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每天作死撩病美人(109)
这是被血渗透的土地, 不过血液已经干掉,不再新鲜。
再想起司徒陌循之前说起的那些话, 心下一片骇然。
老丞相由人扶着,颤巍巍的上前两步, 问道:“王爷,可否容老臣问一句,皇上他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
他不问羁押在澈的皇帝, 而是问司徒陌循,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一个答案。
“摄人魂魄, 练邪功,得道升仙。而这样杀人最省力也最快捷,出了事儿,便说是鬼怪作祟,不会有人怀疑到他头上。”
老承相哑然。
他侍奉了三代君王,而这一位还是他看着长大的,焉能不知道皇帝沉迷长生之术。
司徒陌循顿了顿接着道:“昨日是梁家庄,今日是太安村和临村,那明天会是谁?若有一天,这事落到你们头上,你们又当如何?”
方才虽是幻境,但无论是被撕咬啃食的痛,还是死亡的感觉却是实打实的。
那种恐怖的经历,没有人愿意再承受一次。
老丞相沉默,其他人更是无言以对。
天色巳晚,司徒陌循还有事要办,不再扣着这帮大臣,令人将人怎么拉来的怎么送回去。
又派人给了庄稼汉一些银,并送他回家。
等大臣们离开,司徒陌循让人在村中钉上数十根木桩,然后将皇帝和国师等人绑在树桩上。
入夜。
篝火点起。
无心和司徒陌循各滴了一滴血到火堆中。
血雾自火堆中升起,朝四面八方扩散,临安村的村民们沾上血雾,魂体渐渐地显现出来。
无心道:“今世仇今世报,若各位愿意手刃仇人,然后放下怨恨,就此离开,我愿为各位做保,下辈子投个好胎。”
村民们看了无心一眼,转身扑向绑在木桩上的皇帝等人。
无心和司徒陌循携手让到一边。
惨叫声撕破寂夜,没一会儿就没了声息。
村民们撕碎了仇人,压在心中的酸涩苦意涌了上来,抱头痛哭。
哭声传开,勾起其他冤死之人一起嚎哭,刹时间,万鬼同哭,久久不息。
直到天边传来鸡叫,村民们才抹泪起身,走到无心和司徒陌循面前,齐齐跪给二人磕了三个头,消散在黑夜中。
司徒陌循长吐了口气,拔出承影,削向篝火,火星溅开,落向木桩,那些已然看不出人形的尸体和木桩一起烧成灰烬。
太阳升起,村中浊气在日光中散去。
刘氏带着卫介和云娘,来到司徒陌循和无心面前,再次向二人叩谢。
他们谢的不仅仅对他们一家的救命之恩,还有他们二人为惨死的村民们讨还的公道。
司徒陌循等卫介和云娘扶了刘氏起身,才问卫介道:“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
卫介道:“我想继续为将军效命。”
他曾立下不少战劳,得了不少赏赐,本可以留在京中。
但刘氏不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临村,而他又不忍将刘氏一人留在村中,才回了临村。
现在临村只剩下他们一家,再留在这里,只会徒增忧伤,不如离开这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于是同姨娘和妻子商量,去京效买一间宅子再买几亩地。
刘氏可以和在临村一样,养养鸡鸭种种菜,而他则可以去军中任职。
他虽然打不了仗,但军中可以做的事很多,只要能让他回军营,烧火做饭,他都愿意。
司徒陌循转头冲李正道:“李正,把你的人带走。”
卫介的侦察术,在军中数一数二。
李正早已经等在一边,就等着司徒陌循开口。
当年卫介中毒的时候,他们还在打仗,他不能留下卫介,心里难受了许久。
后来回京了,可卫介侍奉在丈母娘身边,夫妻恩爱,又有两个孩子要养,小日子过得挺不错,他便开不了让卫介回来的口。
现在卫介自己要回来,他自是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
卫介一家打包跟着队伍一起回京不说。
就说司徒陌循和无心等人回到京中的第二日,宫里便传出一道消息。
皇帝和国师为了修炼长生之术,草芥人命,激怒上天,于寝宫中一起被雷劈成焦炭。
不知道什么原因,平时为了皇位争得狗血淋头的两位皇子,这会儿一个出家,一个去了封地做闲散王爷,无人愿意继承皇位,
皇叔司徒陌循依然做甩手掌柜,不理朝中政务。
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甩给了年迈的老丞相。
老丞相带着朝中大臣,给先帝收拾烂摊子,日日累成了狗,而司徒陌循却大摆宴席和无心结成伴侣后,便携手四处游玩,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后来干脆隐居山中,再无人知道二人去向。
后来钟灵也跟着桑肇外出游历去了,一走数年。
国不能一日无君。
司徒陌循杀了先帝,自己不当皇帝也就算了,连个储君都不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丞相气得破口大骂,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在皇家子嗣中挑了个聪慧又性情温厚孩子出来,暂时定作储君,以定民心。
他一边悉心教导诸君,一边小心翼翼地打理着这片江山,等司徒陌循归来。
可是十几年过去,他硬是没等到司徒陌循回来。
值得庆幸的是,往后二十年国泰民安。
新帝登基,爱民如子,老丞相寿终正寝,享年九十一。
老丞相没了的那晚,有人看见司徒陌循和无心前往承相府祭奠,二人容貌与二十年前一般无二。
李正和李密等人收到消息,匆匆赶来,却未能见到二人。
他们知道经过临村一事,所有的人都知道司徒陌循和无心不是凡人。