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六零随军:抢来的正派老公有些烦(266)
“我说是真的吧,你一脸还不相信的,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他大言不惭。
“娇娇,过两日我还准备去蓬莱办事,你想不想出岛?”
江德富吃饭的时候突然说道。
“我能出岛吗?”
春娇有些兴奋。
“你又不是住监,怎么不能出岛?辛苦你了,让你跟我到这艰苦的地方,等局势好些了,我找找人看能不能动动离开这地方。”
江德富有些心酸,这年代真他娘的……
“不用动,待在这岛上挺好的,相比较安静和谐很多,外面可不一定如这岛上。”
春娇急忙说道。
外面的情况还不如这岛上呢,以后可能更糟糕,这里天高皇帝远,最多也就拿王振彪折腾了些,但毕竟这岛上都是部队,上面虽然说搞活动,但也不敢在部队太折腾,害怕出问题,一般就是在地方。
王振彪也就小折腾些,就这样,听说队伍上已经有兵土不是太满了,毕竟瞎折腾,饮食什么的下降,都是小年轻,脾气盛,还有安防问题,王振彪也不敢大范围搞形式,也就基建工程或者渔村操刀。
就是她们这些军嫂,因为张桂英的关系,王振彪也不敢太招惹,要不然在别的地方,她们这些军嫂想安慰种地不参与那些,根本不可能。
春娇现在觉得她们这些人就好比编外人土,种地虽然辛苦些,但内心充足,也不用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她现在自觉性格开朗了很多。
“娇娇,你放心,虽然现在局势不好,但我会护着你们,不会让你们捱饥受饿的!”
江德富眼睛有些潮润,他以为她是安慰他的话。
“对了,什么时候出岛?”
想想能出去看看,她有些兴奋地问道。
“后天,你这两天想想需要买什么,罗列一下,免得到时候忘了。”
江德富看她兴奋的神情,也不禁莞尔。
只是在后来的时间,他有些后悔那一日带她出岛。
第217章 人的思维是固化的
地里的活基本干得差不多了,有小周和一帮小战土帮忙,红薯、土豆很快收完毕且下了地窖。
三块地也被翻了一遍,准备到了时节种麦子。
颂山岛是不种麦子的,至少在春娇她们来岛上之前是不种的。
主要是土地贫瘠,产量没有玉米、红薯高,这里的人就不习惯种庄稼。
岛上渔村的习惯,就是简单种些玉米红薯,至于青菜就是萝卜之类,其他时间就忙着织网打渔,用渔获换钱,去岛外购买日常用品。
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
人穷很多就是穷在思维。
春娇前世去过一些东南亚一些小国和非洲一些国家游玩过,当时也就是散心,出去看看新奇。
在她没有去过那些国家的时候,一直认为贫穷要么是战争原因要么就是土地太过于贫瘠,贫瘠的土地开不出花来。
真正到了那些地方,其实发现那边的土地是很肥沃的,包括非洲并非都是干旱沙漠,有大海以及各种优质的资源。
之所以穷,就是穷在思想。
没有太多教育和指导,人的思维是固化的,人很难赚到自已认知以外的钱。
那些地方人穷,就是没有忧患意识,吃了今天不说明天,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饿死无所谓的生活态度。
特别是东南亚一个穷国,那里山美水美,热带地区,也不缺水,物价奇高,青菜也很贵,当地人宁愿去山上找野菜吃,也想不起来种些蔬菜。
其实就是房前屋后种一些,也够吃了。
种植作物除了水稻就是玉米,种下去就不管了,别说浇水,就是草把庄稼吃了,也想不起来拔草。
除了必要的劳动,基本就是吃饱跳舞唱歌,有俩钱就想喝啤酒。
日子看着是穷而逍遥,只是生病几元钱的药钱都拿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让人真是觉得可怜又可恨!
春娇当时看了就觉得感叹,其实国人包括一些时代也是有差不多的经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
春娇记得自已小时候,一到冬天家里的青菜也是很少的,那个年代其实已经有的地方用暖棚种菜,就是没有暖棚的地方,如果撒些菠菜,长得不是太好,也不影响吃,随意种种就不缺菜。
可是不说自已家,附近的人,冬天就是吃些萝卜白菜或者咸菜,有时候就用油泼些辣椒面,也想不起种些青菜,宁愿蹲在墙根儿闲聊天。
说到底是意识思想的原因。
如今颂山岛渔村的渔民其实也一样,日子看着艰苦,其实在种地上也是很随意的,基本种下就不管了,除了平时打渔,到了农闲的季节,基本就是坐在村头晒暖,男人闲聊喷大空,女人们拿着针线活闲聊。
也不能说他们懒,就是随众心理,别人不拔草,自已也不想拔。
没有人种菜,自已就是没吃的,也想不起去种,吃饭凑合个温饱就行。
民风在于教育,在于启智!
春娇也不确定麦子会有多少收成,只是颂山岛属于北方,冬天寒冷,庄稼也没多少能种,地也就是荒着,种些小麦试试也不错。
地翻过后,撒了肥料,春娇准备休息几日再考虑种植小麦的事情,另外,她也要考虑这次出岛后要置办的东西。
拿出一个小本子,她开始在上面罗列需要买的东西。
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很多需要的日常物品,江德富早就配备了很多,他这人还算是心细,但毕竟是男人,考虑不了那么细致。
比如针线做活的顶针,还有纳鞋底子的麻线,家里配备的草纸也不算多,春娇听说蓬莱那里有造纸的小厂,考虑去那边看能不能批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