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184)+番外

作者: 应何似 阅读记录

但是其他人家不会像谢家这样做,对于这个封建社会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毛病,谢继宁非常无奈。

见谢继宁心思不定,刘方杰说道:“担心什么,你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回绝,有我在,这济州府没人敢强抢你家的法子。”

“师父,我不是为了这个担心,我之前本来想将这个法子分出去,扩大规模,让其他地方的人也能用这个方法大家致富,现在我想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谢老三听谢继宁这么一说,心里一阵着急,羽绒服是自家最挣钱的了,谢如方从京城回来,是直接拉着金子来的,还不等他说话。

刘方杰就直白的朝着谢继宁骂道:“天真,这样的方子,家里好好的留着,这样的东西,给别人根本不能真正的让百姓获利,只有像积肥法,才能传出去,就是稻田养鱼,明明是你家给的,县衙教授的方法,下面一些乡绅族老都想藏起来,不告诉给底层的民众。何况羽绒服这样的巨大的财富。”

“人心难测,有些东西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全,分出去,就不受你掌握了,我看你还让庄仆学算账认字,庄子上这么多人,用起来,在其他地方置产,那才是细水长流的方法,这羽绒服既然受欢迎,就多开几家作坊,只能卖绒服,不能卖方法。”

“是,师父,我知道了。”

谢继宁认真的回答道,同时也自己反思,自己的方法来得太容易,所以不珍惜,但是对于家人来说,这法子是很珍贵的东西,以后自己可要改变心态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出去玩了吗?

第111章

“师父, 我打算找一下赵知县,这是增加不少税收的事情,暂时也不往外面去, 我们两家管不下来,都太忙了,我爹他们要往外面走,因为这贡品的事情,我家每一季都要往京城去, 弟弟妹妹还小,人手不太够,就暂时缓缓发展。”

“赵兄一定高兴见到你,你每次都能给他带去好消息, 你自己处理, 我就不管你了。”刘方杰对这些事情一向没有太多兴趣,见谢继宁听自己的劝,有了想法, 就撩开手了。

“谢案首,我家大人请你直接进去。”谢继宁到了县衙, 禀报求见之后,李师爷亲自出来迎接。

“大人可忙, 我冒昧前来, 多有打扰。”

“最近春耕, 还有县试, 衙门的确很忙, 但是听到你来了,大人很高兴。”李师爷不介意像谢继宁透露自家大人的心情,这也是拉进关系的一种。

穿过规整的院子,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正院去,李师爷走得很慢,照顾谢继宁的短腿,谢继宁见到差役们走进走出,络绎不绝,就知道,正如李师爷说的一样,赵知县很忙,当下决定长话短说。

“后生谢继宁拜见大人,”

“继宁,你来了,快起来。你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啊!”赵怀瑜素来知道谢继宁的性格,索性也直来直去,干脆的问起来。

“大人我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情,是和我家松花蛋羽绒服有关系。”

“你详细说,”

“大人,我家的羽绒服不简单的是我一家的事情,这牵扯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我家的羽绒服用到的主要材料是布匹还有鸭子,鹅身上的细细的绒毛,家里打算扩大规模,在其他地方设作坊收购鸭子,鹅,处理羽绒。”

赵怀瑜点头,等待着谢继宁接下来的话,反倒是李师爷反应过来了,他是知道谢家的很多工人不是买仆人,是直接用普通百姓家的人的。

“大人我家收鸭子,收鹅,这对一个地方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那个地方的民众养鸭子还有鹅,养得起的人家多养点,养不起的人家少养点,不用粮食养,只要几个孩子打猪草,捉虫子,就能养十几个鸡鸭,这样家家户户都能有一份收入。”

就是放在谢继宁前世的历史上都有鸡屁股银行的说法,对于没有门路的穷苦人民来说,养鸡鸭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了。

赵怀瑜也深深的明白这点,怀安县不是江南地方,有丝绸,纺织发达,也没有很多棉花,做不到家家户户男耕女织,用纺织来补充经济,有养殖来增添点收入,是再好不过的了。

“你说有两点这第二点呢?”

见赵怀瑜感兴趣了,谢继宁接着说道:“这第二点就是我家承诺,除了主要的技术,其他的我们都用那个地方的人来做工,给工钱,这样他们还是农,还能种地,不会造成不稳,而且用自家养殖的东西交换钱财,也不算是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提供就业岗位,等于在那个地方建一个小厂,给没有门路,没有技术的人提供岗位,增加就业。

赵怀瑜细细的思考这个问题,谢继宁见状,就暂时停了下来,虽然很多的地方就有帮工,长工短工这样的说法,很多地方这样做,比如运河边上的码头,很多的帮工,帮忙搬货物赚钱,但是提供岗位这样的理论在这一个世界上没有明确的提出来过。

大家隐隐约约的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由于奴隶的存在,养仆人太省钱,想这样开办作坊提供岗位的措施在谢继宁之前没有人明确的提出来,虽然已经有人这样做。

在这一刻,赵怀瑜有了很多的感悟,建作坊,提供岗位,挣钱,这些都是治理地方的道啊!

“这些想法是谁提出的,你自己想的吗?你怎么会往这边想。”赵怀瑜惊讶极了,他和刘方杰私交甚笃,所以知道这些不是刘方杰的想法,从谢继宁自己以往的行为来看,这就是他自己想的。

上一篇: 初恋星球 下一篇: 刺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