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六零随军:抢来的正派老公有些烦(25)
算了,活着就有希望,穷就穷过吧!
安泰心里再次叹气。
……
春娇坐在床上归类她们手里的那些钱:
289元!
是如今她和刘氏的全部家当,现在刘氏都交到她手里管理。
自从醒来之后,春娇不知不觉成为这个家的主事人,刘氏也自觉地听她安排,今日更是把包裹里的钱交给了她。
“娇娇,这大钱咱们要不要去换?”
刘氏纳着鞋底,看着女儿一会儿沉思,一会儿叹息,不免有些担忧。
“换!干嘛不换!”
昨天是旧币换新币的第一天,可是街上置换点的人却寥寥无几,倒是有不少在周围张望,却很少人付诸行动。
想想也是,穷人家家里没有大钱,就是有些零钱,也不用置换。
至于有大钱的人,财富一下子缩水那么多,自然是不愿意置换的,就是明白大局已定,但还是想不甘心,希望用沉默对抗,希望能有些许改变。
可能是第一天的情况不是太如意,上面已经察觉。
第二天,上面又张贴了新布告,且大喇叭里进行了宣传:
表明钱币面额变小,但不会影响购买力,上面正在大力抑制物价,以后就是少量的钱币也会以后很强的购买力,让大家不必担心。
且下面还解释了以后粮食的购买政策继续维持按照人口定量购买,且七日后就采用新币交易的政策。
这项政策一公布,不少人坐不住了,情况已经这样的,如果不加紧兑换,以后购粮就是个问题,且先前物价其实已经完全上面控制,细粮八九毛一斤,粗粮七毛一斤,这样的价格,大额纸币根本不能用,放着也是一张废纸。
罢了!罢了!
很快成为不少人的心声。
第二天换币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排成了长队。
上面看人员多且拥挤,干脆采取增加多个站点,任意站点都能兑换的方法。
各个区各个街道设置换钱站点n数个,学校,街道、工厂、机关等地方设置了置换点,人员拥挤状况很快得到了改善。
“我跟你去借口,咱们把那几张一万元的换开,还有100元和20元的那也置换成东西。”
刘氏听女儿说同意换钱,直接将手里的鞋底放在框子里,下床找鞋。
“不能在咱们街口换!”
春娇直接说道。
第21章 遭遇纠缠
“为什么不能在咱们街道口那换?”
刘氏有些懵。
“你拿着那一万元或者那一百元不觉得招摇吗?”
春娇有些无奈地提醒道。
她跟刘氏现在孤儿寡母的,穷得一逼,突然拿出那么大面额的钱去换,别人不惊异才怪呢!
不怕她们只换那几张,本来她们要换的钱也不多,问题就怕,她们一直以贫穷示人,突然手里拿着那么多钱,那些人会怀疑她们藏了不定多少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她跟刘氏孤儿寡母的,安家更是缩着身子过日子,以后能自保就不错了,一旦她们成为一些人的眼红对象,那后果是不敢想象的!
就是如今,她每次出门的时候,也是故意穿得陈旧,能裹头巾戴帽子,绝对不会露面,就是避免招摇,引来麻烦。
“那……那我们去哪里去换?”
“那100元的就不换了吧!总共两百元,就换两分钱,不值当,1万元的我出去换,还有张20元和一张18元的,你看是换信封还是钢针,根据需要在门口换得了。”
春娇对刘氏说道。
内心有些滴血,好不容易成为万元户,这一下子就缩水那么多!
不过她们其实也没多少钱可换,先前面额比较小的50之类的都换开了,那一万元的虽然每张只有一元钱,这一元钱目前来看,还能买些东西。
记忆中前世父辈们说过那个时候后来钱少,钱就比较值钱,一些工人每月才十几元钱,这以后各种东西的价格会持续走低,一元的购买力应该也是很强的。
春娇不是没想过如今的钱币如果放到几十年后那已经算是有收藏价值的文物,其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只是这种想法,也只有前世才会有,到这个时代,根本就不会考虑那么多,她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吃饱饭的问题。
任何东西在吃饱饭面前都不足为题!
还有,这个时代比钱币有收藏价值的文物多了去了,也不用在乎那些所谓的纸币。
单就刘氏手上的银镯子,还有床帐上的那些铜钱,一串串的,数不胜数,都成装饰物了。
那些东西如今也卖不出去,就是卖出去也值不了多少钱,春娇倒是有先收藏住的打算。
母女二人分好公,春娇就带着大面额的钱币出门了。
今日换钱的人果然多,大街上都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显然都是换钱的。
虽然人多,但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负责帮忙换钱的一般都是街道处的工作人员或者工厂企业处的办公处抽调出来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先前应该已经做了培训,除此之外,周围还有不少身穿制服的人维持秩序,那衣着之人很多显然是队伍上出来的。
青城是海滨城市,海上队伍有很多,这次换币活动,不仅仅城市,乡村也有,需要参与的人不少,海军也出来帮忙了,各个街道、厂区等处巡逻维持秩序,甚至做咨询解答的也有。
春娇跑了几个点终于将万元的纸币换了钱,揣在兜里沿着路一路往回走。
为了避免人注意,春娇走的是另一道街的小路,因为今日是换钱的高峰期,主街道上有很多,春娇不想遇到熟人,再过几道街就到了她们住的棚户区口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