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死白月光又回来了(121)+番外
叶子秋在安镜之前上场,这时候正得意:“我就知道我手气好,不小心抽到你后面那几个,现在估计正哭着呢。”
前后对比太惨烈,别说评委了,自己都觉得没脸见人。
“像你这种天赋条件,应该出现在那些国际大奖赛上,跟那帮子妖孽对打,怎么跑到这种小比赛上来了。”叶子秋还是没想明白。
安镜乖巧的弯着眉眼笑:“我没什么大赛经验,还有很多要学的。”
旁边另一个选手也凑过来:“其实我觉得你更适合进娱乐圈,门槛是低了点,但是人家钱多啊!”
安镜还是笑:“我年纪还小呢,不急,先上个大学再说。”
至于以后会不会进娱乐圈,她其实意愿不高,不过反正这事也还早。
听说这个天才少女还是个高中生,不少人更是连连啧舌,不好再说什么。
反正说来说去,自己也撵马都赶不上,操那个心干嘛。
不出意料,第1轮30个选手比赛结束,安镜的得分果然排在第一。
第2场是问答赛,考的是音基乐理这些基本功,从头几个出场选手看,题目还并不算容易。
照寻常人的想法,这应该属于天赋怪的盲区,也能给其他人留点机会。
一个顶多念了高中的小姑娘,专业书大概都没看几本,希望她不至于剃个光头下来才好。
安镜刚一上场,就抽到了一道相当冷僻的巴洛克音乐时代的题目,涉及的还是一部并不太为大众所知的歌剧,问《达夫内》的作者是谁。
不少人都忍不住愣了愣,偶尔有那么几个知道答案的,也觉得这题出得有点偏,不是专门学过西方音乐史的,对这人真不一定有印象。
就连好几个音乐学院的正统毕业生,当年上西方音乐史也是睡过去的,这时候一脸懵懂,压根答不上来。
没想到,那个据说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小姑娘,直接就把答案说了出来:“Heinrich Schütz,海因里希·许茨,德国作曲家。”
她就连说德语,也自带一种软糯糯的声调,听起来特别悦耳。
又是一阵掌声响起来。
后面四道题没有这么偏,但是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可惜,没一道能难住这个娇弱的小姑娘。
6号选手,一看就是那种基础打得极扎实,老师心目中的满分好学生。
这个环节比赛结束,安镜又被主持人拉着说了几句话。
“德语?没有专门学过,”小姑娘腼腆的笑,“不过我对语言还挺感兴趣的,觉得跟音乐有共通的地方,所以自己稍微接触过一点。”
主持人正好是外语学院的高材生,马上起了考较的兴趣,一本正经的和小姑娘聊了几句,结果没想到,聊着聊着,接不住话题的反而变成了他自己。
他马上转换风格,又坳了几句法语,看安镜转换起来也同样轻轻松松,毫无压力。
甚至她意大利语也不错,念起歌剧的台词像模像样,很有专业人士的范。
主持人哪里知道,以前的江望舒,有几年寒暑假的时候,会特地飞到欧洲去上课,给她上过课的老师什么国籍的都有,为了跟老师更好沟通,好几门欧洲语言她都有涉猎,特别专业谈不上,简单的交流没什么问题。
主持人最终也只能尴尬的笑了笑,很明智的转移了话题。
还好现场也没几个人懂这几门外语,不过单看主持人的表情都能猜出来,这小姑娘的语言能力,应该不止她自己说的那么谦虚。
天赋怪什么的,似乎不单单只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嗓子,语言能力同样也很惊人。
这时候,评委席上好几个音乐学院的教授都忍不住起了爱才之心。
就算是老范的关门弟子又怎么样,现在老规矩早就不管用了,这小姑娘能当老范的学生,也一样能做自己的学生。
再次走下台的安镜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不少人眼里的香饽饽,还有人已经开始盘算起来,要怎么跟老范挖墙脚了。
坐在电视机前的范老师倒是知道那些老朋友的德性,不过她也不急,反而连连拍手大笑,得意得很。
丈夫奇怪的问,她就不怕真的被挖墙脚?
“小事小事,”范老师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要是怕这群老东西,我当时就不会让安镜去参赛。”
小姑娘没展露的本事还多着,她们两个的师生缘分,也长着呢。
再次回到候场区的时候,其他人看安镜的眼神就更怪了。
“我就是书看的多了点而已,许茨也没那么冷门,他在德国名气还挺大的,”她笑,“我对这一块比较感兴趣。”
比如经常去听各大乐团的演奏会,又或者,作为特邀嘉宾,还上去表演过一段。
她又聊起自己前一阵子听到的一场特别喜欢的音乐会,甚至还清唱了其中的一小段,看起来快活极了。
一说起这些事情,她就一点不困了,眼睛发光,神采飞扬,甚至比比赛的时候还有精神。
叶子秋却又因为她那一小段清唱,忍不住发起了呆。
她本来还以为,安镜就擅长通俗,毕竟她就连选曲,选的也是那种难度很低的,主要就靠天赋的好嗓子还有极强的表现力,碾压全场。
可是她刚才清唱的那一段,用的应该是法语,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是……叶子秋觉得,那大概是一段情诗。
安镜的声音细腻温柔,又不失华丽,仿佛恋人在耳旁的低语,织成一张密密的网,网上带着玫瑰又插着荆棘,刺入肌肤,让人逃无可逃。
叶子秋觉得,要是自己是弯的,大概立马就能陷入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