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科举扶贫(189)+番外
“我们县衙也有一支队伍,都是训练了好久,一定能拔得头筹。”赵知县不管两家没有机会参加的人放的话,只管说自家的队伍。
谢继宁则是好奇的问道:“大人,第一名有什么奖励吗?”
“参赛的各家都出不少彩头,第一名可以将彩头拿走。”
几大家族不只是出船队,还出赞助,谢继宁想这样的赛事正最好的做宣传的时候,正应该在显眼的地方都打上广告,不过转念一想,对于各家来说,有龙舟队,就是广告了。
大人说话,王青云和孙道明则是问谢继宁等会儿要给那家加油,原来王青云的王家虽然没有龙舟队,但是王差役参加了县衙了,县衙队伍就是王青云要加油的对象了。
而孙道明的孙家做为怀安县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当然有一支船队,所以也想谢继宁为他家加油。
谢继宁感叹,这是自己太受欢迎的烦恼,但是还是答应为两家都加油,见时间差不多了,赵知县带头,大家一起祭拜屈原之后,就宣布比赛开始。
一共十二家龙舟队,家家的龙舟上还有一个举旗的,上面绣着各家的姓氏,县衙的直接是怀安县三个大字,只听一声鼓声想起,只见龙舟上各家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划动起来。
岸边上的人都扯着嗓着嗓子喊起来,就连彩棚里面大户人家的女眷都站起来看,刘嘉盈更是跳起来喊,李家的表姐妹们想学,却不敢跳起来。
只见姐姐妹妹好几个一起,只有刘嘉盈带着自己的丫鬟使劲喊,静安却不阻止。
静安娘家嫂子林氏笑着问道:“妹子,你是直接在那乡下待上瘾了,我每每要来你家,想请你给这些侄女,侄孙女的管家理事上指点一二,你都不在县城,也不在凤凰山庄子。”
静安微微一笑:“嫂子,我很快活,板桥是一个好地方,在稻香教书,虽然累,但是我很喜欢,呆上一年,我人都年轻了很多。”
“你要是想教导女孩子,我将家里的小辈全部都交给你教,何必去那些乡下地方,都没有规矩,你不累啊!”
“嫂子,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嘉盈文文静静的大家小姐,被你带着去乡下,交往的人都不一样,她长大之后是要嫁人的,在县里没有手帕交,这也不行啊!”
“嫂子,之前想让二房三房的两个侄女来陪我,不如让她们去稻香读一段时间的书。”
林氏之前想让自家侄女来刘家陪静安就是希望可以和静安培养感情,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有机会和谢继宁结亲,但是静安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带上孙女往乡下去稻香书院去,这就让二房三房的人都犹豫了。
第114章 (第二更)
林氏自己倒是想让侄女跟着去, 虽然吃苦,但是静安连自己的孙女都带去吃苦,怕什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和静安一起去吃苦了,还怕和她感情不深,况且那谢家人在板桥,正好也去和谢继宁祖母、娘认识认识, 最好不过。
奈何小辈的人不这么想,李芷兰李芷芳既然和谢继宁同辈,从年龄上就知道是父母的老来得女,打小穿金戴银, 娇惯长大, 不像林氏一样陪着夫君一路拼搏有吃苦的想法,所以都退缩了。
这会儿静安提出来,林氏尽管心动, 但是毕竟不是自家女儿,知道两个侄女都不太愿意, 就推脱道:“她们要先在家里带一下侄女们,我这忙不过来。”
静安知道娘家的意思, 也不强求:“也好, 她们两个辈分要高一点, 能帮上你的忙, 至于你说的嘉盈没有手帕交倒是不怕, 宁哥儿妹妹天资聪颖,还有一个堂侄女稻花也颇为体贴。”
“再说,观一书院的几家夫子的女娃子, 等秋天开学,也打算让我带去书院。我请动了几家的女眷。有绣花绣得好的,也有之前是官家小姐,礼节规矩都精通的,也有才学颇佳的人,都想去试试。”
静安在书院待久了,越来越上心,就好几次去拜访几家夫子家的家眷,这些夫子都是之前在朝廷为官或者是大儒,都是观一书院顶级的夫子,他们的家眷自然不是一般人,静安特意数次拜访,说动了几家带着女儿或者孙女往稻香书院去。
稻香二院特意设小班,她们去就是小班的学生,板桥的女孩子们则是一步一步的考上去,虽然整个板桥打算往深了学的女孩子没有多少。
但是以谢珍珠为首,还是有几个有天分的,都打算不仅仅简单的学一些算账识字,或者绣花厨艺等偏向技能的东西,而是往深了学,认认真真的学一些学问,学一些四书五经。
“真的,你还说动了她们。”
林氏惊讶极了,赵知县的家眷都在京城,整个怀安县的女性社交分为两个圈子,一个是有钱人家的,另外一个就是以静安为首的观一书院的圈子了。
就连王县丞家,孙家这样的家眷都非常想和静安圈子交往,因为这些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还大多数都是官家夫人,就算辞官了,也比大家高级。
虽然观一书院也有普通的夫子,但是顶级的那几个,都不一般,静安能将人拉去稻香书院,当真是下了功夫了,林氏非常心动,她看中的不是学什么,是想自家的女孩子能发展一些社交,这些人家的女孩子之后嫁的人家都不简单,现在和她们打好关系,将来有事情的时候也有方向。
“你想开办一个女书院,为什么不直接在观一书院旁边开一个,这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只要有钱,何必跑到板桥。”
“那里是不一样的,稻香书院不一样。”静安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在板桥,整个环境都是轻松快乐的,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