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170)
“她昏迷多久了?”清洗好手上的血迹后,赵静才问一旁的雀儿道。
雀儿听到是关于朵莱纳的事情,就着急忙慌地开始比画起来,一会儿伸出一根手指,一会儿又张开五指手。
赵静这才知道她不说话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说不出来。
“不能说话?”她问道。
雀儿愣了一下,又飞快地点头,然后继续比画刚才的动作。
赵静不懂手语,只能一脸茫然地看着她,随后说出自己的猜测:“五日、一日?”
雀儿不断摇头,否认她的答案。
“不用猜了。”躺在床上刚才还死死地闭着眼睛的女人不知道是什么女人已经坐了起来。
匈奴的语言和楼越的很相似,赵静勉强听懂了,错愕地转头看着她。
雀儿这时也飞快地跑到床边,然后开始抹眼泪。
可能是以为她听不懂,朵莱纳又用齐国的官话重新说了一遍。
然后又抬起床边雀儿的脸,哄骂着说:“再哭就不让你继续待在这里了。”用匈奴话说的。
可能是真的怕被赶出去,雀儿立即停了下来,她不想被鹰隼赶走,她想继续当她身边的雀,她不能坏了她的计划。
可能是为了表扬她的听话,朵莱纳唇瓣还在她的脸颊轻轻碰了一下。
赵静全程安静地看着主仆的举动没有出声,知道朵莱纳再次看向她,并且道谢后,她才打开房间的门,将外面的周晏请进来。
“能否说一下你遇到了什么吗?”周晏知道朵莱纳听得懂官话,进来的第一句话便问道。
她的声音里带了些急迫,早在外面时她便听到了房间里有人在交谈,但她敢随意开门,只得等到门从里面被打开。
“接下来可能要麻烦周将军了。”朵莱纳没有回答,而是先说了句客套话。
从和朵莱纳的交谈中,周晏知道,北匈奴不顾草原的规矩,在本该休战的季节忽然突袭了她们的部落,抢了她们的牛羊。
她从天门关带着族人去支援,对峙时却被部落的叛徒用弓箭从后面偷袭,本以为回了天门关就可以安心,没想到天门关在她离开后就被叛徒的人控制了起来,最后被族人护着,这才一路逃到了玉城。
她说完可能连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捂着脸笑了起来。
周晏皱着眉看着床上的人,她的表现不像撒谎,况且这个伤口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的。
自己和朵莱纳有过短暂的交手,知道对方实力不俗,确实也只有背叛才能如此伤得了她。
“你想让我怎么做?”周晏问道。
她方才说要麻烦自己,不排除她想让自己出兵帮忙。
如今朵莱纳的部落和齐国勉强算是和平的局面,但若是出兵,朝廷那边还好说,将士们可能会不满。
“将军不必为难,只需要让我在这养好伤就行。”好在朵莱纳并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十六岁了,也就是说,又一个三年之约到了。(思索)
109 自私
◎这样就算是自私吗?◎
朵莱纳在玉城内时倒是没搞出什么祸端, 就像她说的那样,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养伤。
周晏不喜欢她看自己的眼神, 似对比,似失望。
就好像自己没有达到她的期望。
可是自己明明不认识她,两个人见面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得出来,而且每无一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周晏不喜欢她看着自己的眼神,但在同一个屋檐下又难免会碰见。
“周将军起得可真早。”
这是周晏又一次早起,太阳都没出来,朵莱纳倒是已经在自己房外等着了。
“早。”周晏淡淡地回答道。
她不想过多理会朵莱纳, 而是到一旁练武。
以前在义军时没有过多的物资, 大家手上拿的都是刀枪之类的损耗不好太大的武器,以至于她如今射箭的技术依旧不怎么样。
不过现在她当了主帅,定是不能次次都和以前一样扛着枪亲自领兵上阵, 她要为更多的士兵负责, 所以勤加练习箭术是必不可少的,好在将军府就有校场, 倒也方便了些。
她的力气不小, 拉开二石弓还算绰绰有余,只是她的准头不行, 虽然不至于脱靶,但总是射不中红心。
拉弓、放箭, 依旧是靶子的边缘, 周晏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一根箭矢搭在弦上, 却迟迟没有拿起来。
“周将军为何不继续了?”朵莱纳从外面进来, 一副坦坦荡荡的样子, 似乎刚才在外面偷窥的另有其人。
“你怎么会在外面?匈奴人都喜欢暗地里搞小动作吗?”一旁的赵静见朵莱纳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 一下子急道。
要知道她救人是本着医者仁心的想法,可不代表着她就能接受匈奴人,毕竟她可是在楼越长大的人。
“赵姑娘不用紧张,我只是刚好路过,看见周将军在这里射箭于是停下了看来一下罢了。”朵莱纳的官话说得很好,甚至连语气措辞都要比一般人好得多,似乎是专门学过的。
“周将军能否把弓借我试试看?”周晏被朵莱纳的自来熟弄得一愣一愣的,她说完后就听话地将弓箭递了过去。
朵莱纳肩上的伤还没完全好,试探性地拨了两下弓弦,随后才从地上的竹楼中抽了一支箭。
相较于周晏,朵莱纳拉弓的样子很轻松,箭射在靶子时也没有周晏的沉重。
“厉害。”周晏盯着远处被箭矢从中间贯穿的靶子,这两个字不知不觉便说了出来。
“在草原,若是射的箭不够狠不够准,可是要饿肚子的。”朵莱纳将弓放回周晏的手上,淡淡地说,“周将军若只是这种本事,可是会让我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