈卫民眼巴巴地看着听完没反应的老丈人:“爹,您说咋整?我觉得(石)爷爷说的很有道理,您说呢?”
你个傻小子!亏你平时还挺机灵的,连结婚证都让你们领了,我还能反对举行婚礼?徐启光无语地睨了眼女婿。
“哈哈……”沈卫民笑了声,伸手摸了摸自己脑袋,“我这不是要先征求您同意嘛,您要不点头,长卿不会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