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27)
宋祈安正想着,手里却是感到了一丝暖意。
“外面下雪了,陛下难道打算这样就出去吗?”
李婉将一个汤婆子塞到宋祈安的手里后,又一边帮她穿上保暖的衣服边说。
宋祈安当然也不示弱,她当即让一旁的果儿将李婉的衣服拿来然后踮着脚帮她披上。
正当李婉主动牵起宋祈安的手准备出去时就听到一声声猫叫传出。
最后是宋祈安抱着长生出门的,无他,因为只要有宋祈安在的地方长生是很少允许别人抱的。
但在李婉眼里,受小动物的欢迎反倒成为了宋祈安善良的表现,毕竟小动物对这样的人是难以抗拒的。
等出了寝殿有一段路后,李婉才开口问:“陛下这是要带臣妾去哪里?”
实际上宋祈安也没想清楚要带李婉去哪里,她只是想试试看李婉会不会跟她走。
她早已做好在门口就被拉回去的准备,虽然心里难免会失落,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她没想到的是,李婉居然就这样跟她走了,于是宋祈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人带到这里为她作一幅画。
宋祈安从小便喜欢跟在大姐身边,早已将宋意那些丹青技艺学得七七八八了,只是不够熟练。
等她差不多画完时身边已经被一盏盏长明灯包围,雪也早就停了,长生已经累到趴在李婉的怀里罢工了,但李婉一句有没有催促过催促她。
宋祈安就毛笔放到笔架上的那一刻,一道钟声也随之响起,早已到了就寝时间。
李婉一直注视着宋祈安的一举一动见眼前人放下手中的笔才站起来问:“陛下画得如何?”
“还算是差强人意吧,比起大皇姐来说朕的画还是要逊色很多,皇后不如亲自来看看。”
宋祈安说着,脸上不自觉带上了笑容,什么叫大体上还算满意,不过是这少年的谦辞罢了。
李婉观察着宋祈安的神情,得到少年的邀请后才走过去。
只见那画中的少女慵懒地坐着,一只手倚在亭子周围的栏杆上,另一只正抚摸着怀里的小猫
眼睛却是眺望着远方。
李婉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画,心里涌出想据为己有的念头,至于是对这幅画,还是对这作画的人,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皇后觉得怎么有?”
李婉一回头便看见少年一脸期待,又面露羞涩的表情,就差说一句,求夸夸了。
“臣妾很喜欢,不知道陛下能否割爱,将这幅画赏赐给臣妾?”
李婉本想夸一下这个少年,谁知道一开口却成了向少年讨画。
“这本来就是要画给皇后的,皇后喜欢便好,旁的不用多说什么。”宋祈安低下头故作羞涩道。
——
元日后的第四天
休沐终于结束,大臣们也如同以往一样来上朝,积压了好几天的奏折如小山那般高。
只是奏折的事根本不用宋祈安担心,她只用看那些被李承恩批注过,允许她看的那部分。
更应该让她担心的是应付着朝中的大臣。
以往宋祈安是不经常上朝的,更不用说在朝堂上发言了。
但自从她名义上亲政后,保皇党,或是其他党派的人总会有让宋祈安开口决策。
宋祈安当然知道他们的苦心,想让自己多参与政事的商议,但是有那些世家在宋祈安哪怕出了声,多半也会是偏袒世家。
毕竟自己不能让世家觉得自己有反抗他们的意图,否则自己只会走上父皇的老路。
如今日,工部尚书王善跪在下面请宋祈安下旨从户部中拨款作为今年工程的开支。
【作者有话说】
这几天一下子涨了那么多收藏,是被扶贫了吗?(感动!)
现在下了新晋倒是没有那么紧张了。
19 误会
◎太傅误会◎
“陛下,去年工部有许多工程还没来得及收尾,恳请陛下下旨拨款。”王善匍匐在地上,他的声音在宽阔的大殿中格外响亮。
王善一说完,站在队伍里的户部尚书也待不住了,季谅手执象牙,迈着小步伐迅速走了出来。
“陛下,去年江南地区受到涝灾,百姓们至今还未缓和过来,需要朝廷的帮助,国库有些吃紧,若是其他部门那边不着急可以先缓缓。”
这个季谅对待非同党之人是出了名的扣,听到工部尚书要银子便是拼命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
王善只是轻嗤一声,保持着跪着的姿势,直起上半身对宋祈安的位置拱了拱手,转头向立在一旁的季谅说:
“工部的工程可不能延误,马上要开春了,各地的河水即将解冻,若是没有足够的银子去检查各地的水坝,加以修复,只怕到时候闹涝灾的就不止那一处地方了。”
王善说完又对着宋祈磕头,安继续道:“还请陛下定夺!”
王善是科举入仕当的官,以前家里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最是看重百姓的生活怎么样。
季谅当了那么久的户部尚书嘴巴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以前也不是没有舌战群儒过,他一回嘴两人又开始吵了起来。
宋祈安就这样看着,这种事几乎每隔三天就会出演一次,有时是两人在对骂,有时是一群人在吵架。
尤其是在刚开年这段时间,各个部门都缺钱,好几拨人等着户部掏钱。
季谅是世家出身,二十多岁便靠着萌荫当了官,有着家族的帮助一路升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不过他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由于不太会做人遭到排挤,若不是有他的同胞长兄,当今的尚书省左仆射季珏在替他撑着,估计早就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