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815)
“哟,你还知道啊。”没个闺女,拿徐长青当外甥又当侄女的何大花这会儿确实心情不佳,但也打趣起了大姑子。
要不然啊,大喜的日子,起先哭是哭嫁,这会儿再说不好听的话就不吉利了,还没得惹大姑子和大婶子又伤感上了。
没瞅今儿当爹的原本可以去沈家的,偏偏还留下来,左不过就是担心家里只剩大姑子她婆媳俩,不放心罢了。
赵凤霞一直没先回家就是寻思着等人少了好打听一下孩子老叔这回嫁闺女收了多少彩礼,又准备了多少压箱钱。
她也在边上拉住何大花,说笑着伸手指了指徐启光和白老二所在的西屋,又指了指婆婆的腿和东外间门口。
徐老太并不觉得累,但儿媳只差直接开言上东屋,她便配合着捶了捶后腰喊上何大花妯娌俩人一起上屋里歇会儿。
其实要她说老二家的真没必要再打听,不是她这个奶偏心自己亲孙女,是压根就没有可比性,还打听清楚干啥。
是还能趁三丫没出门前找三丫婆家多要些彩礼,还是能让孩子老叔贴补?以往贴补一二还有可能,往后啊,更难了……
第736章 热闹的老沈家
向阳大队上瓦房村,今天一早开始整个村子便热闹非凡,从村口到村尾,再到大道的路口挂满了一条条红布条。
再从沈卫民的院子前面一直到沈家祠堂的一条主道,清扫积雪过后的道上一路过去就是一张张四方桌和长板凳。
而沈卫民的院子,前院中间的空地上一早便摆着昨天下午从徐家拉回来的一车贴了一个个大红双喜剪纸的嫁妆。
一个大红色的立柜上叠放着两铺两盖的四床被子,有两床绿底绣着大红双喜缎面的,还有两床红底绣龙凤的。
一个红色木头脸的脸盆架,上面便放着两个红双喜的陶瓷脸盆,每个脸盆里则放满了花生、栗子红枣等物。
在这大红的脸盆架下方,一对红双喜的暖瓶,红双喜的陶瓷痰盂,一对红色桶,桶里就装有套碗碟和筷子。
在一对贴有红双喜剪纸的柳编大筐,里面就是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如刷了红漆的针线笸萝和用红纸裹着的布鞋。
最后在这些东西的两侧便是同样贴了红双喜剪纸的一台缝纫机、一台录音机、一台洗衣机以及一台立式电风扇。
围观的人就有不少,可以说陆陆续续来看的人就一直不见,但要说有谁震惊于徐启光给闺女陪嫁丰厚倒是极少。
前有徐白蜜执意要嫁知/青,当时徐家就连起了两间屋陪嫁都干得出,此事至今就还让很多家有未婚儿女的记忆犹新。
再说这门亲事,不管是徐家,还是他们老沈家,双方父母如今更是双职工,两家算是独一份的顶顶殷实亲家。
何况这一对新人还是数一数二考到京城的大学生,就是再多嫁妆都不稀奇,但要说不好奇压箱底多少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除了重男轻女的人家拿闺女赚彩礼钱,别说嫁妆,连彩礼都一分不给闺女带回婆家的以外,绝大部分人家嫁闺女还是会拿彩礼作为压箱底让闺女带回婆家,有些还会在家再添一些。
而这徐秀才(徐启光)两口子是出了名的疼闺女,自然不可能准备了这么多嫁妆连个压箱钱都无准备上。
所以一个个的看完嫁妆便心里纳闷上了,这便有直肠子的人问起徐启光两口子到底给了这个闺女多少压箱钱。
对此,不管是沈明全,还是何佩英,或者说负责今天登记来客人情的徐家和,还是年幼的沈小四都是只笑笑。
因为这个根本没法说,就连沈小四都知道他三哥三嫂的事情和其他哥嫂不一样。别说压箱钱要等他三嫂今天带进门,就是昨儿个已经一起拉回来,就他三嫂的压箱钱到底有多少算啥稀罕事。
要不是他三嫂考虑到太张扬不好,家里长辈也赞同,他三嫂陪嫁里头就有两台大彩电藏在屋里没亮出来。
这两台大彩电就老值钱了,就压箱钱算啥,他刚回来的舅姥爷也就是他三嫂的亲爷爷还准备了大冰箱陪嫁呢。
不提暗自偷乐的沈小四如何在人前装一问三不知的还琢磨着如何按他三哥吩咐回话,一早沈卫民出发上白子沟迎亲。
他院子这边,徐春喜便第一时间先领着本家妯娌们去昨儿就搭起的一排灶台那边给本家掌勺大伯子打下手。
听说今天来的客人只多不少,虽说不是流水席,但也多预留了十桌,她们就要在新媳妇进门前将菜都准备好。
而身为长媳的大伯母牛月娥就让三弟妹何佩英在家陪伴婆婆沈老太太和娘家人,顺带着在家迎接招待来客女眷。
至于她自己嘛,牛月娥她自己忙好让侄子去接新娘子的事宜,接着就要开始忙活起新媳妇进门时的所有事宜。
如新娘子进门的火盆,斧头,有身子的要避讳等等,这些虽然早早就准备好,她也再三吩咐过,但备不住有疏忽的时候。
再有,新娘子要赶吉时进门的。好在家里孩子多,一个个派出去的盯住那边何时从村口绕过来就要安排好时间。
这天,天公作美,有太阳出来不说,还风和日丽的好似不是严冬。
在唢呐声和鞭炮声中,沈卫民从岳家迎亲出来,按照他大伯母和媒人丁大娘的意见从白子沟出来绕了个大圈从村头进来。
这刚从村头进来,再拦路要红包的倒是不见了,但不知谁想出去的居然别出新裁的在村口堆了两个喜气洋洋的雪人。
这就要给红包了,他也不知今天到底给出多少红包,好在自从前两天被大婶们堵住起,他就知多准备不会有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