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殿上(4)+番外
那双含了碎雪的眸子还阖着,却还是能看清他素白的皮肤、浅淡的薄唇、浅斜的眉毛。
宋澜想起世人对梅砚的形容:雪胎梅骨,醉玉颓山。
——心头似断了一根极为重要的弦。
鼻息间的喘息拂到面上来,温热的气息让宋澜又是一怔。
“少傅。”
如同有意回应他一般,梅砚就在宋澜这声轻轻的呢喃里睁开了眼。
那双眼睛里温着碎雪,含着远山,淡泊着尘世的风霜。
梅砚醒来的第一眼就看着宋澜窝在自己面前,那一张俊朗的脸上涨着薄红,凌厉的眸光清透如水,神色竟有两分窘迫。
梅砚一时也愣了,他不动声色地转了身子倚在床头上,面上沉静如水,心中却在努力梳理眼前的情况。
屋里一时陷入了诡秘的寂静中。
也不怪两人相顾无言各顾各地尴尬,他们如今一个是坐拥江山的新帝,一个是软禁在宫的文臣,有过步履维艰的过往,有过互相扶持的温存,也有过耳提面命、东风化雨。
万般可惜,曾经那些雪中偷火一样的岁月,终究消散在了二人的苦深仇怨与难赎的罪孽之中。
到如今,云泥异路,不复当初。
一时间诸多想法都在梅砚脑海里过了个遍,却只是懊恼一件事:自己昨夜,怎么就在宋澜身侧睡着了!
竟真的是……依赖了那片刻的温存。
“你……”
“朕……”
……
“你昨晚喝醉了。”
“朕昨晚喝多了。”
两句话皆是异口同声,梅砚心中的波澜便尽数被他噎住,掀开被子坐在床边,冷着脸不说话了。
宋澜抿了抿唇,却大约猜得透梅砚的心思,他这个少傅什么都好,就是一旦窘了尬了便喜欢冷着脸发脾气,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事,也改变了许多事,唯有梅砚的脾气与秉性自始至终不曾变过。
既然是为避尴尬,宋澜便很妥帖地找了个话题。
“少傅,今儿初一,皇叔和子春他们说了要进宫来,朕得过去看看,少傅想见见吗?”
梅砚心中一动,想了想怀王那张老谋深算的脸,又想了想景阳侯周禾那个大大咧咧的脾气。
“不见。”
似乎早就料到梅砚会有此言,宋澜也不意外,既然得了答复,他便掀了被子要起来,腿脚挪动间,面色却陡然一变。
“嘶——”
梅砚闻声回过头来,只见宋澜额上已经生出了密汗,真是疼到忍不住了,才蹙了眉头。
宋澜的膝盖,是为了梅砚才跪伤的。
梅砚一时不忍,纵使自己心中再怎么有意疏远宋澜,再怎么想要与过往割裂,可那些血淋淋的伤痕还是摆在眼前,时时刻刻提醒他——眼前这个孩子,曾经不顾一切,不惜舍下性命去护他。
“膝盖疼?”
梅砚轻声问出,语气如旧,含着关切、疼惜、照拂、以及他固有的温柔。
宋澜也就是在温柔的三个字里恍了一瞬的功夫,梅砚温热的手掌已经覆上来,清缓地揉着他的双膝,一寸又一寸,化去一天霜寒。
宋澜便抬头看着梅砚,忽地笑了。
那从来不是个冷冰冰的谪仙,是醉玉颓山的梅景怀,是他温言笑语的少傅啊。
窗外的雪簌簌地落着,梅砚低头垂首,细心地替宋澜揉搓了许久的膝盖。
两人都没有说话,却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们的当初。
——
那是许多年前,宋澜还是那个在东宫里跋扈恣意的小太子,梅砚也不过二十岁的年纪,却已经是着紫袍配玉带的二品大员。
他年纪轻轻却是宋澜的少傅,宋澜自是不服管教,成日在东宫里不是上树摸鱼就是下水撵狗,然后一身泥泞湿嗒嗒地出现在梅砚的课堂上,要么把手上脏兮兮的泥渍往梅砚脸上抹,要么就趁梅砚不注意的时候污去他新写的文章。
总归东宫之中日日鸡飞狗跳,难有安宁的时候。
梅砚是那种饱读诗书之辈,年纪轻轻却吃了一肚子的墨水,他既任了太子少傅一职,即便这位太子殿下再怎么胡闹,还是要将肚子里那些墨水倾囊相授。
奈何宋澜不喜他,更不吃他这一套,常常今日背了诗文,次日便要提笔将那诗文胡诌一番。
诸如:“举杯邀明月,明月照沟渠。”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
更有甚者:“人生在世不称意,从此君王不早朝。”
……
分明是文坛大家的诗篇,经宋澜这般“锤炼”一番,当真就变得没法看了。饶是梅砚这般好修养的人,也忍不住要黑了脸色。
宋澜瞧着他这般兰玉之人黑脸,心中便觉得万分好笑,在旁掐了腰笑、抱了胳膊笑、“略略略”地转着圈儿笑。
“殿下,伸手。”
梅砚的声音不温不火,乍然听不出什么情绪,宋澜那时到底是少年心性,也没多想,就顺势递了一只手过去。
“啪!”
一声脆响,少年呆了。
他看了看梅砚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变出来的戒尺,又看了看自己红肿不堪的手掌心,这才觉出疼来,火|辣辣地疼。
“梅景怀,你敢打本宫!”
梅砚收了戒尺,心中火气略消了几分,嘴角的笑意才又泛上来,只是仍旧浅淡,看不出有多亲切。
“臣既是殿下的少傅,便有管教之责,殿下要是不服,只管告到陛下那里去。”
宋澜便只好一口一口地往自己的手心里吹着凉气,他自然是不敢把这事儿跟皇帝说,只有把这份委屈咽在肚子里,用那种恶狠狠的眼神偷偷瞪梅砚,活脱脱是一只可怜巴巴的小狼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