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科举扶贫(356)+番外
“是,大人,属下一定牢牢记住。”
见场面有些严肃,谢继平打破气氛,问道:“大哥,咱们接下来往那里去,”
“咱们先不去宁德县城,先在这周边走动,我打算去海边看看这卫所还有海防建筑情况。”
“咱们直接去吗?”
“还有时间,咱们目的地是海边,咱们慢慢的走去。”
谢继平叹息:“我好想看看这海是什么样子,还要慢慢走。”
其他的几个没有见过大海的人也都很心动,谢继宁想了想。
“这也快要到过年了,咱们直接去,这其他地方,等过年之后咱们在出来。”
大家都欢呼起来,都快活极了,欢快的打马往南边走去。
“大人,这天气不对啊,这看着像是要下大雨。”
“这会是冬天,”
对于宁州的气候,谢继宁还是不习惯,通常来说,冬天的雨的不会很大的。
王捕头道:“虽然是冬天,但这雨下起了也是很大的,大人,咱们要先找一个地方停下,这雨下起又湿又冷。”
孙川骑马看了看道:“这地方是山间,一下子到不了村庄,我们找一个山洞躲雨。”
幸运的是在下雨之前,大家找到一个山洞,山洞很大。
青山带着几个侍卫拿树枝点火将里面的鸟雀惊飞,将山洞整理出来。
孙大夫则是拿出几包药来递给王捕头:“这是防虫蛇的,这山洞里面这些东西应该不少。”
王捕头接过仔仔细细的在周边是撒上,这山上的虫蛇是非常毒的,因为这些每年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
“孙大哥,你们可能要多找一些木材来,这雨一时半会的可能停不了,还有马草。”
孙川带着人赶紧就往外面走去,不一会儿,就找来不少的木柴,又打了几只猎物,还有几捆马草。
火刚刚升起,不一会儿,外面的雨就下了下来。
“这冬天了还有这么大的雨水,宁州的这天气,确实很不一样。”
王捕头道:“大人,你是不知道,这五六月的时候,这雨水才大,这几年都是有大灾的,城墙都泡塌了。”
“我在卷宗上怎么没有看到相关,”
王捕头不说话,谢继宁气到没有话说。
“官府报上去,至少能有点救灾的钱,多少能到百姓的身上一点,就算为了钱,这衙门也不能置之不理啊。”
不只是谢继宁惊讶,其他人也都惊讶不已,孙川更是死亡凝视。
谢继宁和他说过宁州问题很大,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么大,永安帝让他跟着谢继宁,一方面是保护,另外一方面也是借谢继宁摸清楚宁州,包括宁州周边的情况。
孙川只是武力值高,在谋划方面不如孙明,即便如此,他也知道,百姓受灾,官府置之不理,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严重的。
谢继宁气到无语,宁州总是能刷新他的认知,也不知道这前任知州是有多废物。
谢继宁算了一下,之后和畲族交往要钱,虽然不多,刘芳苓的济慈院要钱,而且还要得不少,医馆要钱,有灾难要钱,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至于新修水利还有修路,还有发展教育,带领百姓致富这些都只能放在以后,目前想都不敢想,要等将之前的窟窿补上才能行。
虽然自己庄子还有作坊,一方面,这是自己的私人财产,顶多能拿来成为教学基地,就是这教学基地也只是目前,等后续都要挪到宁州的官府所属的作坊,官田。
而是就算自己都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
谢继宁暗暗的下定决心,等回去,就将几个罪行严重的官员还有他们的狗腿子判刑,抄家,尤其是马同知还有张通判。
反正自己的第二份奏折这个时候应该到京城,大不了累一点,将另外两个人的事情先承担。
王捕头不知道谢继宁的心里活动,看着谢继宁咬牙切齿的样子,只能无助的缩在火堆旁边。
谢继宁缓过来之后接着问道:“这宁州还有什么灾难,你一起说吧!我不迁怒你。”
“咱们宁州靠海,这台风暴雨最多,经常连州城里面都能被泡,还会有瘟疫,鼠灾,前些年,这地还干旱了好久。”
“还有山林崩塌,”
“山体滑坡,泥石流。”谢继宁道,在宁州这样的山区本来就是山体滑坡事故多发地带,这种情况,树林就重要了,畲族的种植模式就必须要换,不然太危险。
宁州本来地里环境就恶劣,地少,山多,山上野兽老虎多,海边有海盗有台风,到处都是危险,偏偏还遇上不作为的官员。
就着雨声,谢继宁从几个本地的衙差的口中仔细的了解了一下关于宁州的这些灾害,还有之前的这些官员的行为。
“单凭渎职这点,这宁州的大小官员都是要被惩罚的。”
刘师兄感叹道,这宁州这些官员,问题太严重。
谢继宁道:“渎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小的罪名,州府衙门里面那些冤假错案那么多。”
看着瑟瑟发抖的王捕头还有几个衙差,谢继宁道:“你们几个有罪,但是还能救,之后要洗心革面。”
“是,大人。”
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才停,等确定雨停之后,大家才出发。
“这山水也涨太大了,这昨晚上的雨下得不小啊!”
“咱们这的雨就是这样,这冬季下雨是冷,大到不算大。”
“大家注意安全,这路上有点滑。”
“主子,这里有界碑,前面应该有一个大的村庄。”
“咱们去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