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六零随军:抢来的正派老公有些烦(533)
这次考试还有很多成年人参加,下乡城市青年没有学习机会少,但留在城里的一些不少也占着资源优势,两个孩子还小,如果在前世,他们这年纪其实也算是少年英才班的学生,能考到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不多的意外惊喜。
当时江德富帮俩孩子报名的时候,上面招办还打电话,问安安和乐乐年纪太小,确定是上完高中了吗?
幸好有江德富的身份,那些人的没了太多质疑,其实内心更多的想法也就是只不过小孩子凑热闹罢了,能考个什么!
反正报名的人多,做出的数据上面看着也好看,何乐而不为?
安安的成绩比较均匀,五门成绩,平均每门近九十分,数学稍微低些79分,好在其他科基本满分。
乐乐就比较偏科些,理科数理化都是90多分,语文75分,政治刚刚61分,这小子不喜欢背书,分数也就拉在这些学科。
成绩公布之后,不少人前来恭喜,岛上这次参加考试的人不少,部队子弟到了年纪的基本都参加了,还有一些年轻的土兵。
春娇了解到张海洋考了399分,根据公布的成绩,这成绩着实也不错,应该考上山大没有意外。
张海洋虽然没有安安和乐乐考的高,但他这个成绩其实已经算是很出挑了,他这两年基本算是半工半读的情况。
“海洋,你这成绩如果要报上京的学校,按照排名也可能录取。”
大家到张桂英家恭喜的时候,不少人遗憾道。
通过江司令家俩孩子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上京的大学是顶级学府,以前可都是不敢想的,能去省城上学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算是去了大地方。
“没事,我就想留在咱们鲁省,山大的条件也挺好的,距离家还近,我来回也方便,山大对于咱们本省的考生还有优待。”
张海洋笑得有些赧然,但眼神流露出的神情却是满足的。
他们家的情况,上山大是最好的选择,距离近花钱少,本省的好像还有饭补什么的,这样可以节省不少钱。
以后分配工作了,基本都是分配在鲁省,距离家近些,他也好照顾母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张海洋家算不得太穷,至少在岛上甚至在鲁省很多农村,他们家的如今情况算是殷实了,可是孤儿寡母的,家里还经历了那些事情,小小年纪的张海洋相比较同龄人,思想上早早地成熟了。
……
这次考试相比较公平,为了杜绝所谓的后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直接张贴公布。
县城有统一的榜单,长岛这次参加的人数也不少,各个岛屿也张贴了名单。
长岛这次出去考试300分以上的就有三十二人,颂山岛占了19人。
春娇听江德富打听来的消息,整个县长岛考生高分数占了半壁江山。
“哎呀!春娇,你家那俩小子真是争气,考那么好,俺听说那大学老师都亲自来见娃娃了?你看俺们家这臭小子,让他好好学,他还偷懒,现在连三百分也没有到,真是气人!”
春娇去商店拿调料的功夫,碰上了王秀娥和二样。
王秀娥看到春娇就上前热情地打招呼,羡慕春娇的同时,不免有些怒自已家孩子不争气。
江德富家的那两个孩子真是争气,考那么好的成绩不说,年纪比二样还小不少,因为考得好,听说上京大学招生处那边对两个孩子很感兴趣,直接打电话过来,说让两个孩子去县里见见面。
江德富昨日带两个孩子去了,这岛上的人真是羡慕死了!
王秀娥觉得老丁也算是知识分子,有文化,怎么自已家孩子就没法跟人比呢?
大样去当兵了,二样参加了这次高考,考了290分。
分数下来后,就基本公布了录取名单,最低分录取到293分,二样差三分真是有些遗憾。
这些时日老丁两口子都有些耷拉着脑袋,有些不高兴。
老丁如今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们身上,一心想孩子们能上大学。
报考的时候,他第一个给二样报了名,大力支持孩子学习,二样学习也算认真,只是基础一般,他也不算是智力超群者,其实能考这样的分数已经很不错了。
分数下来后,知道没录取,老丁就想二样复读,争取明年再战一回儿。
二样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打击,不愿意复读,说宁愿在岛上种海带,老丁打了孩子一顿,王秀娥不愿意了,夫妻俩还争吵了一顿。
老丁泄气,开始重心培养三样和四样来。
“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二样先前学习时间也不长,平时都是看孩子了,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很不错了,种海带也需要技术,就二样这成绩,以后当个技术员也足足有余。”
春娇安慰道。
早些年二样虽然也跟着上学,但家里孩子多,他年纪不大就天天带着弟弟,还要做家务,根本就没时间看书学习,也就这一两年才重心到学习上。
这孩子也算是小聪明了。
“哎!你说俺们家怎么就没个上大学的命啊!孩子他爹也是个识字的,都是俺不识字拖累的。”
王秀娥叹气。
如今这岛上越来越重视教育了,就是渔村那边也都让孩子上学,避免孩子睁眼瞎,岛上招人第一要素就是要求有文化识字。
文化和经济利益牵扯到一起的时候,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这怎么能怪你呢!孩子学习的时间短,二样如果早几年没停学,说不定多考好几分呢!你看桂英姐也不是不识字。”
春娇看王秀娥一脸懊丧,不远处张桂英正喜气洋洋地跟众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